「文化」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1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1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1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1
佛化鹦鹉。引人念佛
安息国人。不识佛法。住在边地。气质愚痴。当时有鹦鹉鸟。黄金色。青白花纹。能说人语。国人爱它身肥力强。问:“你吃什么东西?”鸟答:“我听唱阿弥陀佛名号。就是食物。如果要养我。只唱佛名号。不须别的东西。”众人听了。都唱佛名。鸟就飞来飞去。很温驯。鸟问:“你们想要见到丰饶的土地吗?”答:“想见。”鸟说:“如果想见。就乘我的翅膀。”众人乘上去。力气还有点弱。鸟劝众人念佛。就飞腾到虚空。向西而去。国人惊奇感叹说:“这是阿弥陀佛。化作鹦鹉。引导摄取边地的众生。现身往生。”就在那地方建立精舍。号称鹦鹉寺。每到斋日。修念佛三昧。从此安息国人。认识佛法。念佛往生净土的很多。(《三宝感应要略》)
佛化大鱼。引人念佛
执师子国。海上有岛。住户有五百多。靠捕鸟为食。忽然有无数鱼来。唱南无阿弥陀佛。岛人不懂佛法。依照那声音。唱南无阿弥陀佛。鱼就靠近岸。反复唱。杀死而不离开。肉很美。并且久唱得到的。味道最上。少唱得到的。味道渐渐差劣。人们嗜好鱼肉。于是都念佛名。后来有一人死了。三月后。乘着紫云。放光明来。对众人说:“我能往生极乐世界。是那佛哀怜我们的愚痴。化作鱼身。劝化我们念佛。你们看鱼骨。都是莲华。”见到的人感悟。就戒除杀生。全都念佛了。(《三宝感应要略》)
民国尼德成
比丘尼德成。姓方。是安庆富绅习之公的女儿。九岁投奔本城静室庵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生平和蔼待人。戒律严格自己。尤其把礼拜持诵作为主要的事。早年。专诵《金刚经》。中年后。就历拜《华严》、《法华》各大乘经。晚年。转而念佛。一生精进修持。昼夜精勤企盼。寒暑没有间断。数十年如一日。并且好随喜作种种功德。尤其能够提倡佛法。捐款兴学。并建莲社。引领女众念佛。又常请法师讲经。或请居士演说佛理。所以安庆一带。近年来佛法渐兴。成就很多。民国二十一年春天。闭关二十一天。专诚念佛。在清净境界中。见到“我悲常寂”四字。并听到佛呼唤她的名字。告知往生的时日。出关后。就嘱咐众人为她预办后事。到了六月。果然圆寂。火化时。获得舍利数粒。长圆各有不同。有一粒。长约半寸。五色璀璨。观看的人都感叹希有。世寿六十五岁。戒腊四十一年。(黄健六述)
民国余氏
余氏。是安徽合肥李萼楼居士的夫人。父亲余适中。官任皖泗州知州。母亲庆氏。梦见老尼给她的珠子而生女儿。所以取名叫慧珠。幼年随双亲住在皖。读书。通晓大义。十六岁时。有危病。又梦见老尼抚摩。病就好了。长大后。嫁给李。二十三岁生病。又梦见老尼让她持念《金刚经》。于是发愿。在持诵以外。自己书写《金刚经》一百部。一天晚上。灯下写经。灯花爆响。分散为彩霞。满室都明亮。很久才消失。从此。每次执笔书写。右手大拇指甲上。就现圆光如镜子一样。照见自己的面目。写完便隐去。数十年都有这个现象。因而信佛更深。三十岁后。随丈夫做官到湖北。常喜欢到寺里礼佛。以及常向月霞、心净二位高僧求开示。尤其爱读佛典。四十岁后。就吃长素。皈依谛闲法师。传授她念佛法门。又取名智德。晚年住在苏州。开辟净室。供佛。礼《地藏经》。并持念佛号。民国十七年。五十二岁。微病往生。往生后。头顶热了两天不散。入敛时。肢体轻软。面貌如生。完全是往生西方净土的证明。生平。曾经割手臂上的肉两次。治疗父亲以及丈夫的病。(李萼楼述)
民国冯氏
冯氏。是湖北周霁光居士的夫人。周霁光。本是耶教徒。后来信佛。民国壬申年。皈依印光法师。法名慧朗。冯氏。早年皈依昌宏和尚。长素念佛已八年。壬申年。又皈依印光法师。法名慧蠲。癸酉年。四月初。生病了。到了十九日卯时
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大师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是陕西郃阳赵氏的儿子。幼年
大师修净土。久而很深厚。听说红螺山资福寺
但是鼓钟在宫里。声音传播在外。德厚流出的影响。终究不可掩藏。民国纪元。大师五十二岁时。高鹤年居士。就把大师的文章数篇。刊登在上海佛学丛报上。署名常惭。人们虽然不知道文章作者是谁。而文字般若。已经足够引发读者的善根。到了民国六年(大师五十七岁时)徐蔚如居士。得到大师与他友人的三封信。刊印流行。题目是《印光法师信稿》。民国七年(大师五十八岁时)搜集到大师的文章二十多篇。在北京刊印。题目是《印光法师文钞》。民国八年(大师五十九岁时)又搜集到大师的文稿。再次刊印续编。接着合初续为一本。民国九、十两年。又有增加。于是先后铅铸在商务印书馆。木刻在扬州藏经院。民国十一到十五年间。多次增广。又在中华书局印行。题目是《增广印光法师文钞》。文以载道。大师的文钞流通。而大师的道化就遍布海内了。如《净土决疑论》。《宗教不宜混滥论》。以及《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等。都是句句见真谛。字字归宗。上符合佛旨。下契合众生心。发挥禅净的奥妙。抉择其中的难易。实在是有发启前人没有发启的。徐氏的跋说:“大法衰落。到今天已是极致。不料当世。还具有正知正见如大师的。续佛慧命。于是在这里。”又说:“大师的文章。没有一句话没有来历。深入浅出。妙契时机。实在是末法中应病的良药。可算是善识法要。竭尽诚意倾倒仰慕了。”所以当初徐居士带着书信和母亲。亲自到普陀山。竭诚礼拜。恳求摄受。归依座下。大师还坚持不答应。指示徐母子去宁波观宗寺归依谛公。民国八年。周孟由兄弟。带着庶祖母登山。再四恳求。一定请收为弟子。大师观察时机。理上再难推却。所以各赐法名。这是大师答应别人归依的开始。而文钞也实在是因此缘起啊。大师的文章。不但佛理精邃。就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五伦八德等。儒门经世的道理。不违背净业三福的。也必定发挥尽致。文义典雅。所以纸贵洛阳。人人争着请读。从此而仰慕大师的道德。渴望列在门墙下的善男信女。日益众多。或航海登山。而请求摄受。或书信来往。而请赐法名。这二十多年来。归依大师座下的人。实在不可以计数。就是依教奉行。吃素念佛。精修净业。能够往生西方净土的男女。也难以枚举。那么大师用文字摄化众生。利益世间。有不可思议的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8/577891.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1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1;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