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业经》:畏死受戒得生善趣(69)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百业经》:畏死受戒得生善趣(69)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百业经》:畏死受戒得生善趣(69)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曾有“无见堕恶趣。有见生善道”的教言。即没有因果正见的人难免堕落恶趣。而有因果正见的人自然能往生善道。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也在六千余名四众弟子前强调:“凡听闻、读诵、受持此《百业经》的人。若能对因果不虚生起坚定的信心。谨慎遵循因果。并且精进修持、忏悔罪障。一定不会堕落。”故弟子们对此经生起了极大信心。.....。
在翻译《百业经》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在此谨表谢忱。以此功德。愿我们及一切有情坚信因果。同生极乐!愿增吉祥!
译者
一九九九年一月三十日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69)持箭——畏死受戒 得生善趣
一时。迦毗罗卫国有位释迦族人。名叫持杖。他富如多闻天子。与妻子共享美好的生活。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了一个非常端庄可爱的男孩。持杖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并取名持箭。他们用牛奶、酸奶、油饼等
佛教攀比小故事
喂养着持箭。他如海莲般很快地长大。并精通了文字、乘骑等世间五明。后来。持杖
关于佛教人物故事
夫妇又给持箭生了个逗人喜爱的小妹妹。这个小妹妹天生质丽端庄秀美。父母为她取名耶输陀罗。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用牛奶、酸奶等营养品精心地喂养抚育着小耶苏陀罗。她如海莲般地迅速成长着。耶苏陀罗的天生质丽、端庄秀美自降生的那天起。整个迦毗罗卫国便传开了。几乎是孺妇皆晓。等她年值豆蔻芳龄时。便嫁给悉达多太子为王妃。她们俩在宫里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这时。持箭和悉达多太子的关系甚为融洽。后来。悉达多太子出游四门。观见老病死的痛苦后。舍弃了王位和王妃。去了寂静森林中苦行。对此持箭深为不满:悉达多太子不仅是舍弃了王位。竟然舍弃了我那端庄秀丽的妹妹。独自去森林中出什么家?他也无可奈何。只好把这口气闷在心里。
六年很快地过去了。林中苦行的悉达多太子已于金刚座下现证菩提。成了大彻大悟的能仁智者、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世尊四处广度一切有情。一次。世尊回到迦毗罗卫国。与净饭王父子相会。此时。释迦族人纷纷拜谒释迦世尊。但唯有持箭对旧隙耿耿于怀不肯去拜见。族人们费尽了口舌。他终于勉勉强强为顾众人面子去了。在世尊前他受了五戒。但是。因非诚意发心受戒的缘故。他没有如法地
每日三个佛教的故事英文
守持戒律。过了不久。他觉得:虽然是受了五戒。但并非自愿。于是他就故意犯戒。在大庭广众之下饮酒。族人知他故意犯戒甚感可怜。知其破戒的果报是会堕地狱受众苦报的。都很想救他。众族人一齐去佛前恭敬顶礼祈请:“世尊。释迦持箭原来在您前受了五戒。但他故意犯戒。请佛陀慈悲救度他。免受地狱之报。”世尊默然。族人意会到佛陀已经应允。便赞叹了佛的意趣后。顶礼返回了。世尊心想:应该去度化他。但须待过一段时间较为适合。后来。世尊观知持箭的寿命仅剩七天了。便告诸比丘:“持箭再过七天寿命将尽。”此话如手捏芝麻油一样很快传出去了。世尊的预言传到持箭耳朵里。他心里很恐惧。但表面上却强装不在乎。故意找一些没男人的女子。天天轻歌曼舞嬉戏打逗。一起混生活。表明自己对死亡不在乎。他如此作害自己。世尊想:我应首先派几个大声闻去点化他。再亲自去度化比较有利益。第一天世尊告诉阿那律尊者去释迦持箭那里点化他。阿那律依教奉行去了。因为他们是弟兄的关系。持箭还是高兴的将阿那律尊者恭迎到家里。在其足下恭敬顶礼。阿那律尊者也给他传了一些法。诸如在短暂的人生中切莫作恶。应如法而作之类的法要;第二天。阿难尊者去调化;第三天。目犍连尊者去了;第四天舍利子尊者去了。舍利子想方设法总算劝服了他。使他对世尊生起信心。同时。他对死亡生起了畏惧之心;第五天。世尊观知他已经生起了恐惧心。不再象以前那样刚强难化。便亲临度化他。持箭遥见世尊。一反往常起身远迎。欢喜地对世尊恭敬顶礼。亲为世尊敷坐。请世尊入座又顶礼合掌谛听。世尊问曰:“你是否对死亡非常害怕?”“是的。非常害怕。”“死亡并不是最令人害怕的。最大的恐怖是堕地狱、饿鬼、傍生中恒受无量痛苦。那些痛苦并非人间可以想象。”“什么是地狱?地狱到底是什么样的?”持箭很紧张地追问世尊。世尊发大悲心。显示神变。使持箭现量见到八大寒热地狱众生受苦的景象。目睹地狱中一幕幕的惨景。他就问佛陀:“造何业以至堕地狱如此受苦?”世尊告诉他:“杀生的果报先堕地狱。次后同行等流果成熟。转人身时。多是短命多病……。”世尊耐心详尽地把十不善业一一为他开示。
听毕世尊的开示。他惊恐万分。真正地生起了很大的出离心。心想:完了!完了
佛教故事一个人在沙漠里面
!彻底完了!我在佛的教法下先受戒又故意犯戒。肯定要堕地狱的。只有请世尊救度。之后。便在佛前至诚忏悔。再重受居士戒。祈佛传法。佛陀也为他传了相应的法。他摧毁了萨迦耶见。获得了预流果。第七天他真的去世了。并立即生天了。生天后。他依天人的规矩作三观察。观知自己是从人间来。因为是自己于佛教下受居士戒。对佛生起欢喜心后升天的。这样。他觉得最好在未过夜之前去拜谒世尊。以报佛恩。便身著各种天人服饰。手持天界的青莲花、白莲花、曼陀罗花等。来到佛前。散花供养。恭敬求法。合掌谛听。世尊对他宣说了一些法要。他心满意足。右绕三匝。返回天界。
时释迦族人心中顾虑:这个可怜的释迦持箭生前不如法持戒。会不会堕入地狱或其他恶道。去请问遍知释迦世尊
佛教故事佛像
。世尊肯定会无误地告诉我们的。于是。许多族人往世尊前请问:“世尊。释迦持箭于您教下受居士戒之后。又故意喝酒犯戒。他死后转生哪一道去了?”世尊告族人曰:“他已经升天了。”族人们都十分惊讶。“怎么。他升天了?他生前犯了戒。怎么会升天?”世尊告诉他们:“他在临死前。独自在我前至诚忏悔。重新受戒。我为他传法后。他得了预流果。死后立即升天了。”听世尊这么说。他们立刻对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和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生起了无比的信心。觉得:本来该堕地狱的众生重新皈依受戒能以此功德力升天。真不可思议!
时诸比丘情不自禁地赞叹:“善哉世尊!释迦持箭因惧死而得世尊的教化。并获得圣果!”世尊告曰:“比丘众。不仅是今生他畏惧死亡。我护持他七天。以前也如是。汝等谛听:早在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小商人。喜欢布施。因他财富不足。便打算去海里取回珍宝以便广行布施积累资粮。果然。他去海中取宝成功地回来了。作了广大的布施。一天。迦叶佛观知他寿命很短为使他生起出离心。就告诸比丘:某某商主寿命仅剩七日。这话如手捏芝麻油一样。很快传到了这位商主那里。他生起了很大的恐惧。即往迦叶佛前皈依受戒。七天后他去世升天了。诸比丘。当时的那位商主即今释迦持箭。当时。他也是畏惧死亡而去迦叶佛前皈依受戒七天后去世升天的。今生亦如是”世尊如是宣说已毕。诸比丘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9/594434.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百业经》:畏死受戒得生善趣(69)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百业经》:畏死受戒得生善趣(69);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