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普陀山」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佛教{观世音菩萨}故事 : 梵音洞中观圣像
凡来普陀洛迦朝山进香者大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是“干处祈求千处应”的菩萨。法华经上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就是说只要我们真心诚意的祈求菩萨。菩萨定能有感则通。随愿所成。显现色身圣像给我们看。故凡来普陀山的善男信女。都想一睹大士应现的圣像。观音大士为慰来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们的信念。并化道顽愚。改恶向善。所以梵音洞中化现圣像随人所见不同。有很多善根深厚的居士大德们。都能见到各种圣像。据过去山志记载。菩萨先是在潮音洞现身。不知什么时候转到梵音洞了。现在来山的香客。大多都要往梵音
章嘉活佛见观音:民国36年4月14日。西藏章嘉活佛第二次来普陀洛迦进香礼佛。一日至梵音洞瞻佛阁。拈香礼拜毕。忽见洞中发出金黄色光耀。悠忽间观音大士现满月相。全身金色金光。珠璎灿烂。自洞口出来。同行随从人员及当时普陀山警察所陈所长也亲眼目睹。众人个个喜欢。忙不迭伏地叩拜。
煮云法师在《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中有言:只要与佛有因。与佛有缘。虔诚恳祷。菩萨皆能随愿应现。民国三十八年。法师和一位补给区司令等也看见过一次。他们所见的是一尊坐像。白面红身。南海饭僧观音应现:吴门江文乐礼普陀自叙略云:康熙戊寅正月。南濠善土陆德敷带领众人裹粮到普陀洛迦设斋饭僧。时邀文乐等同往。二月初十。众人到普陀前寺。这一夜二更时分。眼见前方有白光闪亮。次日早晨。文乐等去梵音洞朝拜。悠忽见白面观音大士。旁有白面龙女执佛相待。手逮楼壁鹦鹉。犹见金面大士。上有“钦O”二字。钦字下的字文乐看不清。幻庵僧说是“佛”字。此为金容西厢观音。青螺发髻、右立韦驮、龙王。有寿星仙人。高帽苍髯。手拈拄杖。科头跣足。身倚碧桃。诸佛或大或小。或坐或卧。或行或立。层层叠叠不可胜计。析第所见。少有异同。德敷则见大士、韦驮、善财、龙女……十三日。后寺设斋饭僧。承奉别庵和尚挚意于我祖神前设供。拈香说法事毕。我等再往梵音洞叩礼菩萨。但见金面大士自洞左至右应现。同时有请佛数尊。十五日到前寺设斋饭僧。承潮音禅师在祖神前设供。拈香说法。二十八日还家。向众亲缕述普陀洛迦灵异。而懋弟也告以于初八夜。梦至梵音洞前求菩萨现相。只见在洞前垂下大士水墨像一轴。弟求菩萨示现真相。傍一大士说。“与见画者。亦汝诚心所致也。”业障消除现瑞像:密显法师来普陀山礼佛。一心祈求菩萨应现。于是他连续几天到梵音洞虔祷。都没有看见。于是在前山搭了个简易茅篷居住。每天往返二十几里路前往梵音洞跪拜。深深忏悔自己业深障重。无缘见佛。可是仍然看不出洞中有什么奇异之处。第四天再往。一边心中耿祷。虔诚礼佛。不达目的誓不休。如此跑了二十多天。终于在一天
第二天。这班人从码头下船离开了普陀山。船行约一小时。这军人肩上扛着的枪。不知为什么。忽然不自主地从肩臂上滑下。掉到海里去了。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怎能随便失落?他一时吓得脸色铁青。魂不附体地直叫起来。但说也奇怪。铁制卡摈枪沉重。理应落水就沉人海底。可这枪反而浮出水面。随着航船往前飘流。这军人还以为自己大走宏运哩。当枪浮近船边时。他不慌不忙地俯身依着船榜。低下头伸出双手想把枪捞上来。但当他的手正触及枪身时。不知怎的。身不由主。啉咚一声。一个倒栽葱翻落海里。船上的同伙见了无不惊慌万状。赶快施救。但已莫及。这位破除迷信。辱骂并枪击菩萨的军人。随海水翻了几个浪花。竟早已不知去向。
第二天。军人的死尸在梵音洞边被发现。但已缺了一只腿。有人说。梵音洞至码头约二十里。这条腿估计途中被鱼吞去了。当时这骂佛、枪击菩萨招报应的事实传遍了全岛。在普陀山附近的驻军无人不知。煮云禅师有记:当时他仍在普陀山。事件发生以后。一同去处理此事件的人亲口告诉了他详细情况。他说。佛教主要是讲因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种因果。自食恶果。这叫作自作自受。孟子所谓“上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仍然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大肚包容。决不因你毁谤辱骂。而生嗔恨。但佛教中某一座名山古道场。皆有不少的护法神在冥冥中护卫。没有金刚降魔。韦陀护法。名山圣地岂不早为魔患摧残殆尽了吗?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
广大灵感~千手千眼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
南无阿弥陀佛🙏 🙏 🙏
南无阿弥陀佛🙏 🙏 🙏
南无阿弥陀佛🙏 🙏 🙏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0/603413.html
以上是关于「普陀山」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普陀山」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