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犍连」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目犍连」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增长国王率领军队。灭了释迦族。阿难尊者的妹妹、妹夫不幸往生。留下两个小孩流落在迦毗罗卫城的街头。
这时候从舍卫城过来一位施主。看见孤儿沿街乞讨。便认出是朋友的孩子。就带他们到舍卫城找他们的舅舅阿难尊者。
阿难尊者了解到这两位父母双亡、无处可依的外甥。是特地来投靠他的。心里很忧愁。
尊者说:"这两个小孩是我妹妹的孩子。无依无靠。特来投靠我。但我是一个苦行僧。自己无资生之源。三宝的财物他们不能享用。不抚养又不行。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比丘们劝阿难尊者:"尊者。还是好好照顾他们吧。世尊曾说过。如果对僧众作利益事。可以对其布施。是不违因果的。就让这两个孩子为僧众洗钵、洗水果、供花。这是被允许的。"于是阿难尊者便收留这两个可怜的孤儿。
平时。比丘们把剩下的饭菜布施给这两个小孩。阿难也将自己化缘来的饭食分一半给他们。自己仅食用半钵。日子久了。尊者的身体越来越衰弱。世尊看到
于是。世尊问阿难:"你收养的两个小孩要不要出家?"
"世尊。这两个孩子以后是要出家的。"阿难尊者回答。
世尊说:"阿难。如果出家的话。这两个孩子就可以享用僧团的财物。还没出家以前。为僧团做些供花、供果等事。也是可以享用僧团的财物。"世尊这样开许后。这两个孩子的生活获得改善。
过了一段时间。世尊问阿难尊者:"您那两个外甥为什么还没出家呢?"
阿难说:"世尊。因您早已规定:不满十五岁不能出家。他们尚不满十五岁。所以。还未出家。"
世尊又问:"他们能在僧众晒粮时。做驱赶乌鸦的事吗?如果能做。那就可以出家了。"
"他们早就能做驱赶乌鸦的事情。"阿难很肯定地回答。
"若能驱赶乌鸦。七岁就可以出家了。"世尊开许后。二个小孩便一起出家。生活也变得比较好。但是他们却因此变得懒惰。白天顾着玩乐。晚上长时睡觉。根本不闻思修行。
目犍连尊者看到这两个孩子放逸睡眠度日。就对阿难尊者说:"不该让这两个孩子虚度光阴。应严加管教。"
阿难坦承因慈悲。管不动这两个孩子。于是便请求目犍连尊者代为教导。刚开始目犍连尊者严厉督促这两个孩子。但渐渐也因过于慈悲。而无法再严格要求。
阿难尊者问目犍连尊者:"您现在怎么也娇惯这两个孩子?"
目犍连尊者说:"这两个孩子已经了解到我很慈悲。因而一点都不听话。实在拿他们没办法。"
阿难尊者说:"您可以用方便法使他俩生起厌离心啊!"目犍连尊者答应了。
有一天。目犍连尊者带着两个孩子外出。尊者用神变幻化出一个很恐怖的地狱。并要这两个孩子过去看。他们看见地狱里的众生正在遭受烧杀煎熬等各种痛苦。再转到一个非常大的铁锅旁。锅里正煮着滚热的铁水。但却没有人在里头。他俩觉得奇怪。就问狱卒:"为什么这个铁锅里只煮铁水。有什么意义?"
"因为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天天不修行。却享用僧众的财物;等他们死后堕入地狱。将会受到铁水熬煮之刑。这个锅正是为他们所准备的。"狱卒说道。
听了以后。他俩非常恐惧。很快地回到尊者身边。尊者问他们看到什么。他们说:"尊者。我们亲眼目睹地狱之苦。可怕极了。我们若再不精进闻思修。将来必定会堕入地狱。现在我们很害怕。"
从此。这两个孩子日以继夜地精进修学。若在早上没吃饭前。想起地狱的痛苦。就不想吃了;若是在饭后。忆起地狱的惨景。便将食物全部吐出。就这样。茶饭不思地精进修行。渐渐地变得体衰无力。面色萎黄。阿难看了觉得很难过。便去询问目犍连尊者其中的缘由。
目犍连尊者说:"大概是他们见到地狱的景象。吓得不
阿难尊者担心这样下去会拖垮两个孩子的身体。又请求尊者想办法以善巧方便安慰孩子。
过了几天。目犍连尊者告诉他们要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两个孩子又跟着尊者出游。尊者幻化出一个美妙的天堂。再叫他们去看。他们看到很多的天子和天女以珠宝装饰自己。过着快乐美好的生活。心里很羡慕这种天人的生活。接着。他们看到两个狮子座。旁边有很多天女围绕。还演奏各种乐器。供养美丽的鲜花。
两个小孩便问:"为什么这两个狮子座上没有天子呢?"
"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因为害怕下地狱受苦。每天精进修行。以这样的功德。未来会转生天上。这两个狮子座是为他们准备的。"众天女告诉他们。
他们听了非常高兴。心想:"如果现在能精进修行。以后还可以转生天上。"于是。欢天喜地回到尊者身边。把天上的事告诉尊者。
尊者慈悲地说:"你们已亲眼看到天上与地狱的苦乐。你们一定要精进修行啊!"
此后。两个孩子特别精进修持。他们终于发现。无论生于地狱、饿鬼、傍生、人、阿修罗或天人中。皆没有任何安乐可言。一切都是有漏法。三界轮回犹如火宅。一切的本质都是苦的。因而生起真实的出离心。于是。他们更加精进修持。最后灭尽三界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证果后。他们以神通飞到各处采集鲜花、水果等来供养僧众。
僧众感到这两个小孩很稀有。都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有些年长的比丘自觉惭愧。看到仅七岁的小孩就有这样的功德与境界。也开始努力精进修行。很多比丘因而也成为阿罗汉。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这两个孩子以什么样的因缘。能在七岁的时候就证得阿罗汉呢?请世尊为我们开示。"
佛陀告诉他们:这是缘于他们前世的愿力。很久以前。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有佛陀率领僧众出游鹿野苑的情景五百位青年人在花园里看见。都生起无限的欢喜心。很多人觉得如来出世的机会难得。因而想发心出家;有些人则认为应趁年轻好好享受人生。等老了再出家;还有些人觉得可以等到生儿育女后再出家。后来。这五百位青年人一直忙于生计。日久年老。逐渐雕零。皆没有机会出家。剩下最后的两位老人。眼见伙伴一个个
佛陀规定新出家的人必须承侍先出家的上座。因此二位老人虽较年长。但仍必须作很多事情。有些僧人更借机欺负他们。其中一位老人很生气。另外一位心胸比较开阔。便对生气的伙伴说:'不要生气啦!如果我们早点出家就不会发生这种事。错还是在我们。'于是。生气的老人诚恳忏悔。没有受到报应。
他们在临死前发了一个愿:“我们一生在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生起欢喜心。希望以这些功德。未来能在释迦佛出世的时候。童贞入道。灭尽烦恼。成为阿罗汉。如果出家的年纪太小。希望佛陀能为我们特别开许。
比丘们。当时在迦叶佛前
南无阿弥陀佛 🙏🙏🙏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1/608063.html
以上是关于「目犍连」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目犍连」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