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牧童」因愿得​证罗汉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9-16 02: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牧童」因愿得​证罗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牧童」因愿得​证罗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因愿得​证罗汉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

佛教故事关公显圣

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萨迦国王恭请世尊及比丘僧众在祇陀太子园应供三个月。国王用上好的牛奶、酸奶、醍醐等食物供养。并派五百名牧童帮忙作杂事。圆满结束后。国王供养佛陀无价妙衣。还以各种卧具、医药供养僧众。

  那时。有五百个牧童不约而同地想:“国王过去生中一定造了很大的善业。今世才会成为有权势、有威望又有福报的国王。现在又继续供佛与僧。积累资粮。而我们这些人。大概前世没有什么善业。所以今世成为牧童。实在也应该发心供僧才对啊!”

  于是。他们共同决定以饮食供养世尊与僧众。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恭请世尊及比丘僧应供。世尊默许了。午前。世尊领着僧众前来应供。牧童们虔诚供养。供养圆满后。五百牧童一起到世尊前求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机。传给他们相应的法。他们以智能金刚摧毁二十个萨迦耶见。得到预流果。

  得果后的牧童们发心出家。在得到萨迦国王的允许后。再于世尊前祈求:“我们想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戒。恳请世尊悲悯摄受。”

  世尊开许了。并以“善来比丘”的方便言词。令他们当下得到近圆戒体。五百位牧童立刻成为身披袈裟、手持钵、净持梵行的清净比丘。世尊又给他们传法。他们各自精进。很快就摧毁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的果位。

  得果后。他们以神通观察到一些具足因缘而可以调化的众生。就前去调化。但是。其中有一个牧女。想尽办法都不能使她对佛陀生起信心。无奈之余。只好强拉硬扯地把她带到世尊面前。

  当牧女一见到世尊的三十二相金色身后。顿时生起无比的欢喜心。这种喜悦比十二年的禅悦还要殊胜。无法言喻。她又看到左右的人都捧着供品。而她什么也没有。便环视周遭。发现路边的果夏达呷花长得很好看。便顺手采下。拿去供养佛陀。并在佛前恭敬礼拜。祈求传法。

  世尊观知她的寿命不长。给她传了相应的法。传法圆满后。牧女回去不久。因四大不调。很快就生病去世了。由于她曾对世尊生起欢喜心的缘故。转生到天界。成为一个可爱的天女。

  一般天人有个规矩。生天界后需进行三种观察:观察自己前世是哪一道众生?以什么样的因缘得生天界?以后又会转生到什么地方?

  这位天女观察知道。自己前世是人道中的一个牧女。因为以欢喜心供养佛陀果夏达呷花的善根。因而转生为天女。她满怀对世尊的感恩心。想立即拜见世尊。于是就穿著妙衣霓裳。身戴金银宝珠。手持天上青莲、白莲、曼陀罗花等来到世尊座前。她合掌恭敬供养鲜花。再祈求世尊传法。佛陀为她传了相应的法。她以智能金刚摧毁萨迦耶见。获证

财物无失佛教故事

预流果。之后。又对世尊恭敬顶礼。右绕三匝。才返回天界。

  当时。有许多精进不眠的比丘们见到夜间光芒普照的情景。以为是大梵天、帝释天、或四大天王来拜见世尊。第二天。便请问世尊:

  “世尊。昨夜光亮如同白天。是不是大梵天、帝释天、或是四大天王来世尊这里呢?”

  世尊说:“都不是。你们还记得有一位牧女对我欢喜供养果夏达呷花吗?”

  “记得。记

佛教里的灵异真实故事

得!”

  “这位牧女以欢喜心对我供花。死后转生为天女。为了报答佛恩。她特地在昨夜来拜见我。我为她传法。她得圣果之后。已返回天界。”

  比丘们接着请问:“世尊。这位天女以什么样的因缘今生为贫穷的牧女。而后又能转生为可爱的天女呢?祈求世尊为我们宣说前后的因缘。”

  世尊告诉比丘们:“这是前世的业力与今生的因缘所造成的。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有一位性情暴躁的比丘尼。经常以瞋恨心恶口骂人‘牧女’。她临终前。生大惭愧心。发愿道:

  ‘我于迦叶佛教法下一生修持清净梵行。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愿释迦佛出世时。我能在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证得果位。并希望恶口骂人的恶业不要成熟。’

  比丘们。

佛教故事杀蟑螂

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当时的恶口比丘尼就是今世的牧女。这是她前世恶业成熟的缘故。今世的因缘则是。她以欢喜心供养我一朵果夏达呷花。而得以转生为天女。这是今世善业因缘所感得的果报。”

  比丘们又请问:“世尊!那五百名牧童。以什么样的因缘今世同为牧童?又何以能在遇到佛陀后。出家共证罗汉?希望世尊为我们演说。我们都乐意听闻。”

  世尊告诉他们:“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那五百名牧童都是比丘。当时他们嬉戏以‘牧童’互相骂人。后来。他们在临终的时候。一起发愿:

  ‘虽然在迦叶佛座前。我们没有得到什么境界和功德。希望以一生持戒的功德。能于释迦佛出世的时候。在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证得阿罗汉果位。也希望恶口相骂的业报不要成熟。’

  当时的五百位比丘就是现在的五百位牧童。因为他们恶口嬉戏的业报成熟。今生成为牧童。又临终时所发的愿力也成熟。所以。今生能遇佛。令佛欢喜。

佛教故事讨水

并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61/610240.html

以上是关于「牧童」因愿得​证罗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牧童」因愿得​证罗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25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