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第三十六回 画观音指示善士 卖药草忻逢孝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观音」第三十六回 画观音指示善士 卖药草忻逢孝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第三十六回 画观音指示善士 卖药草忻逢孝子
话说上一回书中。因为叙述一峰之事。把菩萨那边搁过。如今却又要回转笔来。补叙菩萨的行踪了。菩萨自从救度了贾一峰。当时姑苏的人民。见贾一峰行善得了恶报。妻子被杀。自己又吃冤屈官司。屈打成招。免不了杀身之祸。甚是替他不平。有的竟指菩萨没有灵感。直到后来。县官审清了这一桩无头案。知道是菩萨留偈指点。才能破案。于是又把疑团打破。愈发深信菩萨的威力。虔诚供养。菩萨游踪一路来到太仓。又遇见一位善人。此人姓王名锡爵号叫荆石。曾经做过显宦。现在息影家园。享清闲之福。他虽曾做显宦。但乐善好施。终身不二色。晚年喜欢谈佛学。信心坚定。凡远近大小寺院。他都亲自写了匾额送去悬挂。为众指导。恰好那时有位通法师。乃是一位有道高僧。来到太仓。创兴佛法。荆石与他往来极密。谈禅说法。非常透澈。当时太仓有了这一位显宦。一个高僧的提创。人家都自景从。佛法极为兴盛。荆石十分欢喜。又想起观世音菩萨的种种灵迹。便发愿聘请名手画家。画一千幅菩萨法像。施舍民间。使他们一心向善。这一来是信佛心虔。二来也可以借此移风易俗。使合境的人民。不要为非作恶。补政教所不及。他打了这一个主意。便去和圆通法师商议道:‘我闻得观世音菩萨列代显迹。所现宝相各各不同。我今欲画菩萨像一千副。施舍民间。使大家信奉。不知画何种宝相为宜。’圆通法师道:‘居士肯如此尽力佛教。功德真是无量。若问菩萨宝相。照《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上边说。共有八相:第一是金刚观自在菩萨。第二是与愿观自在菩萨。第三是数珠观自在菩萨。第四是钩召观自在菩萨。第五是除障观自在菩萨。第六是宝剑观自在菩萨。第七是宝印观自在菩萨。第八是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八尊菩萨有八副相。各有一般
在线收听粤语佛教故事
神通。究竟宜画那一相。贫僧也不敢断定。还待居士自决。’荆石踌躇了一会道:‘那么如此罢!我们就多雇几个画工。先期命他们斋戒沐浴。虔诚祷告菩萨请赐一兆。菩萨愿现何相。即叫他们看见。然后依梦中所见的照画。岂不是好。
关于流浪狗佛教的故事简短
’圆通法师道:‘如此却好。
佛教故事处事秘诀
荆石于是命人招雇画工。一月之内。恰恰的招到八位。便将画像祈梦的事。告诉了他们一遍。大家自然照办。可是一连九日。八人中一个也没有得到梦兆。荆石心中甚为不解。其时菩萨恰巧在此经过。闻得此事。便化身为一个白衣秀士模样。造门请见。说是善画各相观音。荆石一听此话。甚是喜悦。连忙请入相见。谈论之下。甚为合意。秀士自称曾七次梦游佛国。故熟悉诸般菩萨的面目。既是善士发此宏愿。愿相助成功。荆石又问:‘画那一副宝相?’秀士道:‘既然圆通法师向善士说起八相。愚意不如八相都画。以免缺陷。’荆石大喜。便命设下香案。预备了金银针。纯净笔砚。清洁纸张。请秀士动手。秀士略不凝思。提起笔来就画。出手迅速异常。真是运笔如风。挥毫似电。不消片刻。一尊已就。重又取过一幅纸铺了。又是一阵子挥洒。又成了一尊。如此费了大半天功夫。八尊宝相已完全画就。端的是八样法身。看那第一幅。题著金刚观自在菩萨。画得棱眉怒目作嗔之状。云是忿怒相。摄伏群魔。第二幅题著与愿观自在菩萨。画得慈眉善目。左手执一经卷。右手作施愿之状。云是大慈之相。广结善缘。第三幅题著数珠观自在菩萨。合目冥坐。手中扣著一串念珠。作默数之状。云是大悲相。了除尘劫。第四幅题著钩召观自在菩萨。一首三面。正面熙怡。头戴天冠。冠有化身阿弥陀佛。左面怒目可畏。鬓发耸
浴佛节的故事佛教歌曲
竖。首戴月冠。右面颦眉怒目。狗牙上出。一身六臂。一手持绢索。一手持莲花。一手持三叉戟。一手持钺斧。一手施无畏。一手把如意宝杖。结跏趺坐。云是圆通相。钩取人天之鱼。于菩提之岸。第五幅题著除障观自在菩萨。一首三目。右手执宝镜。左手作施愿状。云是普照之相。破除六道三障。第六幅题著宝剑观自在菩萨。顶上涌现莲花。一手执宝剑。一手举胸前。云是解脱之相。斩除六贼。第七幅题著宝印观自在菩萨。一身三面。都现慈悲状。一手执宝印。一手把铃铎。一手执旛幢。一手持剑。一手持宝镜。一手把莲花。云是迅奋之相。驱驰三界。第八幅题著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玉面含笑。首戴宝冠。冠中有化身无量寿佛。两手捧金轮作旋转状。云是如意相。转除恶业。荆石看了这八幅图像。大喜过望。赞不绝口。那秀士又说道:‘如今善士有了此八幅蓝本。可以给画工临摹。小子却要告别了。’荆石苦留不住。送金银给他。又不肯受。反是他取出一颗圆珠子。送给荆石。说是西方无患子。常佩在身。可以免除灾害。益人智慧。荆石谢了又谢。一直送到大门之外。才拱手而别。于是他就带了画。去找圆通法师。告知一切。法师道:‘恭喜居士。今天却遇见菩萨了。’荆石道:‘此话怎讲。难道作画的白衣秀士。就是观世音菩萨不成?’法师道:‘怎么不是。要不是菩萨。凡间人即能画出这种宝相。又从何得此无患子呢?’荆石方才恍然大悟。于是益发高兴起来。将八幅画相。悬挂在大厅之上。命八个画工。每人认定一帧去临摹。一帧脱手。他便自己写上一卷《多心经》。送给人家。又把那一颗无患子种在地上。果然发芽结子。分送人家。使大家获福远祸。整整的一年有余。才送满了一千副观世音像。菩萨手画的八副留在家中。奉为传家之宝。从此太仓的佛教大兴。尤其是王氏一门。大小都信仰菩萨。子孙如王烟客等都是科名望重。大家以为是奉佛的善报。菩萨自从留画结王荆石之后、便又化装为一个卖药草的行脚医生。挑了两个藤斗子。内中放著好几十样药草。走到闹市之中。在人烟稠密处。找了一个干净的地方。将担子放下。取出一块巾袱来。铺在地上。盘膝而坐。专等主顾上门。暗中观察那一班来来往往的行人。细辨忠奸贤佞。正在观看。忽来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身上穿得破烂不堪。鹑衣百结。赤足蓬头。奔到跟前。劈口问道:‘卖药的老丈。你可会得治病?’菩萨道:‘痴孩子。不会治病。如何好卖药。岂不要误人性命?’小孩道:‘那么请你治病。不知要多少钱才行?’菩萨道:‘行医之人。原是半积阴功半养生的。我只要遇见有缘之人。贫苦之辈。非但不要诊金。连药也肯送哩!’小孩子听了此话。不觉喜欢得跳跃起来。拍著小手道:‘好了好了。今天我父亲遇见你老丈。就有了救了。我只求老丈慈悲一下。医治我父亲得活。永世也不敢忘了你的大恩。’说著拖著菩萨就要走。菩萨道:‘你且莫慌。可将你父亲的病。先说与我知道
佛教保健放生故事
。看我医得医不得。如其是医得的。那时跟你同去不迟。’那小孩子便将父亲的病情。说了出来。正是 看他纯孝子 宜是有缘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2788.html
以上是关于「观音」第三十六回 画观音指示善士 卖药草忻逢孝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观音」第三十六回 画观音指示善士 卖药草忻逢孝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0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