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九:梦中感应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3-18 00: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九:梦中感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九:梦中感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九:梦中感应

【玖】梦中感应 一、慧思梦佛遂得聪辩 隋朝。南岳慧思禅师。精心事佛。因梦阿弥陀佛与之说法。自是聪慧过人。辩才无碍。(莲池大师《往生集》)—— 二、梦中告言去香积寺 二○○○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午斋后。左居士带进来两位居士(随后又尾随进来二位)。让我和她们谈谈净土法门。 简单地询问了她们日常修习情况以后。我心里有了底。便以其中一位谭居士为主要对象。讲述净土门的大义。 谭居士由于以前听到的自力修行的观念很深。所以总是习惯性地用自力修行的观念来听我讲的。结果听了半天了也不大明白。她一方面很认真地听。一方面又

佛教故事大全地狱视频

因为听不懂我说的而显得很着急。 我叫她放下原先脑子里的种种观念。专心听我讲。谭居士也真是一个心直无曲的人。听我这么一说。她果然能放下。安静了许多。也比较容易听懂我说的了。 我反复地跟她讲「乘船」的譬喻。说念佛往生就如乘船过海一样。乘船全靠船力。念佛全靠佛力。她听到第四遍。好像恍然大悟一样。说:「原来就是把自己全部交出去。交给阿弥陀佛!」 有了这一念转换之后。我再往下说。她都能很准确地理解把握。等说到第十八愿机法一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时候。我向她说明。我们的往生完全成就在弥陀的正觉当中。如果弥陀不能成就我们的往生。他就不能成佛;他既然已经成就正觉了。也就一体成就了我们的往生功德。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说到这里。谭居士突然叫我停住。说:「啊!我明白了。原来这个就是特殊收获!」我以为她是闻法欢喜:「想不到自己竟然有了名号功德大宝。往生决定」的特殊收获。但她惊喜讶异的神情。似乎还别有所指。果然。谭居士接着详细地说明了二天前她的梦兆: 四月十三日的晚上。谭居士刚入睡。耳边就有一个声音。不断地对她说:「去香积寺。有特殊收获!去香积寺。有特殊收获!……」整整一个晚上都如此。 谭居士并不知道香积寺。所以十四日一大早起来。去公园锻炼身体。她便向人家打听:香积寺在哪里?怎么去? 十四日晚上。谭居士约了另一位好友。十五日一大早就来香积寺。随师父们上大供。中午遇到左居士。她说想见法师。便有了这一段闻法因缘。 一同听闻的另三位居士。也个个法喜充满。虽然只是谭居士一个人有被催促来闻法的明显梦兆。想来这几位也一定是冥冥中受佛催促而来。不然何以如此呢? 临别时。谭居士犹心满意足地说:「师父。您看我

佛教对于爱情虚假的故事

今天悟的还可以吧!以后我就专念佛。专靠佛。什么也不用管了。」 她这样的自我肯定。与刚来闻法时唯恐自己修行不行。不能往生的心态相比。简直犹如从黑暗来到光明中一样。《往生论》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谭居士的特殊收获。正是如此呀!所以。我们都非常随喜赞叹地说:「悟的可以!悟的可以!」 谭居士。俗名谭顺德。法名明德。西安仪表厂退休工人。谭居士闻信本愿的因缘和阿翔颇为类同。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哪里是我们凡夫可以计度盘算的呢? 每一个与我们有缘接触的人。都是阿弥陀佛送到我们面前来的闻法对像。我们应当感恩弥陀把他们送来。而为其随缘讲说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至于对方能听懂多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就不是凡夫能考虑的了。如言:「赞毁疑谤皆回入。如众水入海一味」。 南无阿弥陀佛!(净宗法师笔)—— 三、梦僧亲授阿鞞跋致 佛法中一些不可思议的感应事迹。往往能给人信心。启发智慧。阿翔亲述他的奇特闻法因缘。即让我深受感动。深受启发。特地记录下来。以供养大家: 阿翔。全名陈起翔。男。三十三岁。家住陕西耀县车站扶轮巷。在车站工作。喜爱书法。日课佛号五千声。诵《大经》三卷。求生净土。 一九九九年秋。阿翔读了一本《生死关全集》的书。内中详明欲之过患。障碍解脱。 在阿翔的心中。本来往生西方靠的就是念佛。然而这本书给阿翔的感觉是。往生净土也和一般的自力修行。没有什么差别。这也要做。那也要做。念佛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到底怎样是往生之道?这个师父这么讲。那个师父那么说;这本书这个观点。那本书又是那种观点;到底该听信谁的?阿翔心中一片混乱。重重疑云逼塞心中。好像喘不过气来。迷惑、焦急、郁闷;干脆。什么书也别看了!一个师父一个说法。纵然这些师父都是不可信的。佛还是可信的。还是来念佛吧!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之道。异说纷纭。阿翔不敢说谁对谁错。但是。来念佛吧!阿翔直觉:师父救不了他。书也救不了他。能救他的还只有佛。阿翔什么书也不想看了。苦闷的心中只有这一句佛号还在那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如同一个快死的人微弱的呼吸。但这微弱的呼吸。不正是全部生命之所托吗?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阿翔的母亲。也是学净土的居士。安慰他说:「念佛受佛保护。你不要怀疑。不要退失信心。」母亲的话。也没能宽解阿翔的心。毕竟。生死的大事犹如重石压在他的心头。岂是一两句宽慰的话就能搬走的呢! 往生?往生?……阿翔整天思考着。也还在念着佛。郁闷难解。惶惶无住的心中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要念它?不知道! 念了会怎么样?不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念?不知道!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一天晚上。阿翔做了一个梦: 他在一间大房子里。房子里有八个警察。一位穿黄海青的老和尚。从门口飘进来。面貌非常庄严、非常慈祥。来到阿翔面前。交给他一本书。这时。阿翔手里也正托着一迭书。是他以前所看的有关净土方面的书。阿翔想:我已经读了这么多书。一本书一个说法。我都厌烦不想再读了。您还要给我什么书呢?怀着这种疑惑。阿翔把书接过来一看。浅蓝色的封面。上面清楚地写着「阿鞞跋致」。老和尚向阿翔合掌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随即一道光便不见了。 老和尚是谁? 阿鞞跋致是什么? 阿鞞跋致即是不退转的意思。这个阿翔早就知道了。可是怎样才是不退转呢?老和尚给的不退转又是什么?到底哪一本书是不退转? 对往生的疑惑。已经被这个奇特的梦占住了。阿翔的心中似乎有了光明。谜底应该就是这个梦。 第二天。母亲从香积寺回来。香积寺是善导大师祖庭。距耀县一百多公里。母亲是几天前专门送阿翔给香积寺画的伽蓝菩萨像去的。母亲一回来。便兴冲冲地递给阿翔一本书。说: 「这是本明法师特地叫我带给你的。只有最后一本了。叫你好好看!」——蓝底白字《善导大师要义》。慧净法师编着。 还有一本小薄册《念佛的心情》。先看这本小的吧。打开封面映入眼帘的即是: 「善导大师《观经疏》云: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如同一个心脏已经停止跳动的人。在医生抢救下。心脏恢复的第一声跳动。阿翔感觉到自己的心「咚」的跳了一下;又如同久久尘封的暗室瞥进来的第一道光明。阿翔的心闪亮了一下。善导大师这一段话。阿翔虽然不能全懂。但觉得非常欢喜。非常爱看。也不知为什么。 那为什么不去直接了解善导大师的思想呢?阿翔便认真地拜读《善导大师要义》。啊!如此殊胜!如此微妙!往生之道全在此!凡夫生报土。全凭佛愿力。信心一念发。现生不退转! 阿翔一边读。一边感动而泣。泪流不止。读读。哭哭;哭哭。读读。一遍通读下来。忍抑不住。干脆把书全放下。一人关在房间。痛哭三天。悲喜交加。自叹:我怎么这么晚才遇到这本书啊! 想起几天前的梦境。阿翔一下醒悟过来。更加觉得佛恩的尊贵。不可思议! 阿鞞跋致、阿鞞跋致。这才真正是阿鞞跋致呢── 现生往生决定不退转! 阿翔的心彻底安了。阿翔的梦也破译了。 听完阿翔的讲述。我真的很有感触。有的人。你追在他后面。给他说阿弥陀佛的本愿。他不一定会相信;阿翔不知不求。善导(老和尚应该是善导大师

历史上最真实的佛教故事

吧)入梦。亲授阿鞞跋致。并以口称南无阿弥陀佛隐示阿鞞跋致之所以。致使阿翔开卷见善导大师「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释。如触惊雷。捧读《善导大师要义》则豁然贯通。悲无始轮回。庆今日得生。感动不止。痛哭三日。这真是缘有深浅。机有不同啊! 又。阿翔此前虽不闻不知本愿救度之名。但当他因为往生解脱一大事而苦闷时。又岂是阿翔一人在独自苦闷呢?阿弥陀佛岂有半点不知呢?阿弥陀佛的光明又岂曾离开过他半步呢?如经言:「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阿弥陀佛与阿翔息息共存。感受他的苦恼。排解他的恐惧。经言:「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一切恐惧。为作大安。」阿翔不过因为不知道。而在那里自生恐怖、自生烦恼罢了;一旦明了不疑。所有恐惧。一时消除。可以说。我们在这里起心动念。阿弥陀佛没有不知道的。穷劫以来只知埋头造业的人。还要苦苦劝化。让他渐生信根。求生极乐。今天。我们既然念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正是阿弥陀佛教化的结果呀。阿弥陀佛的本意就是要把这样的人救度到西方净土呀。那么。我们念着佛还担心不能往生吗?一旦心中契悟此理。仰信不疑。哪里还需要像阿翔那样恐惧郁闷呢? 作为一个「弘法」者来说。也不必以自己的心量担心种种了。一切的一切。背后皆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存在。我们不过随份随力地做着自己的事情罢了。众生缘熟时。弥陀必然以他无碍的光明照见。施与种种教化的方便。但使一念归心。当下往生决定。所谓「立撮即行」。正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遍满大宇宙当中。自自然然地度化一切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净宗法师笔)—— 附: 一、国土名字而为佛事 在昙鸾大师著名的《往生论注》中。有一段解释「庄严妙声功德成就」。文曰: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意思就是说。单单极乐世界的名字──「极乐」两个字。可以度众生。怎么度众生呢?只要有人听到「极乐」两个字。知道那里清净安乐。而一心向往。说:「那么好的地方。那我一定要去!」一旦发起这样的心。就再也不会改变。一意愿往。那么这个人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当下进入正定聚。不退转。这真是不可思议呀! 极乐国土名字作佛事、度众生。这真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想想我们这些娑婆世界的苦难儿。哪一个不是被种种苦所逼。闻说极乐清净微妙安乐。而愿意求往的呢?那么。也可以说。所有念佛求生净土的人。都是受到「极乐」国土名字的度化了。不过。在一般人身上。这种国土名字度众生的情形。还不是那么太明显。下面我所亲闻的事迹。实在是给昙鸾大师这一段解释。作了最生动的印证了。这也是阿翔告诉我的。 阿翔领解了阿弥陀佛的本愿以后。便很欢喜随缘地向人解说。劝人往生。今年五月。他去河南新襄参加书法交流会。期间。遇到一位年轻的张付县长。原是大学中文系毕业。二人谈到佛法。阿翔告诉他:无需改头换面。就这样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已经为我们完成佛果。我们只需轻轻合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张付县长。一听此言。大喜望外。说:「极乐!极乐!连怎样去那个地方都

佛教108罗汉故事

这么安乐。真是乐到极处了。我为什么不去呢!」又说:「阿翔!以前好多人劝我。让我信佛求生西方。都没能把我说服。想不到你今天几句话。把我完全说服了。」这还不算。张付县长当晚又专门派车把阿翔接到他家。请阿翔把这件大好事给他妻子当面说说。让她也能去西方极乐世界。 张付县长。年纪尚轻便居此高位。自然是一个很能干、也很忙碌的人;大学学中文。自然会接触到佛经

道教与佛教的故事

;多人劝他信佛求生西方。说明人家皆知道他对佛教有了解、有好感。这么多人劝他。不能令他信服。总不会是劝的人都没有水平、都没有口才。揣测起来。该是这些好心相劝的人所说的修行法门。与有繁忙政务的张付县长机不相应吧。阿翔几句话能令张付县长完全信服。一闻之下喜出望外。一意求生。而且急于要把这种利益也让他妻子得到。正是唯有阿弥陀佛的本愿才能深契我们这个时代烦恼众生的根机呀。 张付县长。也可以说宿善深厚的人了。(净宗法师笔) 二、闻生报土落泪专修 灵元老师父。已经是八十几岁的高龄了。出家六十多年。年轻时亲随来果禅师住高旻寺二年半。一生习禅。至老年时。自觉体衰。事又繁多。一生参禅未能济事。遂改为禅净双修。 阿翔小时常去灵元老师父的广元寺玩耍。很是熟悉。学佛之后。敬重老人。常去亲近。 阿翔领受弥陀本愿救度后。想起可敬的老人小时接引之恩。遂亲自去向灵元老师父讲说。当引用黄念祖老居士《大经解》说到:「仰佛本愿。不论众机。直入报土」时。老人即当下落泪。说:《无量寿经》只在年青时。读过一遍。六十余年不曾再翻。不了经义。今闻凡夫生报土。心中喜悦。不觉落泪。 此后。即舍禅修。而一向念佛。(净宗法师笔)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438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九:梦中感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之九:梦中感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2062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