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印祖故事:循循善诱教念佛,大喝一声破疑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印祖故事:循循善诱教念佛,大喝一声破疑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祖故事:循循善诱教念佛,大喝一声破疑障
王柏龄(1889—1942年)。原本是叱吒风云的将军。以科学为重。军略为高。不但不信佛教。甚至反对佛教。但中年却皈依了佛教。成为虔诚的佛门弟子和有力的护法。这种转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王柏龄字茂如。江苏江都人。他出身江苏名门。14岁入读南京陆军小学。毕业后转往保定速成学堂。与蒋介石为同学。之后往日本留学。先进入振武学堂。于同时加入同盟会。1923年往广州。参予创建黄埔军校。并任为军校教授部主任。1924年黄埔学生成立党军两团。王柏龄任第二团团长1926年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兼第一军副军长。北伐中。因作战不力。事后被免除职务。至1928年初南京成立中央军校。王曾一度被任为教授部主任。至年底被调任江苏省建设厅长。从军队的高位转为地方小官。这一段时间是他最烦恼的时期。正是这一年。开始从佛教寻找摆脱苦恼的方法。他从南京支那内学院。搜购经论。都是唯识宗经典。傍及禅宗语录、《潮音》杂志等书。打开经书阅读之前。对经忽发奇想。心中默默祈祷说:释迦牟尼佛!你能将我痛苦解除乎?不意之间。随手拈来《潮音》一册。翻出一篇文字。题目是“因果论”。五分钟读完。半年以来的瞋恼好像消除了。心里想。佛的慈悲这么灵感啊!于是对佛产生了信心。继续阅读其他篇目。后来反省自己的动机只是解除个人的痛苦。发心太小。因此发自利利人的菩提心。以行菩萨道为自己的职志。这以后研读经论。多喜欢从文字高古、教理深奥中搜寻。对于念佛法门看不起。认为无足高论。尤其喜换琢磨“念佛是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意思。这样过了一年多。觉得如果不皈依一位师父。究竟不是办法。于是向周围的法师和朋友打听:“当今之世。哪个和尚。道德学问戒行。堪为我的师父?”大家都推荐说:“苏州报国寺的印光法师!”于是在十九年(1930年)冬。前往报国寺印光法师关房前顶礼。请求皈依。印光大师给王将军起法名慧常。又送给他弘化社新出版的经书。王居士回家一看。才知到印光法师是弘扬净土。教人念佛的。心中很懊恼。责备那些推荐印光法师的朋友说:“我的本意是想得到一位行高学粹的法师为师。可以经常请益。这是一位念佛的老和尚。岂不耽误我吗?”随后把那些念佛的经书放在一边。自己订立一个常课。每天诵《金刚经》一遍及千声佛号。有时间也去报国寺看看老法师。以尽弟子之道。并无一语请教念佛方面的问题。老法师也没有主动谈到念佛的话。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王柏龄担任任扬州县佛教会监察委员。发动召集全县寺庙住持。共同启建念佛道场七天。报名参加的人数一千多人。单独一个寺庙容不下。就分批进行。先在城厢举行。参加的有六七百人。王将军怀有私心。想靠大众念佛的力量帮助自己求得一心不乱。他告诉诸山长老以及职事法师们说:“这一场念佛七不同往日。我们不说闲话。不打闲差。誓求一个结果。请大家谅解!”没想到自己平时一个人念佛的时候。一炷香中。只有几个妄想的念头。但是这次法会的第一天。每炷香期间。妄想的念头好几百个。心中非常着急。主七的和尚。劝王将军不要随大众一起上早殿。叫他一个人默做早课。但是王将军一念佛。就看到佛像现前。请教主七和尚。和尚告诉他说:“观不得!”当时不知所以然。努力想不见佛像。却很费力。请教其他法师能不能观佛像。大家说法不一。王将军无所适从。很烦恼。佛七结束后。王将军赶到苏州拜谒印光大师。请教能不能观佛。大师平淡地回答说:“能观则观。”王将军听了大师的话。感到通体冰释。又请教:胸口一把念佛的情绪。放了舍不得。留住甚难受。人说会吐血。究应如何?大师回答说:“久久自好。”又问:佛七第一天念头多。后来佛七快结束的之前。每炷香尚有三四个。这是怎么回事。大师回答说:“已经不容易!”自这次请益后。王将军方知大师是一位难得的僧宝。在片言之下。能令人释疑心安。因为念佛的道路是大师实证经过了的。不同一般人说的固多。都是小儿学舌。不是自家亲历的境界。王将军从此念佛更加精进。不敢向大师请问玄妙的教理。因为一问必然遭到呵斥。大师常对王将军说:“时不我待。不要东张西看。老实一心念佛。”自此以后。王将军经常向大师请教念佛方面的问题。大师也耐心教诲。如说: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592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印祖故事:循循善诱教念佛,大喝一声破疑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印祖故事:循循善诱教念佛,大喝一声破疑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