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印祖故事:说道场殊胜因缘 勉僧众老实念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印祖故事:说道场殊胜因缘 勉僧众老实念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祖故事:说道场殊胜因缘 勉僧众老实念佛
丙子年(1936年)十月十七晚。监院妙真法师。来大师临时寮房。恭请大师到念佛堂中。全寺僧众及在寺居士近百人已在堂中等候。见老法师来到。大家纷纷合掌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大师也答以“南无阿弥陀佛”。大师坐定后。大家顶礼。然后恭听大师开示。 大师先讲灵岩山寺道场的历史兴废和建成十方专修净业道场的缘起:“灵岩。乃天造地设之圣道场地。吴王夫差不德。不依乃祖太王。泰伯。仲雍。正心诚意。勤政爱民之道。唯以淫乐是务。遂于此筑馆娃之宫。其获罪于天地祖宗也大矣。宫成数年。国亡身死。可不哀哉。至晋。司空陆玩。筑室其上。后闻佛法。遂捨宅为寺。此灵岩最初开山之缘起也。“至梁。而宝志公祈武帝又为
佛教智慧的现代故事
重兴。智积菩萨。屡以现身画像。显示道妙。引导迷俗。至唐。宰相陆象先(苏州人)之弟。病于京师。国医无效。一僧求见云能治
佛教智慧故事故事
。令取净水一盏。向之念咒几句。含水噀之。立即全愈。谢以诸物皆不受。曰。我名智积。汝后回苏。当往灵岩山会我。后其人至山问之。无有名智积者。心甚惆怅。遍观各殿堂。见壁间画像。乃为己治病之僧也。因特建智积殿。而寺复中兴。自晋至唐。所有住持。皆不可考。至宋。而凡为此山住持者。皆宗门出格大老。灵岩道场。遂为江苏之冠。以地灵故人杰。以人杰故地灵也。“明末清初。又复大兴。圣祖高宗两朝。数次南巡。皆驻跸山上行宫。洪杨之乱。焚毁殆尽。后念诚大师。住塔洞中。适彭宫保玉麟公游山相见。因为查出田地六百多亩。盖十余间殿堂房舍。至宣统三年。住持道明。系军人出家。性粗暴。因失衣打来人过甚。山下人起哄。道明逃走。寺中什物均被搬空。成一无人之寺。此即灵岩道场复兴之机。否则。纵能恪守清规。亦决不能成此全国仅有之净业道场。祸福互相倚伏。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嗣由木渎绅士严良灿公。命宝藏僧明煦。请其师真达和尚接管。真师派人往接。并命明煦暂为料理。意欲有合宜人。当作十方专修净土道场。民十五年。戒尘法师来。遂交彼住持。住僧以二十人为额。除租金数百圆外。不足。则真师津贴。不募缘。不做会。不传法。不收徒。不讲经。不传戒。不应酬经忏。专一念佛。每日与普通打七功课同。住持无论台贤济洞均可。只论次数。不论代数。但取戒行精严。教理明白。深信净土者即可。若其他皆优。而不专注净土者。则决不可请。自后住人日多。房屋不足。于二十一年。首先建念佛堂。四五年来。相继建筑。今大雄殿已落成。只欠天王殿未建。然亦不关要紧。“光于十九年二月来此。四月即入关。已六年多矣。以老而无能。拟老死关中。因佛教会诸公之请。祈于护国息灾会中。每日说一次开示。发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提倡信愿念佛。即生了脱之法。以挽救世道人心。固辞不获。遂于本月初六日出关往沪。以尽我护国之义务。十五日圆满。十六日为说三归五戒。今晨由沪径来此间。而苏垣季圣一等诸居士皆先来。至山。见其殿宇巍峨。僧众清穆。不禁欢喜之至。兹由监院妙真大师。请来堂中。为诸位演说净土法要。若但说法要。不叙来历。及现在各因缘。则住者来者。均莫知其所以然。或致于此道场与他
无量无边佛教故事
道场一目视之。在大通家则无
佛教故事百家号
所不可。在愚钝如光。又欲即生出此三界。登彼九莲者。则莫知趣向。故先为叙述缘起焉。” 接着。大师开示净土法门的要义和殊胜。他说: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比对症下药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机。和这个法门不相应。修起来。是很难得益的。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断贪瞋痴。必须惑业净尽。方能了生脱死。或者烦恼尚有一毫未断尽的。生死还是不能免。况全未断者乎。这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干到彻底才可。 “唯有念佛一法。是如来普应群机而说的。亦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成就的。无论上中下根。皆可修学。即烦恼惑业完全丝毫未断的凡夫。只要具足真信切愿实行念佛求生西方。亦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一得往生。生死就可了脱了。所以说是最超胜的。 “佛在世的时候。十个人修行。就有九个可以成道。因为那时的人。天性淳厚。根机是很猛利的。到了后来。众生的业障逐渐增加。根机也就渐渐的陋劣下来。再要和从前一样。是不可得了。然在晋唐时候。还有这种仗自力可以了脱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渐减少。越后越少的。到了现在。已没有这样的人了。如此看来。就晓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断烦恼了生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此时如仍不自量力。要说大话。轻视这个念佛横超法门。而去别修其他法门。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还要更难了。 “我并非说其他的法门不好。实在是因为法门有契理不契机的。有契机不契理的。唯有这个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理机双契。不可思议。尤其是在末法世中。更为适合众生的根性。所以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为什么念佛求生西方。叫做横超法门。古人有个譬喻。拿来解释。就把我们具足惑业的凡夫。比做一条虫。生在一根竹里最下的一节。这根竹子。就比做三界。这个虫子要想出来。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竖出的。一个是横超的。竖出的。是自下至上。一节一节的次第咬破。等到最上的一节咬破了。才能够出来。这是比修别的法门。定要断尽见思烦恼。才能
云岗石窟佛教故事
出三界的。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这许多的品数。就比做一根竹子的节数。那虫向上直钻出来。就叫做竖出。例如一个断见惑的初果圣人。要经过七生天上。七生人间的长久时劫修习。才能证阿罗汉。了生死。二果。亦要一生天上。一反人间。才能证四果。三果。欲界思惑已尽。还要在五不还天。渐次修习。才能断尽思惑证四果。这才算是出三界的无学圣人。如果是钝根的三果。还要生到四空天。从空无边处天。以至非非想处天。才能证四果。这竖出的法子。是如此艰难久远的。横超的。就是这条虫子。不向上面一节一节咬。只向旁边横咬一孔。便能出来。这样的法子。比那竖出的。是省事得多了。念佛的人。亦复如是。虽没把见思烦恼断除。但能具足信愿行的净土三资粮。临终就能感动阿弥陀佛来接引他生到极乐世界去。到了这个清净国土。见思烦恼。不断而自断了。何以故。以净土境胜缘强。无令人生烦恼的境缘故。如此便得三不退。一直到破尘沙无明。成就无上菩提。何等直捷简易的事。所以古人说。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最后。大师告诫大家一定要老实念佛。老人家说:“奉劝诸位。不要不自量力。打出格的妄想。总要老老实实的念佛求生西方。才不辜负如来说这个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的总持法门。及不枉费十方聚会。在此灵岩清净道场的殊胜因缘。望大家珍重。”开示结束。妙真法师等送老法师回房歇息。念佛堂的法师和居士们继续念佛。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699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印祖故事:说道场殊胜因缘 勉僧众老实念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印祖故事:说道场殊胜因缘 勉僧众老实念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