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印祖故事:预嘱死后莫张罗,略述行愿显悲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印祖故事:预嘱死后莫张罗,略述行愿显悲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祖故事:预嘱死后莫张罗,略述行愿显悲心
己卯六月(1939年)。大师书写了一副对联:“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汝将死。快念佛。志若真诚。便预莲池。声闻缘觉犹弗住。定克证等妙圆乘。”中间写了一个大大的“死”字。对联的大意是:“你快要死了。赶紧念佛。如果心不专一念佛。死后必定会堕落到地狱里受苦。想作饿鬼和畜生都很困难。更不要妄想得到投生到人界和天界的
佛教传说画故事
福果。你快要死了。赶快念佛求生净土。志愿如果真诚。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会在声闻、缘觉的果位上停留。必定可以证得等觉菩萨和妙觉佛果的圆满果位。”世俗的人忌讳说到死字。但是佛教中“念死”是重要的修行法门。普贤菩萨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印光大师一生精进修行。深体死字法门。并常以死字教育和警策弟子。大师感到自己住世因缘将尽。所以预先交代后事。这种交代含有导世化俗的寓意。十二月。大师致信在上海的德森法师说。“凡上海所有之款。通归印《文钞》。不必一一报明。光大约不久了。故将已了者了之。不能了者亦了之。光死。决不与现在僧相同。瞎张罗。送讣文。开弔。求题跋。敛些大粪。堆在头上。以为荣。以后即不死。外边有信来。也不要寄信来。师愿结缘。则随意答復。否则原书寄回。”又说:“光死。仍照常为自己念佛。不须为光念。何以故。以
藏传佛教故事阿弥陀佛
尚不与自己念。即为光念。也不济事。果真为自己念。不为光念。光反得大利益。”
佛教故事.
佛教六度精进故事
“光無实德。若颂扬光。即是敛大粪向光头上堆。祈与一切有缘者说之。” 大师给刘惠民居士的回信说“但愿大家各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此外别无希望矣。”又说:“光一生不与流俗同起倒。什么八十不八十。有为光言祝寿者。光不但不领情。且深恶痛绝。以为大辱。祈勿以此事为光言。若对光言祝寿。是视光为流俗矣。”充分体现大师高洁严厉的品格。这一年冬季。日本佛教学者塜本善隆和牧田谛亮先生到灵岩山寺拜访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大师略述经历行愿如下:“经历:光绪七年出家。八年受戒。十二年往北京红螺山。十七年移住北京圆广寺。十九年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闲寮。三十余年不任事。至民十七年有广东皈依弟子拟请往香港。离普陀。暂住上海太平寺。十八年春拟去。以印书事未果。十九年来苏州报国寺闭关。廿六年十月避难来灵岩。已满二年。现已朝不保夕。待死而已。此五十九年之经历也。一生不与人结社会。即中国佛教会。亦无名字列入。 “近来动静:自到灵岩。任何名胜。均不往游。以志期往生。不以名胜介意故。“行事: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并持大悲咒。以为自利利他之据。一生不收一剃度徒弟。不接住一寺。“主义及念佛教义: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劝。无论出家在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人无贵贱。均以此告。令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圣。往生西方也。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任人谓己
佛教灵验故事
为百无一能之粥饭僧。此其大略也。”大师的话非常朴实平凡。“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非常实在。“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大师以身示范。证明念佛人人可行。往生净土人人有份。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712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印祖故事:预嘱死后莫张罗,略述行愿显悲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印祖故事:预嘱死后莫张罗,略述行愿显悲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