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安士全书」印祖故事:初到扬州藏经院,刻印善书觉群迷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3-04 01:4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安士全书」印祖故事:初到扬州藏经院,刻印善书觉群迷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安士全书」印祖故事:初到扬州藏经院,刻印善书觉群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祖故事:初到扬州藏经院,刻印善书觉群迷

民国七年(1918年)。国外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进行到第四年。国内南北战争仍未停止。加上数年以来。水、风、旱、潦、地震、土匪、瘟疫等灾害。统计中外所伤亡者。不下万万。面对如此深重的灾难。印光大师痛心疾首。急于流通佛经善书。唤醒人们的觉悟。到夏天的时候。因缘时至。大师的陕西同乡刘在霄先生。是一位清介之士。世德相承。笃信佛法。到普陀山拜访大师。谈及近来中外战争的情景。悲痛地问大师:“有什么妙法。能够救护这多灾多难的世界呢?”大师回答说:“此是苦果。果必有因。若欲救苦。须令断因。因断则果无从生矣。故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大师将《安士全书》送给刘居士看。希望他能够刊印流通。普令见闻这本书的人们都能够觉悟。刘先生看了《安士全书》以后。不胜欢喜。就叫他的外甥赵步云出资七百元刻印《安士全书》。并请印光大师料理刻印事宜。印光大师为了正法久住。流通久远。对于佛经善书的质量十分关注。 1911年阴历七月。友人送给他一本北京龙泉寺四月石印的《三国佛教略史》。其字迹就已经稍形模糊。因此。他发现洋纸容易退墨的问题。为此他多方呼吁不要用洋纸印佛经。流通《安士全书》是大师的宿愿。早在1908年的时候。就曾劝四川李天桂居士刻印流通。并撰写了序言。但后以因缘不具。事竟未行。这次刘居士出资刻印。大师自然要采用传统的刻印方式。以保证质量。明清以来扬州的刻经质量上乘。天下闻名。大师决定到扬州藏经院去刻印。七月十五。大师离开普陀山。先乘船到定海。再由定海到镇海。从镇海登陆。由陆路到宁波。再由宁波到上海。到上海以后。去狄楚青居士的有正书局打听高鹤年居士的消息。书局的人告诉大师说高居士言已往泰山修茅篷去了。大师从上海经南京方到扬州。臧经院位于扬州城内宛虹桥地区。扬州是历史名城。由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隋唐以来为繁盛的商业和人文都会。不过清末以来。随着其他口岸的开放。已不复盛唐气象。大师在藏经院安顿下来。委讬该院主人代理。先刻《拣魔辨异录》(共二百六十余纸)。次刻《三十二祖传》(约六十纸)。次刻《安士全书》(约六百六七十纸、内有新附数十纸)。大师把底本交给住持。商定了字号版式。其中《安士全书》原来的内容外。后面又附录了几位大德的要文。大师在序言中说:“窃以袁了凡四训。为改过迁善之嘉言。俞净意一记。为至诚格天之懿行。其发挥事理。操持工夫。最为严厉纯笃。精详曲尽。因附刊于《阴骘文广义》下卷之后。莲池《戒杀放生文》。为灭残忍魔军之慈悲主帅。省庵《不净观》等颂。为灭贪欲魔军之净行猛将。省庵《劝发菩提心文》。为沉沦苦海众生之普度慈航。爰附于三种法门之后。譬如添花锦上。置灯镜旁。光华灿烂。悦人心目。果善读之。则不忠不恕之念。忽尔冰消。自利利他之心。油然云起。从兹步步入胜。渐入渐深。不知不觉。即凡情而成圣智矣。庶可了生脱死。永出轮回。面礼弥陀。亲蒙授记。”这三本书。《拣魔辨异录》、《三十二祖传赞》二书都是清世宗遗著。都为应季中居士出资刻。《拣魔辨异录》计划印三百部送人。《安士全书》则是陕西朝邑县刘门村刘芹浦避难来上海。发心出资。大师对《安士全书》极为重视。先后撰写两篇序言推介。同时撰写三篇题词。首倡在经书封面上题词劝读者尊敬经书。在封面和封二提醒读者务必恭敬虔洁。息心体究。还有一篇题词说明具体看读的方法十条。在扬州藏经院期间。大师结识了兴慈法师。兴慈法师把双林寺刻印的《傅大士集》版送到扬州藏经院。送一本《傅大士集》给印光大师征求意见。大师看完后。告诉兴慈法师。“误字犹多。刻亦未精。理当重梓。方可流通。”兴慈法师接受了大师的意见。并请大师帮助校正。将来重刻一版。在扬州期间。大师见宽慧法师发心写《华严经》。已写六十余卷。其笔法潦草。大师极力呵斥。令其一笔一画。必恭必敬。又令作讼过记以讼己过。告诫阅者。宽慧师就请大师代撰《书华严经讼过记》。大师在扬州请了《感应篇汇编》十三部。准备送人。大师认为此书文笔议论。悉皆超妙。(有三几处微有碍。然大体俱好。故可取。)但不如安士全书之贯通佛法。除安士全书之外。当推此为第一。不过这本书不容易用来给妇女儿童开导。大师见该书开头没有刻《感应篇》原文。令其补刻。在找《感应篇》原文的时候。找到一本《感应篇直讲》。此书系大通家所著。其注直同白话。但顺文一念。其义自显。最宜于幼年子女。于是又请了几本。给周孟由居士寄去一本。嘱咐他依此训诲其子女。大师此次出山到扬州藏经院。揭开了他十余年的流通佛经善书以及各地随缘说法的事业。此后直到民国十九年阴历二月到苏州报国寺闭关。大师频繁来往与普陀山与上海、宁波、南京、扬州、苏州、无锡等地之间。随缘弘法。注释:[1]《安士全书》:为清代周梦颜先生所著。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圣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四部。中国净土宗十三祖、高僧印光法师称之为“善世第一奇书”。并列入他在苏州弘化社常备流通书籍。印光法师说:“此书凡孔孟薪传。佛祖道脉。格致诚正。了生脱死。与凡日用云为。居心动念。一一发明。堪为规范。诚可谓借世间之因果。示作圣之玄猷。实如来随机利生之妙道。众生离苦得乐之真诠。读者当与佛经一律看。宜存敬畏。切勿亵渎。则福无不臻。灾无不消矣。”[2] 《拣魔辨异录》:清世宗著。雍正十一年。将宏忍《五宗救》中狂悖甚者。摘录八十余条。逐条驳正。命续入大藏。以企开人正眼。报佛祖恩。[3]《三十二祖传赞》:清世宗著。世宗提倡禅学。取禅宗祖师本传。提纲摘要。作一小传。又作一赞。以发其奥义。亲笔书于像首。刻石大内。以备摹拓而企流布。自十一年二月起。至十三年三月止。共绘三十二尊祖师像。[4]《感应篇汇编》:《太上感应篇》的注解书。汇编汇集了古今各种注解而编辑成书。《太上感应篇》虽然是道家书。然而在汇编的注解中引证了很多儒书和佛经。所以读一书而得到三教的精义。[5]《感应篇直讲》:是古代大通家对

神话故事佛教电影

《太上感应篇》的通俗讲解。[6]《傅大士集》:傅大士的传记和语录诗偈。傅大士(497~569)。姓傅名翕。字立风。号善慧。《续高僧传》称傅弘。又称善慧大士、鱼行大士、双林大士、东阳大土、乌伤居士

佛教故事突破执着

。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7] 刘芹浦:陕西大荔县朝邑刘门村人。印光大师说:“此书乃朝邑刘门村刘芹浦避难来申。发心出资。其人颇笃厚诚实。惜佛法缘疏。于九月十九日捐躯而去。倘多过几年。则净土善根。便能发生滋长矣。然仗此刻书功德。纵不能往生。其来报当不至劣于今生矣。”此书指《安士全书》。九月十九日指民国七年阴历九月十九。附录:安士全书题辞·读书须知 此书凡孔孟薪传。佛祖道脉

叶曼佛教的故事12

。格致诚正。了生脱死。与凡日用云为。居心动念。一一发明。堪为规范。诚可谓借世间之因果。示作圣之玄猷。实如来随机利生之妙道。众生离苦得乐之真诠。读者当与佛经一律看。宜存敬畏。切勿亵渎。则福无不臻。灾无不消矣。敬呈读法十条。祈鉴愚诚。 (一)将开卷诵读时。应先发恭敬心。如见大宾。如对先哲。庶在在悟入作者之深心处。 (二)将开卷诵读时。当先发至诚心。出恳切言。赞叹周公安士以救世宏心。成救世杰作。并欣己之有缘得读。 (三)将开卷诵读时。先洗手漱口。就净室洁案。而

100个佛教因果小故事大全

后展诵。 (四)将开卷诵读时。当先正襟端坐片时。忏悔一切嫉妒轻慢

佛教宝瓶故事

骄狂等恶念恶语恶行。 (五)诵读时。于一字一句悟入处。当起大欢喜。并随时记录其心得。勿任忘失。 (六)诵读时。当广思其义。始以书摄心。继以心转业。终以进而不已之心。广行劝导。转五浊恶世界。而为极乐世界。 (七)心起妄念时。则恭敬安置。而暂止读。 (八)读后欢喜依法奉行。当常起羡慕周公宏法之心。悉力仿效之。 (九)全书读毕。当广思随现在社会趋向。以宏摄化。而善为流布之。 (十)全书读毕。得可以迎机宣说之处。广为不识字人。方便宣说。作大饶益。安士全书题后 此书措词阐意。精详曲尽。其于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穷理尽性。经世出世。悉皆有大裨益。允为挽回世道人心之第一奇书。读者务必恭敬虔洁。息心体究。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或亵渎。获罪不浅。如不欲看。祈转施人。慎勿置之高阁。又祈种种设法展转流传。俾现在未来。一切同胞。共出迷途。咸登觉岸云耳。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3/28306.html

以上是关于「安士全书」印祖故事:初到扬州藏经院,刻印善书觉群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安士全书」印祖故事:初到扬州藏经院,刻印善书觉群迷;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926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