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27 00:2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

佛教故事双德双福

"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上明下归法师/台北县

蔼然仁者。貌似广公。

师胡为来?厥作放生。

亲承遗诫。自养谦光。

问何所喜?安乐吉祥。

佛教石雕的真实故事

上明下归法师。僧腊十年。其剃度因缘。乃幸遇放生师父—上慧下年法师。方祝发

佛教观音的故事

为僧。师言:‘此生。惟放生尔!’其放生已二十载。焚膏继晷。终不懈怠。人问其故?盖人命呼

佛教故事生死是大

吸间。如少水鱼、如救头燃。岂可轻忽!

故师尝于俗家日。虽职计程司机、素食餐厨。每月薪酬。所得甚薄。但必取五千放生。甚者。有因放生。放至袋中囊空。则步行返家。两袖清风。倍增道业;坚固不动。早出红尘。

又言:‘放生功德第一。比之救济、普渡更切。’且每言放生。师必目光炯然。神采奕奕。自谓于放生事。最为深入。即便夜至丑时。有电来告。亦必速往。执劳供众。都忘身宰。故放生无定。随其事理。临机而动。因一切物命皆应救拔。当普施渡众。广结善缘。

莲池大师云:‘放生非独佛教。儒中君子无不俸行。’故一贯道规、非佛弟子者。欲放生。常请法师主法。乃明佛渡有缘人。不分别、不执著。自在随缘。随缘自在。

昔法师放生。同参道友玩笑言:‘汝未学佛前。面绉。直可夹死苍蝇耶!学佛后。颜光慈容。庄严可掬。单见汝相。必知吉事。’可证师最感应处:得硬朗身、清净相、少病、事顺、不易老。故放生决不可中断。真积历久则入也。

今概述法师放生事。以同沾法乐:

某年严冬。姚居士购大头鲢、草鱼、泥鳅等。大鱼每尾约几十斤。天冷。法师卷袖。一尾一尾传接。臂入冰水中。却无冻寒;放毕。手微僵。然放生时精神就好。

有居士供养法师箱型车。此居士之肾已割除其一。常洗肾;自放生后。精神焕然。其女患癌。内湖有新屋。无缘迁住;放生多年。病转好。不久。即入新居。

又三兄弟。一人出家、二人养鸭。养鸭兄弟常捕蝌蚪喂之。量极多。时过。

佛教故事玉帝

得病:无食欲、神情靡、脑骨刺痛、心如针扎。呻吟难奈。如临死神。于是问出家之弟。法师告明因果之理。二人遂决志取其所得。悉数放生。某日标会。分得八万。因觉身体无恙。便改放四万。才毕。刺骨、椎心之痛重现。哀苦难担。极度求救。并言:‘我们要再放!要再放!’遂补齐原款。直至今。放生无间断。已届八十矣。

故杀生量少。尚不觉来讨;一旦量多。讨来可惊人呢!

然放生中。素少放蛇者。而法师为之。

欲放。当戒慎。宜择山高谷深。日出前或日落后。天冥放之。为避人嫌。不造口业也。又须频换地。寻隐密处。令蛇藏潜。以防再捕。

有曾于放蛇时。见蛇不走。沉静凝视。法师劝之。方徐徐离去。且多次放之。蛇知恩报。无袭击、无威吓。使放者从容。毫不畏怯。

某女居士。发心买蛇放。但见摊中物命少。作罢。俄顷。卖者携至华西街批售。夜半。诸蛇以梦冤告法师与师姐。言遭买者汤镬矣。法师速告:劝买者物命莫嫌少。救渡众生。虽仅一、二。亦该图救。

悲夫!‘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言卖蛇人后代。果报凄厉!

如万华三水街卖活鱼父子(现已收摊)。昔为卖蛇户;与草屯卖蛇父子。所受业报同。即家中之子。皆得奇症—由颈部溃烂。无药可愈。感染而亡。何以二子得此怪症?乃平日杀蛇。每由颈部首刃。再剥除蛇皮。故其死状同然。因蛇嗔心重。其受报促。惜哉!诸子不过三十余。竟短命亡矣!

观此。恳劝世人。切莫贪一时之利。果报明如镜。能不悚惕乎!

故法师一生。必劝人放生为要。安在?

上慧下年法师即因放生得生死自在也。佛印禅师言:‘戒杀念佛兼放生。决到西方上品会。’常持金刚经者。深知:‘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放生即一切不著。举凡财施、法施、无畏施。全于放生中灭度。故功德无量无边。而持净土法门者。欲了生脱死。放生确为无上助缘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4/42637.html

以上是关于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870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上一篇:一言兴家
下一篇:放生感应二则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