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贪欲如举债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24 00:3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贪欲如举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贪欲如举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贪欲如举债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问比丘们:“有一个贪欲心很重的穷人。他心中贪恋着物质。是不是会生起很大的苦恼?” 比丘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是的!佛陀!”

佛陀又问:“如果这个穷人受不了物欲的诱惑。向人贷款来满足私欲。这会不会使他生起苦恼?” “会的。”比丘们回答。

“这个穷人无法偿还贷款。贷款又滋生利息。是不是会产生苦恼?” “会的。”

“穷人因为无法偿还贷款及利息。债主因而上门索债。是否会令人生大苦恼?” “会的。”

“债主因为穷人不偿还债务而天天上门催讨。是不是很苦恼?” “是的。”

“由于穷人不能偿债。因而被债主抓了起来。是不是会生大苦恼?” “是的。”

佛陀接着说:“世间法中。穷而贪是

佛教故事父子不和原因

大苦。向人贷款也是大苦。同样的。在圣贤法中。不相信善有善报。不肯受持禁戒。不肯学习布施、智慧。没有博学多闻。即使拥有许多的金银珠宝。也只不过是一个富有的穷人。没有真正的、无形的财富。是一个真正的穷人。

假如一个人的身、口、意行恶。这就是在贤圣法中向人举债。行恶之后不肯发露忏悔。这就是由借款所滋生的

佛教破地狱咒故事

利息。大众见了身、口、意不净的恶人。批评责备他是大众中的一根刺。恶人听了不但不悔改。反而覆藏反驳。这就如同债主索债。又如恶人在树下或空闲处。心中所思所念无非是贪、瞋、痴。这就如同债主天天上门讨债。因为身、口、意作恶

佛教故事杀牛果报

而堕落恶道。这就如同被债主牢抓而不放。天下最大的束缚。没有再比地狱、饿鬼、畜生的束缚更加痛苦。有智慧的人应该要知道拔除烦恼束缚的根本。”

比丘们听佛陀的教示后。莫不收摄身心。精进修行。以免被三苦所束缚。

我们的心是一座充满宝藏的灵山。蕴藏着无比丰富的资源。而众生愚痴。不知道开采自性的宝藏。反而舍本逐末。向外寻找宝物。有些人一生的清白往往毁于一念的无明。而铸下终身的憾恨。我们成圣成凡与否。就端看我们如何摄持正念。时时与正道相应。

佛教故事经典绘画

而不逐尘随浪

佛教卡通 佛典故事

。忘失本心。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5/4718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贪欲如举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贪欲如举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841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