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济公活佛」济公活佛传奇录二 茅屋两言明佛性 灵光一点逗禅机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01 00: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济公活佛」济公活佛传奇录二 茅屋两言明佛性 灵光一点逗禅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济公活佛」济公活佛传奇录二 茅屋两言明佛性 灵光一点逗禅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标签

佛教驴故事

:标题]

第二回 茅屋两言明佛性 灵光一点逗禅机

话说李赞善晓得儿子修元。有些根器。遂加意抚养。到了八岁。请了个老师。同妻舅王安世的儿子王全。两个同在家中读书。那修元读得高兴。便声也不住。从早晨直读到晚;有时懒读便口也不开。终日只得默坐瞪着眼睛只管想。想得快活。仰面向天哈哈大笑。有人问他。却是遮遮掩掩的不说。到了十二岁。无书不读。文理精通。吟诗作赋。无般不会矣。

这一日。时值清明。老师应例该休假回家。赞善设席款待。又备了一些礼物。命修元与表兄王全。带了从人。送老师回家。二人送了老师到家后。转身回来。打从一个寺前经过。修元问从人道:「这是何寺 」从人回道:「这是台州府有名的祗园寺。」王全听了便道:「祗园寺原来就在此处。闻名已久。今日无心遇着。我与贤弟何不进去一游 」修元道:「表兄所言正合我意。」

二人遂携手而入。先到大殿上瞻仰了佛像。随即遍绕回廊观玩景致。信

佛教观音故事连续剧

步走到方丈室来。早有两个老僧拦住道:「有官长在内。二位客人若是闲游。别处走走罢!」修元道:「方丈室乃僧家客坐。人人可到。就算有长官在内。我二人进去相见又有何妨 」遂昂昂然地走将进去。只见左边坐着一位官长。右边坐着本寺的道清长老。两边排列着几十个行童。各执纸笔在那里想。

修元走近前把手一拱道:「请问大人与长老。这许多行童。各执纸笔在此何为 」那官长未及开言。这长老先看见他两个衣貌楚楚。知道是贵家子弟。不敢怠慢。遂立起身来答应道:「此位大人因有事下海舟。至黑水洋;蓦然波浪狂起。几至覆没。因许了一个度僧之愿。方得平安还家。今感谢佛天。舍财一千贯。请了一道度牒。要披剃一僧。故集诸行童在此检选。因诸行童各有所取。一时检选不定。便做了一首词儿。寓意要众行童续起两句。以包括之。若包括得有些意思。便剃他为僧。故众行童各执纸笔。在此用心。」

修元道:「原来如此。乞赐此位大人的原词一观。未识可否 」那位官长见修元语言不凡。遂叫左右将原词付与修元道:「小客要看。莫非能续否 」修元接来一看。却是一首【满江红】词儿:世事徒劳。常想到。山中卜筑。共啸嗷。明月清风。苍松翠竹。静坐洗开名利眼。困眠常饱诗书腹。任粗衣淡饭度平生。无拘束!奈世事。如棋局;恨人情同车轴。身到处。俱是雨翻云覆。欲向人间求自在。不知何处无荣辱 穿铁鞋踏遍了红尘。徒碌碌。

修元看毕。微微一笑。遂在案上提笔。续头二

佛教故事豹子

句道:「净眼看来三界。总是一椽茅屋。」

那官人与道清长老看了修元续题之语。大有机锋。不胜惊骇。遂让二人坐下。命行童奉茶。长老道:「请问二位客人尊姓大名 」修元指着王全答道:「此即吾家表兄。乃王安世之子王全也。小生乃李赞善之子。贱字修元便是。」长老听了又惊又喜道:「原来就是李公子。难怪下笔如此灵警。真是带来的宿慧。」

下面关于佛教故事的画卷是

那官长见长老说话有因。问其缘故 长老道:「大人不知。十余年前国清寺性空长老归天之日。曾谆谆对李赞善道:「小公子是圣人转世。根器不凡。只可出家。不宜出仕。」据李公子所续之语看来。那性空之言。岂非是真。」那官长听了大喜道:「若能剃度得此位小客人为僧。则胜于诸行童多矣。」修元听得二人商量要剃度他。遂辞谢道:「剃度固是善果。但家父只生小生一人。岂有出家之理!」长老道:「贫僧揣情度理。以为相宜。然事体重大。自当往贵宅见令尊大人礼请。今日岂敢造次。但难得二位公子到此。欲屈在敝寺暂宿一宵。未知意思何如 」修元道:「小生二人有父母在堂。从不敢浪游。今因送业师之便。偶过贵刹偷闲半晌。焉敢稽留。」遂起身辞出。长老只得送出山门外。珍重而别。

那兄弟两人回家。赞善因问道:「汝二人为何归来如此晚 」修元道:「为因老师留下吃饭。又路过祗园寺。进去一游。因此耽搁了多时。」赞善道:「入寺不过游玩。有何事耽搁 」修元遂将官人有愿。要剃度一僧。及众行童争功续句之事。细细说了一遍。「那长老道是孩儿续的句字拔萃。要孩儿出家。被孩儿唐突了两句。彼尚未死心。只怕明日还要来恳求父母。」赞善听了。沉吟半晌。修元不知其意。便道:「他明日来时。不必恳辞。孩儿自有答应。」赞善道:「那道清长老乃当今尊宿。汝不可轻视了他。出言唐突。」修元道:「孩儿怎好唐突他。只恐他道力不深。自取唐突耳。」父子二人商量停当。

但到了次日。才吃了早膳。早有门公来报道:「祗园寺道清长老在外求见老爷。」赞善知道他的来意。忙出堂相见毕。坐定了。赞善便问道:「老师法驾光临。不知有何事故 」长老道:「贫僧无故也不敢轻造贵府。只为佛门中有一段大事因缘。忽然到了。特来报知。要大人成就。」赞善道:「是何因缘 敢求见教。」长老道:「昨有一位贵客。发愿剃度一僧。以造功德。一时不得其人。因做了一首词儿。叫众行童续题二语。总括其意。以观智能;不过众行童并无一人能续题二语。适值令公子入寺闲游。看见了。信笔偶题二语。恰合机锋;贫僧问知是令公子。方思起昔日性空禅师云衢嘱咐大人之言;实是菩提有种。特来报知大人。此乃佛门中因缘大事。万万不可错过。须及早将令公子披剃为僧。方可完了一桩公案。」赞善道:「性空禅师昔日所嘱之言。焉敢有负。即今日上人成全盛意。感佩不胜。但恨下官独此一子。若令其出家。则宗嗣无继。所以难于奉命。」长老道:「语云:「一子出家。九族升天」。九族既已升天。又何必留皮遗骨在于尘世。」

赞善尚未回答。修元忽从屏后走了出来。向道清施礼道:「感蒙老师指示前因。恐其堕落。苦劝学生出家。诚乃佛菩萨度世心肠。但学生窃自揣度。尚有三事未曾了当。有负老师一番来意。」长老道:「公子差了。出家最忌牵缠。进道必须猛勇。不知公子尚有那三件未曾了当 」

修元道:「窃思古今无钝顽之高僧。学生年未及冠。读书未多。焉敢妄参上乘之精微。此其一也。天下岂有不孝之佛菩萨。学生父母在堂。上无兄以劝养。下无弟以代养。焉敢削发披缁。弃父母而逃禅。此其二也。其三尤为要紧。因灯灯相续。必有真传。学生见眼前丛林虽则众多。然上无摩顶之高僧。次少传心之尊宿。其下即导引指迷之善知识尚不可得见。学生安敢失身于盲瞎者乎 」长老听了哈哈大笑道:「若说别事。贫僧或者不知。若说此三事。则公子俱巳当矣。又何须过虑 公子虑年幼无知。无论前因宿慧。应是不凡。即昨日所续二语。已露一斑。岂是钝顽之辈!若说出家失孝。古人出身事君。且忠孝不能两全。何况出家成佛作祖后。父母生死俱享九天之大乐。岂在晨昏定省之小孝 至于从师得能如五祖六祖之传固好。倘六祖之后无传。不几慧灯绝灭乎 贫僧为衲已久。事佛多年。禅机颇谙一二。岂不能为汝之师而虑无传耶 」

修元微笑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老师既谙禅机。学生倒有一言动问。老师此身住世几何年矣 」此时长老见修元出言轻薄。微有怒色。答道:「老僧住在世上已六十二年矣。」修元道:「身既住在此世六十二年。而身内这一点灵光。却在何处 」长老突然被问。不曾打点。一时间答应不出来。默默半晌无语。修元道:「只此一语。尚未醒悟。焉能为我师乎 」将衣袖一拂。竟走了进去。长老不胜惭愧。急得置身无地。赞善再三周旋。只得上前陪罪道:「小儿年幼。狂妄唐突。望老师恕罪。」长老因乏趣无颜久坐。自辞还寺。

回去之后。一病三日不能起床。众弟子俱惶惶无策。早有观音寺内的道净长老。闻知前来探问。道清命行童邀入相见。道净问道:「闻知师兄清体欠安。不知是寒是热。因何而起 故特来拜候!」道清愁着眉头道:「不是受寒。也非伤热。并不是无因而起。」道净道:「究竟为着何事而起。何不与我说个明白 好请医生来下药。」只见道清长老。对道净长老说出几句话来。道:「高才出世。惊倒了高僧古佛;机缘触动。方识得宿定灵根。」毕竟道清长老害的是何症候。且听下回分解。

评述:一。小时候倒是个小聪明。读书因知书中味。粗思细想总为何 有时默坐。有时笑呵呵!问我何事 遮掩不告。只有我心里晓得。老天知道!

二。得道高僧慧眼找佛子。千挑百选。若不是上根器。怎能端上佛桌 觅徒子要小心。不必贪多残自心;徒弟拜师要谨慎。若无证慧盲引盲。捞个高名难下台。一生不悟修什么

三。游祗园寺。会见道清长老。适有个官长驾舟遇波浪。幸许下度僧之愿。菩萨庇佑。得以死去活来。故舍一千贯钱。正好为修元买了一件僧衣。世人安享荣华。是否感谢佛恩。舍一些钱。度几个「小济公(修行人)」呢 世事徒劳。转眼成空。不如预先度几个和尚(佛子)。好待百年脚硬时。好引我西天去!

四。「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这是一句赞语。莫非一子出家。九族也跟着出家。否则焉买得此便宜货 哈哈!出得去。回不来。才是真出家。不少衲友。人在深山心想家。或把佛寺当家。皆非出家子!何以道 出家要上山下海。去挖金捞鱼。正是:「向三山五岳体自然。掘宝悟真性;五湖四海看活物。摸鱼聊充饥!」这不是开斋破戒。是想活水捞法身(自照!自照!)。

五。传灯照后。见我佛三寸气在。赶紧一气相接。好将慧命续徒孙。拜

佛教故事投胎转世视频

师先考师。一句「住世六二年。一点灵光在何处 」问得道清长老哑巴吃黄莲。灵光烧「佛头」。莫怪我。只因明师出高徒!如不经这一关。老死尘世有谁知!问得气闷病倒。长老有礼!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9/93042.html

以上是关于「济公活佛」济公活佛传奇录二 茅屋两言明佛性 灵光一点逗禅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济公活佛」济公活佛传奇录二 茅屋两言明佛性 灵光一点逗禅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609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