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济公活佛传奇录十三 松长老欣锡禅杖 济师父怒打酒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济公活佛传奇录十三 松长老欣锡禅杖 济师父怒打酒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济公活佛传奇录十三 松长老欣锡禅杖 济师父怒打酒坛
第十三回 松长老欣锡禅杖 济师父怒打酒坛
却说这净慈寺因失火。不见了长老。众僧往各处找寻。并无踪迹。济颠见了笑道:「你们这般和尚。真个都是呆子。我已说过。长老原从天台来。今日已归天台去了。怎么还寻得着他呢!」众僧俱不信。都道:「那有此事。就是烧死了。少不得有些骸骨。」就叫煮饭的火工在方丈室瓦砾中去扒看。扒了多时。忽扒出了一块磨平的方砖来。上有字迹。众僧争看。却是八句辞世偈言:一生无利又无名。圆领方袍自在行;道念只从心上起。禅机却是舌根生。百千万劫假非假。六十三年真不真;今向无明丛内去。不留一物在南屏。
众僧看得分明。方知长老是个高僧。借此遁去。方识济颠有些来历。不是乱言!然到此田地。无可奈何。只得与济颠商计。要将烧不尽的木头。搭起几间茅屋。大家草草安身。济颠道:「好!」忽走下厨去。看见屋虽烧去。却剩下一大锅热汤。济颠叫道:「他事且慢商计。此间有好热汤。且落得来洗洗面。看你们不要恼坏了。我有支曲儿。且唱与你们听听。解解闷如何 」遂唱道:净慈寺盖造是钱王。一刹时烧得精光;大殿两廊都不见。只剩下四个泥土的金刚。佛地与天堂。平空似教场;却有些儿不折本。一锅冷水换锅汤。
众僧闻听了都大笑起来:「如今这般苦恼。怎你还耍疯颠。我们的苦。且搁开再说。但是两个监寺。被官府捉去。枷在长桥上。你须去救他一救方好。」济颠道:「这个容易。」遂一迳走到长桥。果见两个监寺枷在那里。因笑道:「你两个板里钻出头来。好象架子上安着灯泡。」两个监寺道:「好阿哥!我们在此好不苦恼。你不来救我。反来笑我 」济颠笑道:「你且耐心捱一会。自然救你!」
说罢。竟往毛太尉府中来。毛太尉接着说道:「闻你寺中遭了回禄。真是苦了。」济颠道:「和尚家空着身子。白吃白住。有甚苦处 只苦了檀越施主。又要累他重造。如今两个监寺枷在长桥上。这却是眼前剥肤的真苦。须求太尉慈悲。去救他一救。」太尉道:「不打紧。特我写书与赵太守。包管就放。你且安心在此吃两杯。解解闷。」当即叫人安排出酒来。与他对吃。济颠吃到半酣道:「多感太尉高情。留我吃酒。但我记挂这些和尚。在火场上凄凄惶惶的没个理会。且回去看看。」遂别了太尉出来。
行至寺前。只见两个监寺已放了回来。向济颠谢道:「亏了济师父。」济颠道:「谢倒不必谢。但蛇无头不能行。这寺里僧徒又众。乱哄哄的没有个好长老料理。却怎生过活 」首座道:「我们正在此商量。不知你请那个长老。方住持得这寺 」济颠道:「我想别人来不得。还是蒲州报本寺松少林长老。方有些作用。」监寺道:「这个长老果然是好。但恐他年岁高大。未必肯来。」济颠道:「要他来也不难。只要多买些酒来吃得我快活。」监寺道:「此系大家之事。况今粥饭尚且不能周全。那有闲钱去买酒请你。你若不肯写书。只得大众写一公书去请。」济颠道:「倘若公书请不来时。却要被我笑话。寺里既无酒吃。我只得别寻主顾。」遂一迳去了。
净辞寺合寺僧人。同修了一封公书。叫个传使。竟到蒲州报本寺来。见了松少林长老。呈上请书。长老看了。道:「承众人美意。本该承命而往。但老僧年迈。如何去得 」传使又再三恳请。长老只是苦辞不允。传使无奈。只得回寺。报知长老不来之事。众僧沉吟不悦道:「他不肯来。如何是好 」首座道:「除非买酒请济颠。叫他写书去。方有指望。」众僧无法。只得设法银子。买了一坛酒来。叫人四下去将济颠寻来。请他吃。济颠见了酒。不问好歹。一上口。便吃了十数碗。吃得有些光景。方问道:「你们这般和尚。平日最是悭吝。今日为何肯破钞请我 想必是请不动松长老。又要我写书去请了。」众僧听了俱笑起来道:「果是空走一遭。只得又来求你。」济颠道:「吃了你们酒。定然推不得。」叫取笔砚来。写了一封书付与传使。然后又吃。直到烂醉方歇。且说这传使连夜赶到蒲州。直到报本寺来见长老。长老道:「老僧已辞你去了。如何又来 」传使道:「本寺济书记有简板呈上。」松长老接来拆开一看。上写道:伏以焚修度日。终是凡情;开创补天。方称圣手。虽世事有成必毁。但天道无往不还。痛净慈不幸。净扫三千;悲德辉长辞。忽空四大。遂致菩提树下。法象凋零;般若声中。宗风冷落。僧归月冷。往往来来。如惊栖之鸟;人去山空。零零落落。如吹断之云。
鼓布已失。何以增我佛之辉 衣食渐难。大要出如来之丑!欲再成庄严胜
恭惟少林大和尚。行高六祖。德庇十方;施佛教之铃锤。展僧人之鼻孔。是以不辞千里。通其大众之诚。致敬一函。求作禅林之主。
若蒙允诺。瓦砾吐金碧之辉;倘发慈悲。荆棘现丛林之色。大小皆面皮。休负诸山之望;近远悉舟楫。毋辞一水之劳。慧日峰前。识破 崖之句;南屏山畔。愿全灵隐之光。伫望现身。无劳牵鼻。
长老看了大喜道:「济书记这等郑重。只得要去走一遭。」吩咐传使走回报知济书记:「叫他休得出去。在寺候我。老僧只在月内准到!」传使谢了。先回报知。众僧大喜。对济颠道:「你千万不要出门。恐松长老到时没处寻你。」济颠道:「若不出门。那得酒吃 」也不睬众僧。竟一迳去了。
监寺与僧商议道:「若留他在家。每日那有这么多钱买酒!不留他。又恐长老来不见了他。不欢喜。」首座道:「我有一法。且暂时哄着他。拿个大空坛。盛了湖水。泥了坛口。只说是赊来的好酒。待长老来了。方开来请你。等得长老来时。开出水来。也不过一笑。」
过了数日。报说长老到了。众僧忙忙出寺去。远远迎接进寺。长老先到草殿上。礼了佛。然后众僧请长老坐下。各执事一一参见过。长老就要与济颠讲话。济颠辞道:「有话慢讲。且完了正事!」急忙忙走去。叫火工将酒快扛了出来。取一块砖头。对泥头敲去。急低下头来去闻。却不见酒香。再将碗去打出半碗来尝尝。竟是一坛清水。心中大怒。遂拾起砖头来。将坛子打得粉碎。流了一地的水。众僧在旁边都掩着口笑。济颠看见。益发急了。乱骂道:「这一伙和尚怎敢戏我 」松长老听了。不知就理。问侍者道:「这是为何 」侍者道:「济师父要酒吃作闹!」长老道:「济公要酒吃。何不买两瓶请他 」济颠听见长老叫买酒请他。方上前分辩道:「这班和尚不肯买。还说是无钱。情犹可恕。怎将水充作酒来作弄我。这样无礼。该骂不该骂!」
长老听说将水充酒耍他。禁不住也起来道:「该骂该骂。但你不要与他们一般见识。我自买酒请你。」济颠道:「长老远来。我尚未曾与长老接风。甚么道理反要长老破钞!」长老道:「我与你同是一家。那里论得你我!」不一会儿已叫人买酒来。济颠因开坛时。已是垂涎了半晌。喉咙里已略略有声。今酒到了面前。那里还忍得住 也不顾长老在前。一连就是七八碗。吃得快活。想起前事。也自笑将起来。对着长老道:「弟子被这班和尚耍了。如今想起来。
长老看了笑个不停。又赞道:「济公不但学问精微。即游戏之才。亦古今无二。老僧初到。尚未细问。不知贵寺被焚之后。这募缘的榜文。曾做出张挂么 」济颠道:「这伙和尚。只想各自立房头做人家。谁肯来料理这正事。还求长老做主。」长老道:「既是未做。也耽迟不得了。今日就要借你大笔一挥。」济颠道:「长老有命。焉敢推辞 但是酒不醉。文思不佳。求长老叫监寺再买一壶酒吃了。方才有兴!」长老道:「这个容易。」遂又叫人去买来。济颠吃了。不知又作何状 且听下回分解。
评述:
一。净慈寺焚。长老果然被火化去。六十三年岁月。如今火中栽莲。不留一物。来也空。去也空;杀菌消毒。又省得一些棺材本!
二。寺既被焚。寺僧被火烟熏得焦头烂额。又寻长老不得。见了所留偈言。才知「大师已去!」此时济颠犹幸灾乐祸。唱个小曲调侃众僧。道:「一切精光。只剩四个泥土金刚。佛地与天堂。平空似校场;却有些不折本。一锅冷水换锅汤。」哈哈!一切归净土。冷水烧得变热汤。好为众僧洗迷惘。免得火工费力烧热水。大家洗个舒畅!颠僧为何如此这般。且听道:成毁不在心。灭却贪痴嗔;寺亡我还在。不死一圣僧。
三。长老既走了。还得请个主持料理寺物(寺虽毁。地犹在;心地烧不毁。故云:此寺非寺。仍有人住)。寺僧欲请报本寺松
四。松长老被我生花醉语感动。只得往净慈寺走一趟。且看个究竟。正是:「众僧请不动。济颠来关说。」
五。众僧为留住颠僧。以待松长老驾到。以水作酒(以计就计。且让寺僧安心)。骗得我空欢喜。我发觉后。大怒。打破酒坛。只见落花流水向东去。好让长老乘此西边来!正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坛清水味无香;颠僧喜爱杯中物。长老回归天台凉。
六。焚寺重建。又劳济颠大手笔。哈哈! 正经僧。没法度。敲打念唱求开悟;济颠僧。漫醉步。弄瓶唱歌洗肠肚。真正经。假正经。看谁化得功德主!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9/9387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济公活佛传奇录十三 松长老欣锡禅杖 济师父怒打酒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济公活佛传奇录十三 松长老欣锡禅杖 济师父怒打酒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