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婆娑罗」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9 00:0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婆娑罗」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婆娑罗」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既已舍弃国家。又和二位大臣告别的太子。渡过恒河的急流。经过灵鹫山。进入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

  王舍城中的人民。见到太子那高雅奇伟的相貌和风度。有的止足而观。有的在后面跟随。他们看到这稀世的大丈夫之相。心中都生起恭敬心。

  就在这个时候。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正在宫殿的高处俯览都市的景致。忽然看见很多市民在对着一位年轻的沙门恭敬礼拜。他随时招来一名侍臣追问那是甚么原因。

  侍臣很恭敬的跪在王前。答道:

  『启禀大王!传说那一位沙门是释种的苗裔。是迦毘罗卫国国王净饭大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他具有世间稀有的尊相。过人的聪明。因为割爱辞亲离国入山修行。现在经过我们的王舍城。』

  频婆娑罗王听侍臣禀告以后。感到有说不出的惊喜。即刻命令侍臣跟随追踪悉达多。看他到那里去。住在那里。然后要回来一一报告。

  侍臣奉王的使命。跟在太子身后。留心注意的察看太子的一举一动。等到他知道清楚以后。觉得已可以回去复命。因此。赶快回来向王报告道:

  『大王!那位悉达多太子。他现在已舍弃了荣华。在过着乞食的生活。我看他穿著破旧的法衣。端然庄重的在巷里门前乞食。不选择饭食的好恶。不生精粗的分别心。他用钵盛满食物就徐徐的步向寂静的森林。等他吃好以后。就用山间的清流漱口。然后端身正坐着修习禅定。』

  频婆娑罗王听他的侍臣禀告以后。心下大喜。他对悉达多太子生起无比的好奇和敬仰。随即命令侍从官预备马车。他要亲自去森林中参拜悉达多。

  不久频婆娑罗王的马车跑到太子坐禅的地方。看到太子严肃的相貌像湛然不动的潭水。他赶快下车走近悉达多。向他很恭敬的行礼。太子此时也打开瞑闭着的眼睛。向频婆娑罗王答礼。频婆娑罗王就在太子右侧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来。向太子问讯以后。就很诚恳的说道:

  『有世间稀有威德相好的大沙门!我注意拜见你的尊容。我对你有分外的另一种情感。我知道你是一位高贵种族的苗裔。有声名。有幸福。但我所不懂的。就是你为甚么要出家?

  『王者的光荣。就是国民的光荣;王者的家。要想历代繁荣。必得要有聪慧能干的太子继承。现在一般人都知道太子你是文武双全有德有威的圣王子。但是。你在这样年少的时候。就弃国出家。真令人发生很大的疑问。

  『你舍去世间最高贵的王位。脱离了历史悠久的光荣种族。身上穿了坏色的袈裟。终日过着乞食的生活。这叫人真是难以理解。本来。天下都快在你的掌握之中。你却辛辛苦苦的求人受一餐之施。这究竟是甚么原因呢?请你能坦白的告诉我好吗?

  『假若你以为你的父王老是在位。使你不能够继承。而心有不服。所以才要出家。如果我这种猜测并没有错的话。那么。好。我现在自愿把摩竭陀国割让一

佛教故事石头开出莲花

半给你。请你也不必舍俗出家。假使你认为我半个国家还不够。那你可以做我们这国家的大王。我做你的臣下也是衷心的愿意。

  『请你要明白这是从我心里发出的真实的话。一点都不虚伪。我的确为你的威容德性而深深的感动。不过。可能你不肯委屈受人的恩惠。那么。我可以供给你骁勇善战的军队。优良的车马。丰实的物质。你去占领一个别的国家。这也是我诚心诚意帮你的忙。凡是聪明的人。一定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机会是难得再有。时间是难得再来。我想。一个人如果不获得法、威、五欲的三大宝贝。那么。这个人的终身。也不过是徒然的劳苦罢了。

  『人若崇法而忘了威。人间对你将不会重视与恭敬;有威而无法。则又容易招引仇嫉与反抗。有法有威。而没有五欲的欢乐。那到底还不能得到人生的情趣!

  『所以。具备法与威以及五欲。别人因羡慕你的五欲而才恭敬你。你的盛德才能流布宣扬。也才能实现你自己的主张。

  『你现在的生活。把威舍弃了。把五欲远离了。只求一个渺渺茫茫的法。你不过是徒然使自己受苦罢了。我现在看到你如此希有的尊容。相信你一定是振霸人天的大人物!我讲的都是至诚之言。我决不是用王者的权力来挽留你的。

  『我看到你出家的相好。心中不觉生起恭敬。我听说你要去修学苦行。因此才感到非常的同情。你现在是过的行乞的生活。那么。我就以我的国土供养给你。

  『在少壮的时候。应该要享受五欲的快乐;在中年的时候。要储蓄财宝;到了年老的时候才再去求法。若是年轻的时候求法。最后终不免要为情欲所坏的。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有着很丰富的热情。心轻易乱。终究是很难得到法。若是老时求法。就不会有这

佛教小故事上香

种现象发生。因为老年的时候。欲望、气力。都已逐渐的衰弱。这才能自然生起随顺乐法的心。

  『希望你接受我的挚诚之言。像古代圣贤一样。先作一度世间的圣王。然后举办一次祭祀大会。终究可以去到天上享受福乐!』

  悉达多太子听后。对这位尊严与仁爱都兼备的大国之王的频婆娑罗王。也很恭敬的回答道:

  『大王!假若有人在苦难之中。能忘记自己的痛苦而去救别人的苦难。那这个人一定是世界上的善知识。为了朋友毫不悭吝金钱名位。这才是用之不竭的宝库;假若守着财宝高位。只图为着自己。这一切终究还会亡失。

佛教小故事钱袋

  『国。这种财。是难得的宝。你能欢喜的惠施给我。我很感谢你的厚意。我相信你这不是说的虚伪的话。而是真实的意思。不过。你所要给我的与我所要求的完全是背道而驰。我现在不能不向大王说出我的看法来求得你的了解。

  『我为了畏惧生老病死的痛苦。想要断除此患而求得真的解脱。所以舍亲戚离恩爱。出走王城而来出家。我那里还想再回到那个五欲的古巢里去呢?我现在不畏做毒蛇的饵食。不怕寒风吹僵我的身体。我唯怕被五欲所囚。

  『流转的相。实在忧劳了我的心。我想到五欲的贼能劫夺人的功德法财。我的心就不觉战栗起来。五欲好象幻化的人一样。只能暂时的迷惑人的眼睛。其实它是欺诈虚伪不实的东西。它是求真理的一个最大的障碍。

  『天上的快乐尚且是招苦的因。何况人间这更短暂的五欲的欢乐呢?恣情纵欲。能增加人的忧执的念头。最终他也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好比正在风势很盛中燃烧着炽烈的火。再多的薪投下去。也会感到不足。在世间上所有的过失之中。是再也没有超过贪欲的。可是沉溺在其中的人并不觉可畏;因此。有智能的人。才知道畏惧五欲。谁能够畏惧五欲。谁就不会招到痛苦。

  『做王者已经领有四海。但他还有另外的希求。要更多的财宝。更多的美女。更想长生不老。贪欲像大海似的。终难有满足的时候。

  『贪欲是不会满足。把他的国家灭了。把他的身体亡了。他还是不要命的执着放逸的生活。古今不知有多少国王都是如此。

  『国王所领有的土地。也不是常住坚固的东西。从喧嚣的王宫走向山林。披草衣。食花果。饮清流。默默无语。没有名闻利养的苦行者。最后又回进贪欲染着的生活里去。他长年修积的功德。毕竟还是归于泡沫。王位、爱乐、财色。无一不是修学正道的仇敌与冤家。人若贪求名位、爱乐、财色。终不免要招至苦果。智者知道这是苦中之苦。所以必定要灭除贪欲的心!

  『世间上一般的所谓善意。有时也不免有错误的时候。劝人执着不究竟的世俗之乐。容易使人流于放逸。反而害他将来要招受苦报。这样的善意。聪明的人一定是不肯接受。

    王位、财宝。在我看来。那些都好象借来的东西。假若一定要说是自己的话。我们只应该为这个人可怜。而不该羡慕他。追求贪欲。若是得到了。增长爱着的贪头;若是失去了。更是烦恼不安;这一切都唯有使身体受苦。好比一个人手中执着火炬;这火炬已经渐渐燃到手掌。为什么还不把它舍弃。而执着在手中做什么呢?

  『可怜那些愚痴卑贱的人。被贪的毒烧着心。终身受着苦。安乐的心。一瞬的时候也不可得。贪欲好比毒蛇一样。任何人也不能靠近。我已经离开它。你叫我再向它走近。我不是有心辜负大王的美意。因为那样将使我恐怖战栗不安!

  『尊贵的王位。广阔的土地。在我看来就好似一块臭而不可闻的臭肉。但一群鸟还要集在臭肉的四周争夺竞食。牠们还以为这是珍馐美味。你说。大王!这怎么值得去贪求?虽然蒙你好意惠施给我。但我要来毫无用处。金银财物种种珍宝。这一切所积聚的地方。最容易生起怨憎。人与人间的勾心斗角。国与国间的战争不宁。不就都是为这些吗?经过市场屠杀的地方。心中自然就会感觉一阵恶心。贪瞋痴三毒的境界。有智能的人怎能不避得远远呢?

  『被那些三毒所使役。就好似走进狂风大作的森林里。或坐船浮在白浪滔滔的大海上。这都是失败多而安稳少。你若要爬到很高的树上去采摘果实。因为你这过度的欲望反而会有堕死的危险。贪欲的境地也是如此。这些都是只能看而不能取的。

  『用种种的方法去求财。虽是为财而不怕一切辛苦。但聚集财宝还是非常困难。而散失的时候却很容易。好象在做梦的时候。有这样有那样。但只要有一声响动。你从梦中一旦醒来。一切就会散失精光!

  『贪欲好比火坑的口。那上面不过只有一层虚伪的蒙覆。你若以为可以平安的过去。但陷下去必定会烧死。我前时在苦行林中。见到许多的苦行者。他们为贪求天上的福乐。所以困缚着身体投入水火之中。或者坐在悬崖危险的地方修行。这是徒使身体受苦而没有一点利益。

  『孙陶与钵孙陶。是阿修罗

佛教故事天地神兽

王的二位王子。当初二人非常友好。等到父王一死。为了争夺王位财宝。互相残杀阋墙。结果双双共同亡身。这不都是因贪欲所致的吗?贪欲的心。使人卑贱下劣堕落。使人像牛马一样做着使役而不觉到可耻!

  『麋鹿贪听声音而死。鸟为色情飞行而忘记了归巢。鱼儿贪饵而上钩。世间上不知有多少众生都为贪欲而已!

  『取食是为了充饥。喝水是为了除渴。穿衣是为了防寒。睡眠是为了弥补精神的不足。乘象马是为了免除行走的疲劳。坐在凳子上是为了免去站立的辛苦;这一切。本来是为了息苦的。但因贪求执着。反而使身心不安。看起来。用来资生的东西也不是自在之法!

  『大王!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一下世间。温暖的衣服不一定是乐。到了夏天的时候反而很苦;夏天乘凉。喜爱月光清凉如水。但到严冬的时候反而感到凄寒。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世界上的地、水、火、风、色、香、味、触的八法。决定不是不变的相。都是这样不定的。至于这些。不管你是帝王或是奴隶。都无法变更它的。

  『王发命令。人民随着王命去行。以为王是很尊很贵。这是很错误的。比如王发的令。使人民加重负担。他们对王就会怨恨瞋厌。如果这样看起来。王者的生活。又有甚么尊贵欢乐呢?为王的统领国土。这就算是欢乐。另一部分。为再求扩展领土。求获福乐。还是徒使身体受苦。反过来说。不要贪求就好了!

  『有王位。耽于五欲的快乐之中;不做王。得到闲寂自在的欢乐;这欢乐没有甚么不同。何必一定要很苦的希望王位呢?大王!请你不要再导我进入五欲的深渊。我要求的是清净无我自在的天地。你对我的美情厚意。等我到达理想境地的时候。再加倍的感谢你。我。没有恩爱的情感。我也不求天上的快乐。心中没有甚么名利的欲求。更不会顾念到头上区区的王冠。所以!我有这样的理想。就要辜负你的盛情。违逆你的善意。大王!因为我刚刚离开毒蛇的口。怎么能又再进入那个危难的当中去呢?我已知道执炬的手会被烧。我怎么能不把火炬舍去呢?

  『为了免除被五欲捆

佛教启示小故事

缚的可耻。有眼睛的人为甚么要羡慕盲人?世间假若有富贵的人愿意贫贱。有智能的人要学习愚人的行为。那我可以再回到我的国中去做王子。

  『但是。我不是这样一个颠倒妄想的愚人!大王!因为我现在的希望是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而来救度世人。所以我节身、乞食、舍欲念、离恩爱。过着现在这安静自在的生活。免得未来堕入恶道。我就可以得到两世的安乐。甚至于还会更永久。所以请你不要替我可怜。反过来你应该替你自己想一想。王者的心常为权势名位所囚。一瞬都不能安乐。未来必定受很苦的果报。你是聪明德高的大王。你如此的厚情待我。所以我也用很好的心酬报你。

  『你劝我的是俗利。即使有了你所说的法、威权、五欲。只不过成为世间上的丈夫。但并没有正义与真理。为甚么呢?因为贪欲很强。凡事不知足。而能满足贪欲的物质却是有限的。假若能没有生老病死的忧患。那才可以叫做真正的大丈夫。

  『大王!你说「老以后再出家」这句话你说得太天真了。为什么呢?我看到那些年老的人。气力衰了。体力弱了。青年的伟志雄心都没有了。死贼执着利剑一步一步跟着随在身后。伺候时机。送你残生。那里能听你老时遂志出家呢?无常好象是一个猎夫。拿着老的弓。执着病的箭。在生死旷野的叫做众生的鹿。必定是断命无疑。那能听你逃脱呢?

  『生灭的法。不分少长。不分老幼。没有决定的年月。你说举行祭神大会。祈福利。求延命。这都是愚痴罪恶的行为。不崇正法。祭神奉祀。杀害生灵而延我的命。这不是慈悲的行为。不应杀的杀来祭祀。伤了生类的命。而想求得自己后世的福乐。这绝不是祭祀之法。这是迷妄的作为!

  『三界有为的果报。绝不是我的所愿。所有诸趣流转的法。如同飘动浮萍。绝不可依赖。我所以从很远的地方而来。就是为求证真正的解脱之道!

  『我听说阿罗蓝仙人善说解脱之道。所以我将去访问他。大王!你恳切至诚的话。我在心中诚挚的向你铭谢!祝福你国土安稳。善护人民。愿你仁德之光。像太阳一样照遍一切黑暗。布正法于天下。就这样好好的完你的天寿!』

  频婆娑罗王听了太子这些话。深敬其德。心生欢喜。合掌向悉达多拜谢道:

  『呵!世间希有的求道者!您现在的希望。我祈祷您早一点能够获得。到那时候。请你先来救度我吧!』

  太子也感到频婆娑罗王不是一位平凡的大王。所以回答道:

  『必定的!大王!我一定能如你的心愿!』

  太子说后。即刻告辞。急急的寻路又往各处去云游参访。

  频婆娑罗王和他很多的臣下。合掌拜送太子去后。他们在回归王舍城的途中都希望那正觉的日光早日再回来!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100683.html

以上是关于「婆娑罗」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婆娑罗」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79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