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舍利弗」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8 01: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舍利弗」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舍利弗」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频婆娑罗王迎接佛陀住在王宫中。得到无上的法乐。他心中老是想着不知如何报答佛陀才好。

  忽然。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浮现在他的脑内。那竹林之中。寂静雅洁。很富有园林的优美。在那竹林中建筑一座精舍赠送给佛陀。他想佛陀一定也很欢喜。有一天他向佛陀说道:

  『佛陀!世间究竟的真理。从佛陀大觉海中流出。我每听佛陀说法以后。内心总觉清凉。记得在十多年前。当佛陀路过我国的时候。我就看出佛陀不是一位平凡的人物。后来我知道佛陀在伽耶山修习苦行六年。我终日在盼望着佛陀得到正觉以后。就来向我说教。现在能满足我的宿愿。我真不知如何形容我内心无限的欢喜。现在。我看到佛陀像是将要离别我的王宫。又要远游的样子。我真焦急得快要张惶失措。我不知如何才能挽留住佛陀。以便我们这些凡愚的人常能亲近座前。听闻正法。佛陀已经知道迦兰陀竹林是一个清净幽美的地方。我想在那里建一座精舍。供养给佛陀长期安住和说法。这是我的诚意。我带着满腔殷切的热望。愿佛陀能够慈悲接受!』

  佛陀慈悲的回答道:

  『你就开始兴工吧!我很欢喜的接受!』

  频婆娑罗王当即传下敕命。命令臣下迅速的在迦兰陀竹林为佛陀建筑一座精舍。

  精舍不久完成。计分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楼阁。七十二讲堂。定名竹林精舍。频婆娑罗王亲迎佛陀及诸弟子住于精舍之内。佛陀很高兴的说道:

  『布施是去除贪欲。忍辱是压止瞋怒。智能是远离愚痴。布施、忍辱、智能。这三者是能进入涅槃之门的路径。

  『说到布施。不一定是财宝。见到别人布施。心亦随喜。将来所得的果报。和布施的人相同。』

  佛陀讲这话的时候。那佛陀的慈祥和霭之光。完全流露在面上。

  有的是能够布施的人。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有的人虽然是知道而没有力量去

佛教故事讨债

布施。可是只要他见到布施的人而心生欢喜。这也和自己布施相同。一样可以得到福报功德。像这样的事什么人都可以做到。因此接受佛陀的慈爱怜愍。是什么人都可以的。佛陀是人间一个真正的宗教家。他什么人都要救度。不限于有金钱财富的人。「看到他人布施而心生欢喜」。佛

佛教龙鱼的故事

陀指示的法语。足为千千万万年后的我们来深思和赞美!

  佛陀带领着一千余名的弟子。住在竹林精舍里。这些弟子们都以佛陀为中心。共同过着像渐渐形成的僧院生活。在佛陀还没有到王舍城来以前。已有很多皈依佛陀的弟子。他们奉了佛陀的慈命弘化在各方。这时都陆续归来。当他们走进竹林精舍。看到那些佛陀的众多的弟子。现在都是如兄如弟。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的欢喜!

  佛陀也很欢喜他们的归来。和他们一一叙说别离之情。并询问他们弘化的状况。

  佛陀接受频婆娑罗王赠送的竹林精舍。在弘化的事业上。一方面得到不少的方便。但一方面却引起一些人对佛陀开始嫉妒、反应、轻蔑起来。可是。在以慈悲包容一切的佛陀。仍然有着很多人从各方赶来皈投到佛陀的怀抱。佛陀在这初期传道的期中。能得到竹林精舍是一件大事。但比这更大的事。还是要算得到两位弟子。一名舍利弗。一名目犍连。他们后来辅佐佛陀将正法教化人间。对佛陀教法的弘传。其功劳足为我们后人效法、景仰!

  舍利弗。本来的名字叫做优波室沙。目犍连叫做拘律陀。他二人有着世间稀少的聪明和学问。起初是共依当时学术界权威的删阇耶为弟子。后来觉得不够所学。和删阇耶离开。他二人也各有着一百人弟子。这些弟子也以为除自己的老师以外。再没有人能在学问和道德上胜过他们的老师。因此在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心中。就傲然的以为世界上没有比他们再聪明的人。

  有一天。舍利弗独自行走在街上。遇到佛陀的弟子阿舍婆誓。看他出入在王舍城中乞食。他那威仪静肃的风度。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的修道者。舍利弗带着一股好奇的心情。很有礼貌的询问道:

  『请问你这位修道者。你是住在什么地方?什么人是你的老师?你的老师向你们说些什么道理?』

  阿舍婆誓谦虚的答道:

  『我住在竹林精舍。是释种出生的佛陀的弟子。我的老师是具有一切智能的人天大导师。我出家的时间不久。还不能完全领受。所以我不能宣说老师的甚深微妙的法理。不过。我可以凭着我浅智所学的一二。大略的回答你一些。我的老师常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阿舍婆誓这样简单的说了佛陀的两句法语。听在聪慧的婆罗门的舍利弗的耳中。像有一轮光芒万丈的慧日。把他心中的一切疑云驱散。其得到无上法乐的欢喜之情。自非笔墨可以形容。

  舍利弗心中想着。他常修行考察。以为一切因及无因。虽然都是无所作。但那是由于自在天的意思而形成。今天从佛陀弟子的口中。听到因缘法。明白到一切诸法不是人作。也不是天作。而是从因缘所生。也是从因缘而灭。这因缘启示他「无我」的智能。断除他微细的烦恼。他越想越觉得佛陀真是伟大。自己多年

佛教的故事中的灵性

的苦修。实在是无益的。真理之光。好象到今天才从阿舍婆誓的口中看到。

  舍利弗和阿舍婆誓两个人好象是百年的知己。竟忘记时间。边走边说。谈得非常投机。

  舍利弗心中感到非常愉快。更感激阿舍婆誓。他对于阿舍婆誓口中赞美佛陀。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想不到世间上还有这么一个人。他胸中的冰块。像给春阳照得已完全溶解。他和阿舍婆誓约定。一有机缘他就要去拜见佛陀。他向阿舍婆誓顶礼以后就告别回家。一直向老友目犍连的住处而来。

  目犍连一眼见到舍利弗那欢喜得忘形的样子就问道:

  『舍利弗!你怎么今天这样欢喜呀!难到你得到什么法宝了吗?』

  『目犍连!我现在知道一个伟大的人物。足可以做我们的老师!』舍利弗的面容洋溢着得意的微笑。

  『舍利弗!你不要这么小看了自己呀!世间上那里还有这样的人呢?』

  『目犍连!的确是有呀!他就是佛陀。是的的确确的佛陀!我们所要求的人就要逢到了。』

  舍利弗把听到阿舍婆誓说的佛陀之法。一一转告目犍连。讲话时的舍利弗。与听话时的目犍连。都欢喜得涔涔的流下眼泪。

  第二天。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各人的弟子。一起走向竹林精舍去拜见佛陀。

  佛陀一见就非常欢喜。佛陀感觉到自己证悟到现在。所说的话。才真正有了了解的人。

  自从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弟子皈依佛陀以后。很多的人都想跟随佛陀出家学道。社会上知道佛陀的感化力太强。人人都恐惧自己的子弟去出家。更有的怕佛陀的弟子多起来势力太大。因此批评的风声也就随之而起。他们都批评说:

  『沙门释迦牟尼。扰乱我们的家庭。断绝我们的宗嗣。把我们的子孙都诱惑去出家。那优楼频罗迦叶三兄弟。还领了一千弟子皈投在他的门下。他是从母亲的手中夺去孩子。从贤妻的身旁夺去丈夫。才会感到满足。』

  这些批评的风声。给佛陀的弟子走在街上时一一的听到。知道人人发怒。也们把外面的闲言。很详细的报告佛陀。佛陀听后很安详的说道:

  『外间批评的那些言论。是不会长久的。可能会有六、七天。以后就不会有人批评了。你们不要挂念于心。看这个世间。应该豁达些才好。你们以后再逢到这样批评的人。你们就照我下面的话答复他们:「真人的佛陀。是引导人们了达人生的真理。非但是叫人要做人。而是叫人更要做一个完美的超人。学佛并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奉行佛陀之法也是一样。」』

  佛陀的弟子。朝晨乞食。行走在街上。听到一些非难的言词时就把佛陀吩咐的话向众人宣说道:『真人的佛陀。是引导人们了达人生的意义。明白人生的真理。非但叫人做人。而且更要做一个完美的超人。学佛并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奉行佛陀之法也是一样。』

  社会上的群众。听到佛陀弟子的话。再回想回想。果真不到七天。这些非难的言词没有人提起。大家对佛陀的先见之明。更是五体投地的佩服。

  有一天。佛陀暂时离开竹林精舍。登上灵鹫山。入定在豚崛洞的时候。住在这儿的舍利弗的舅父长爪梵志(摩诃俱絺罗)听到这个消息。特别前来拜访。他是异教中一位很有名位的仙人。知道侄儿舍利弗的改宗。对佛陀的威德就非常向往。这一天他在拜访佛陀的时候对佛陀说道:

  『我还没有认识一切!』

  『没有认识一切。就已经认识一切了。』佛陀微笑着回答。

  长爪梵志给佛陀这一说。没有一句话可以回答。佛陀又说道:

  『肯定一切的人。就是否定一切的人;肯定某一项事物的人。就是否定某一项事物的人。肯定一切。很容易给贪欲拘囚起来;否定一切虽然能够远离贪欲。但太固执这个否定。也是一种执着。舍弃一切的肯定与一切否定。那才是真理的认识。』

  长爪梵志。听到佛陀这些简洁的至理名言。很感到自己不足的羞愧。他也很诚挚的作了佛陀的弟子。

  佛陀度了长爪梵志以后。又回到竹林精舍中为诸比丘说法。

  万川流入大海。佛陀的慈悲、德慧。像一片汪洋无边的大海。千万条的河流都向大海流来。大海中的水量虽然在不停的增加。但一点都不会溢出来。静静的容纳。静静的交流。大海究竟有多大。谁又能预测呢?

  佛陀的清净法身是解脱自在的。但佛陀应化的肉体并不是不死之身。如果佛陀假因缘和合的丈六金身的身体是不坏的话。则佛陀阐明的那些宇宙人生的真理就会自语相违。有为的法是无常的、无我的、生灭的。即使成了佛陀。只要他有为的色身住此世间。就要应顺法的自然性。就不能与法的自然性相违。

  有一天。佛陀示现疾病。他静静的休养着。病讯给频婆娑罗王知道以后。就赶快叫御医耆婆前来为佛陀治疗。耆婆一向是尊敬佛陀的人。他很高兴的为佛陀看病。本来。在耆婆的心中。老早就挂念着除了佛陀以外。佛陀的弟子们。穿著的衣服。既不讲究清洁;吃喝的饮食。也不讲究卫生;可是他没有勇气。也不敢向佛陀进言。

  佛陀病好以后。御医耆婆老想送一样礼物供养佛陀。他思来想去。不知要送甚么礼物才合适。他后来想到他过去替邻国的大王医病。那大王曾报酬他一件上等的衣服。那衣服是王者穿的。唯有佛陀才配穿著。他把衣服呈献给佛陀说道:

  『佛陀!我自从拜见佛陀以后。我就挂念着一件事情。佛陀常说。在这个地上比较宝贵的就是我们的身体。可是我看到佛陀的弟子们常穿著褴褛的衣服。这站在我们医者的立场。无论如何解释都是不合卫生。这件衣服是邻国大王的赏赐。我希望佛陀接受我转赠的供养。给我种一点福田。我更盼望着。就是请佛陀叫比丘们从此不要穿褴褛的衣服。』

  没有执着的佛陀。很欢喜耆婆的厚意。他着人传话给诸比丘弟子说:

  『穿著的衣服。无论新旧。一定要朴素清洁。要经过日光消毒。如果心为绮丽美观的服装所染。固非所宜。若一定要穿著褴褛的服装以示学道。也是不当。』

  佛陀的话传出去以后。王舍城中的人民。都争着做许多衣服赠送给比丘大众。

  供养佛陀及弟子们的人多了。这风声传进一位大富豪的耳中。

  这位富豪是住在离王舍城不远的摩诃沙罗陀村。名叫大迦叶。聪明博学。富甲天下。是婆罗门

佛教因缘故事选集

中最杰出的人物。当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时。他每次都前往听讲

历代佛教故事画选

。佛陀的德慧。终于渐渐的打动他的心。他也想跟佛陀出家。有一天他在归途上。走近王舍城的多子塔边。在那株大树枝叶交错的地方。他奇怪佛陀也在那儿静坐。他看了又看佛陀的肃静和威严。终于觉得不去礼拜不成。他在佛陀的座前合掌顶礼以后。非常恳切感动的说道:

  『佛陀!我的大师。请接受大迦叶的皈依。大迦叶从此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知道大迦叶的信念。说道:

  『大迦叶!你真是我的弟子。我确是你的老师。在这个世间上如果没有证得正觉的人。是受不起你做弟子。你跟我来吧!』

  佛陀静静的站起来。往竹林精舍的方向走去。大迦叶跟在佛陀的身后。他恭敬感动的眼泪不住涔涔而下。

  佛陀回过头来看看大迦叶。然后说道:

  『我早就知道今天是你得度的日期!很好。未来佛法的流传。用着你的地方非常之多。』

  佛陀度化大迦叶以后。王舍城的佛法。已经打好基础。灵鹫山的精舍也成于此时。国王学者。纷纷的皈投而来。佛陀的教化。更是普遍各方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101595.html

以上是关于「舍利弗」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舍利弗」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74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