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归城施法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归城施法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归城施法语
归城施法语
佛陀和弟子们所住的舍卫城祇园精舍。和佛陀的祖国迦毘罗城相距不远。因此迦毘罗城中人民。都纷纷的传说佛陀不久就要回国来了。净饭大王耳闻这些风声。他并不敢妄想和佛陀相逢。不过他也曾想派遣使者前去迎接。但又恐怕遭受佛陀的拒绝。经验告诉净饭大王。佛陀虽然是他的太子。但佛陀有佛陀的思想。佛陀有佛陀的责任。他知道佛陀这个人不是听人话的人。要回来的时候他自然回来。否则。千请万请。也没有用。净饭大王越是思念越是能忍耐。这反而助长他的修养。
有一天。波斯匿王派遣一位使臣。持有一封他的书信送呈净饭大王。净饭大王看了波斯匿王的信后。知道太子的确是一位大觉大悟的佛陀。这又增加他的见面之想。特别是波斯匿王信中说佛陀不久要回故乡的话。勾引起净饭大王的不安。他焦急的怀念。这时已到不能忍耐的时候了。
正在这时。净饭大王得力的宠臣优陀夷前来晋谒。他见到净饭大王心中像有甚么挂虑的事情。即刻就很恭敬的问道:
『大王!你心中有甚么忧虑的事吗?』
『没有甚么忧虑的事。我心中反而很高兴。不过。稍为有点困难。』
『是甚么困难呢?』
『今天。波斯匿王派遣使臣送来他的书信。他说悉达多最近就会回来。』
『有这样的事吗?这是很可以恭喜恭喜的。但不知又有甚么困难呢?』
「我很想派一位大臣前去迎接。以便他早日能够归来。不过。问题难就难在这里。如果我派的这位大臣是一个易受感动的人。他奉我的使命前去。我怕他非但不能很快的请回悉达多。说不定反而给悉达多感动也去出家而回来了。』
『大王!假若你是为这个问题挂心的话。那么。请求大王放心。我愿接受大王的派遣。前去舍卫城迎接悉达多』
『你也是靠不住的。难道你不知道他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吗?过去憍陈如等五人不就是给他感动得一去不回来
『大王!憍陈如等五人不要去说。我是有自信的人。当初悉达多要出家。是我曾奉过大王之命而加以劝阻过的。他现在反而能把我劝说出家。那除非天地倒转过来才有可能。』
『那你就速去速回吧!』净饭大王非常欢喜。
优陀夷正要走的时候。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对净饭大王说道:
『你看!悉达多的座下又要多一个出家的沙门了。』
说话的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和听话的净饭大王都笑起来了。
优陀夷带了净饭大王的书信。很快的在舍卫城谒见佛陀。优陀夷见到佛陀。心中一惊。因为他和佛陀分别已十五、六年的岁月。现在看到佛陀的相貌完全改变。穿著的衣服虽然比过去简单。但佛陀的相好比过去更圆满、更慈悲、更庄严。而且他以为佛陀已没有过去那样神经过敏。佛陀好象增加了不可侵犯的威严。优陀夷就向佛陀行了当时印度最恭敬的礼貌。
佛陀静静的看完父王的书信。便向优陀夷说道:
『父王很健康吗?』
『是的。回禀佛陀。大王很健康。不过他希望能早一日见到佛陀。』优陀夷很恭敬的回答。
『谢谢父王的关心。我也想不久要回去看看。不久我就要回去的。你远途而来。大概很辛苦了吧?那你可以去休息一会吧
佛陀说后亲自带领优陀夷在祇园精舍中各处参观一次。优陀夷看到佛陀的弟子。他们共住的生活都很有条不紊。思想是统一的。利益是均衡的。法制是平等的。言语是和善的。心意是共悦的。优陀夷看后非常的羡慕。他心下想。能够在佛陀的座下受教。是多么的幸福。佛陀此时知道优陀夷的心。有意似的问道:
『你欢喜过这样的生活吗?』
『很欢喜!』优陀夷回答。
『出家作沙门好吗?』
『佛陀假若许可。我是很欢喜皈投到佛陀的座下作沙门。』优陀夷这么回答。他一时竟忘记承允净饭大王的诺言。
做佛陀的弟子。本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是一样的可以学佛。佛陀不勉强劝人出家。但佛陀却希望人人都遵奉他所指示的真理去实践。现在佛陀叫优陀夷出家。并非有意和他为难。而是希望他真正的能够得度。
佛陀见到优陀夷允诺以后。随即喊来一位弟子。告诉那位弟子关于优陀夷要出家的事。并吩咐他照出家的仪式为优陀夷剃度。
优陀夷恍惚在梦中似的。任佛陀那个弟子为他剃除须发和穿著袈裟。等到优陀夷完全成为一个沙门的样子才带他来拜见佛陀。佛陀向他笑笑。并称赞他很像沙门。优陀夷想想不觉也笑起来。他想到现在终于做了佛陀的俘虏。但怎么样能归去回复净饭大王呢?
优陀夷的出家。做佛陀的弟子。他虽然感到很荣幸。很得意。但心里总是不安静。他最后奉佛陀的慈命。先归城去禀复净饭大王。他的心才放下来。
净饭大王见到穿著袈裟的优陀夷就笑着说道:
『对啦!我猜得不错。优陀夷!你也是靠不住的。他问你些什么呢?』
『大王!现在的佛陀。超乎陛下和我的想象。只要不是傻瓜。不是狂人。一定会受他的感动而都皈投到他的座下。佛陀说。他在七日之内就会回来。请大王不要多心。将来迦毘罗城中的沙门一定要多起来了。』
净饭大王听到优陀夷回答佛陀六、七天之内就要回来。心中喜不自胜。对于迦毘罗城中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沙门。净饭大王此刻实无心去关怀。自从知道佛陀一定要回来的日子以后。无论迦毘罗城中发生什么重大的问题。净饭大王也不去关心。他只是时时刻刻的在盼望佛陀的归来。优陀夷见到如此情形。不觉感动得流出眼泪。
很多的人说过。再伟大的人物。在故乡是没有人欢迎。佛陀的归国。正是和这句话相反。从外表上看。佛陀离开祖国十五、六年才归来。假若是换上另一个人的话。这正是所谓衣锦荣归的时候。可是。佛陀穿著绫罗的衣锦出去。倒是穿著朴实的袈裟归来。不过。我们不要忘记。这是表面的。真正的佛陀是出离烦恼的家。舍去太子的位。战胜一切的苦。遂了历劫以来的本愿。到达正觉世界而才归来的一位一切智者。
现在佛陀并非是一个人独自的归来。他是带领着很多的弟子。他们的穿著虽
佛陀进入祖国的国界。并没有急忙的赶回宫殿。他带领弟子进入迦毘罗城外的尼拘陀树林。先停在那儿休息一会以后。再带领弟子进入迦毘罗城中托钵乞食。国中的人。见到很多乞食的沙门。师父就是昔日的太子悉达多。大家都很惊奇。有的前来致最恭敬的顶礼。有的奉送最美好的供养。佛陀是不分贫富贵贱。在每一家门前。都站立一会。想供养的人以及不想供养的人。想求教的人以及不想求教的人。佛陀都很欢喜微笑的向他们招呼。那庄严的步伐。那慈悲的仪表。实在太令人感动!即使对佛陀离国出家的行为有所误解而不信仰的人。见到佛陀也都生起恭敬佩服之心。佛陀的风度。就这样很快的被传闻开去。传闻到净饭大王的耳中。净饭大王惊奇太子的归来怎么不先来向他问安。他赶快带领百官大臣前来迎接。
在路上。佛陀和净饭大王两个行列相逢。一边是净饭大王的行列。极其尊贵华美;一边是佛陀的行列。虽然整齐静肃。但不奢华美观。
两边行列相逢的时候。净饭大王慌忙的下车。很欢喜的来见佛陀。净饭大王想用手来拥抱他的太子。他也以为太子一定会投进他的怀抱。但昔日的太子今日的佛陀威严不动如山。净饭大王感到非常失望。因此说道:
『悉达多!您是我的太子。但现在究竟怎样称呼您。我也不知
佛陀的慈容。静得如止水一般。很温和恭敬的说道:
『父王!我已不是昔日的悉达多。请你不要再呼我的名字。你照我们先祖的规矩称呼我好了。』
『不要喊您悉达多。照先祖的规矩是怎么称呼呢?您的先祖总没有在大街小巷乞食呀!』净饭大王还没有懂得佛陀的意思。
『我说的先祖是我们出家的先祖。不是在家时的先祖。我的先祖是过去的诸佛。我现在是证得佛果的人。你喊我佛陀好了。』
『您现在是证果的佛陀。您也不准我再喊您的名字。您离开我一别就是十多年。我对你的怀念。我为您的烦心。千万张口这时候都是诉说不能穷尽。你和我分别得这么长久。相见的时候一点感情都没有。使我怎不悲伤?如同有人口中早就干渴。忽然远远看见路边有一清凉的泉水。及至奔驰到那儿要饮的时候。那个泉水忽然枯干。怎不叫人失望呢?
『现在我也不必向您叙述那么多。您虽已遂了久远的愿望。具足一切的德慧。总之。您是我的太子。您应该继承我的王位。统领全国的人民!』
佛陀知道净饭大王还存有父子的爱情。即刻向父王说道:
『父王!你对我这么深深的垂爱。只有增加你的忧悲。我现在的一切不是我一人的。我是一切众生的。我现在是继承过去诸佛的法统。请父王还要多多了解。
『父王生养我。我是父王的太子。我应该酬谢父王养育的恩德。但这并不一定要奉送世间上那些无常的财宝。或是那不实的爱情。说实话。人天稀有的宝贝。乃是胜妙的甘露之法。我将以此报答父王。
『人在世间上为生活努力。都是造六道轮回的因。六道轮回的结果离不开苦。苦的根本就是爱与欲所致。
『把私我的爱欲去除。清除身口意三业。积聚十善的行为。修养善的德性。昼夜没有间断。不给六尘境界转动自己的心。不给无明妄想所迷惑。如能这样。一定能得到未来的大利益。而步上自由解脱之大道。
『自由解脱的境地是无我的境地。无我的境地一定要远离三界的欲念。三界好似焚烧着的火宅。好似无底的大海。没有什么快乐可言。众生出没在三界六道之内。好比月亮回转在太阳的周围。永无息期。天上的愉快。人间的欢乐。绝对不是常住的。真正涅槃的境界。才是第一究竟的快乐。』
佛陀的法音。净饭大王听得也很感微妙。心灵的深处。像有一股不可阻止的力量生起。对面的佛陀。身上像放出万道耀眼的金光。净饭大王忽然心生欢喜。一扫爱执之念。从此再不向佛陀提起王位的问题。他即刻说道:
『我知道您现在是大觉大悟的佛陀。我已非常感到荣幸。您旅途太辛苦了。赶快跟我回宫休息吧!』
佛陀和净饭大王边走边谈着。比丘们整齐的队伍。净饭大王随驾的车马。都跟随在身后。一边是冠盖云集。一边是光头缁衣。这真是世界上少见的行列。
佛陀和净饭大王一别就是十几年。佛陀不是不高兴和父王相逢。而是佛陀知道自己的责任。自己所要作的。在父王的面前。实在不容许有儿女情长的样子。
年老的净饭大王。当然很感到佛陀对他的感情不足。但佛陀的归来。终究是自己的太子成了佛陀。这衷心的欢喜。那也是不能掩蔽的。
佛陀和净饭大王进入宫殿时。音乐齐鸣。百官迎接。大家在热闹兴奋之余。都回忆起过去佛陀在宫中做太子时的情景。大家更想到等一会佛陀和耶输陀罗相逢时。不知又是什么情形?
此刻。耶输陀罗妃没有出来和佛陀相见。但她的心中。自从知道佛陀归来以后。像一塘池水。投进一块大的石头。掀起巨大的浪花。一刻也不能安静。她猜想佛陀现在不知变到什么样子。假使见面时。应该要用怎样的态度对他才好。耶输陀罗妃心想佛陀的归来。应该先来和她见面才对。因为这样才能安慰她这十数年来的寂寞苦情。但佛陀停留在宫殿中。好象忘记有耶输陀罗的存在。耶输陀罗在内宫里。真是百感交集。时而气愤。时而又觉得相逢的骄傲。她想到佛陀和她相逢时。一定会对她讲些亲蜜的话。但她又想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佛陀是成就正觉的圣者。他要爱一切众生。怎么能还会独自的爱她呢?她只要能够远远的见一面也就很好了。
耶输陀罗在宫内。站起来又坐下去。坐下去又站起来。她终于扶在柱子上放声大哭。正在这时。爱子罗侯罗进来说道:
『妈妈!爸爸回来了。祖母叫我来请你出来。』
还没有太懂事的罗侯罗。扶着他母亲的手。把她接出来。
佛陀正在向养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道谢过去养育之恩。以及向王弟难陀点头招呼时。耶输陀罗和罗侯罗牵着手走来。
离开佛陀十五、六年来。耶输陀罗这是第一次见到佛陀。这十五、六年来。像梦似的。像烟似的。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这一场梦。在耶输陀罗是伤心的。是以眼泪打发过去的。现在她和佛陀相逢。才像是从梦中醒过来。正当这相逢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紧张的注意着佛陀和耶输陀罗。
庄严的佛陀。静静的在那初逢的一瞬之间。是同情。是怜愍。是慈悲的看看耶输陀罗。多情美貌的耶输陀罗、是爱、是恨、是千变万化的情绪交织在心中。净饭大王很快的说道:
『你们终于今天相逢了。我心中自是非常的高兴。一位是成就正觉的佛陀。一位是贞节的美妃。佛陀是经过千辛万苦而才证得正觉。美妃在宫中每听到佛陀的一食一衣。他也甘愿这么学习佛陀生活。总算我们王族的光荣。出了这些不平凡的人。』
这时耶输陀罗抬头看一看佛陀。佛陀是那么静静的威严不动。她这才好象把一块很重的石头放下。心中才稍为感到平静。但她紧紧握着罗侯罗的手。却仍然是在颤抖着。正当佛陀要向她说话的时候。耶输陀罗心想跪下去才好。
佛陀很慢很慢的对跪在地上的耶输陀罗说道:
『给你辛苦了。虽然我对你是抱歉的。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及我自己。请你为我欢喜
『真快!已经长这么高了。』
佛陀像是没有情感。但又像是有太多的情感。佛陀的语言。佛陀的态度。看的人。听的人。都很受感动。大家都想要痛哭一场才痛快。
年老的净饭大王又插口对佛陀说道:
『请您此刻对大家说一点道理吧!』
佛陀又再看看大家。然后说道:
『人生是无常的。人甚么时候死是没有一定的。人间没有比老病死更可怖畏的东西。当初我想到这个问题。就无法应付。就不能安定生活。所以我毅然的出家了。
『我的出家。给你们很多的迷惑与困恼。世间上是没有不死的人。我要去求得不死的方法。所以才去出家。去追求一个永恒的生命。你们知道我的志愿。见到我的出家。应该欢喜才对。我现在已不再恐怖死亡。永恒的生命我终于证得。我现在是无上的平和。我已脱离一切痛苦。我知道一切欢喜原来充满了世界。但你们是不懂的。你们仍然陷在老病死苦的深渊之中。你们和我。好象住在两个世界里一样。
『我穿的是你们看都不愿看一眼的衣服。我吃的是你们见了就要恶心的饮食。我睡的地方。可能在你们认为金枝玉叶的身体不值一到的地方。但你们应该静静的想一想。你们的的确确是没有我快乐。
『过去。我住在宫中的时候。过着豪华的生活。父王对我的慈爱。你们对我的尊敬和服从。但我心中仍然是苦闷。仍然是烦恼。生活和日子仍然很不安。我想起那时。我现在好象住在另一个世间上。这是超乎你们想象之外的一个世间。
『我明白的告诉你们。我现在是把生活安住在涅槃的里面。而你们却还是生活在无常、迷惑、苦恼之中。假若你们要进入清净自由解脱的涅槃。唯有修学八正道。八正道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就是走向正道之路...。』
佛陀说法时。大家都全神注意倾听。佛陀的归城。以无价的真理之宝。赠送给大家。大家除了欢喜信受之外。每一个人此刻都感到佛陀降生在迦毘罗卫国是他们无比的光荣。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101933.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归城施法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归城施法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