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龙宫借石 五台山上一界清凉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7 02:1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龙宫借石 五台山上一界清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龙宫借石 五台山上一界清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文殊菩萨龙宫借石 五台山上一界清凉

文殊菩萨  

北岳山脉向东南逶迤而下。在山西东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卫连绵。形成一块方圆五百余里的地方。这便是国内外闻名的五台山。山区以台怀镇为中心。分成台怀、台内、台外三个层次。像三个逐渐扩大的同心圆。在这个奇妙的同心圆内。布满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那披着青松与白杨的冈峦。那映着鲜花与绿草的山泉。那阵阵松涛和悠悠的钟声。那绿茸茸的草地映衬着古庙琉璃瓦上的夕阳。那从山谷吹来的习习凉风使这块小盆地的沟沟洼洼里。到处都有美的色彩与施律。形成一个游览与避暑的胜地。

传说在老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

佛教人生哲理小故事大全

这般模样。也不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无法种庄稼。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这

尼玛泽仁藏传佛教故事

是我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青

佛教电影视频故事

龙就没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来化缘。为了造福人间。他是来求援的。

龙王估量歇龙石重达万斤。一个老和尚无法运走。才放心地答应他。文殊菩萨谢过龙王。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即使巨石变成了弹丸。将弹丸塞进袖筒。便施告别礼。飘然而去了。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于是。这条山谷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

佛教哲理故事+八风吹不动

院。取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

文殊菩萨

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怨气冲天。便追到五峰山。四处寻找。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当然文殊菩萨自

老梁说佛教经典故事

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文殊菩萨告诉他们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众龙刚钻进岩窟之中。文殊菩萨一声咒语。两岩合并。仅留得内宽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缝。文殊菩萨命众龙在此好好修行。并说要派弟子来朝拜和供养他们。因此这个秘魔岩窟又叫朝龙洞。传说朝拜者境界不一。善良人见佛、菩萨;邪恶人见不到欢乐境界。真可谓万人万境。而且有“朝五台山。若不朝拜朝龙洞只算朝拜了半个五台山”的说法。

这个传说已流传了千百年。如今清凉寺虽已破落。但那块清凉石还在。石长五米。宽二米半。厚两米。围十五米。石面青色。有云纹。人坐其上。顿生凉意。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102695.html

以上是关于「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龙宫借石 五台山上一界清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龙宫借石 五台山上一界清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67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