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孔子为何喜欢颜回?赞其长久不违仁德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孔子」孔子为何喜欢颜回?赞其长久不违仁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孔子为何喜欢颜回?赞其长久不违仁德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 宋志坚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八个字。据说是孔老夫子叹惜他的学生颜回的。颜回英年早逝。几乎使孔子痛不欲生。连呼“天丧予。天丧予!”有跟随他的弟子问。老师你真的那么悲痛吗?孔夫子回答说。不为像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有怨气不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英年早逝。现在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夫子自己最喜欢的。毫无疑问的就是颜回。
孔夫子为什么喜欢颜回?只要看看他是如何称赞颜回的。也就可知一个大概。
在孔夫子的弟子中。颜回大概是家庭比较贫困的一个。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是自得其乐。对此。孔夫子就赞不绝口。连声说“贤哉回也”。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学习却是相当刻苦。孔子说:听我讲述而始终聚精会神不开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颜回一个(“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直到颜回去世之后。孔子还说:“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进。从未看到止步。”颜回真可谓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范了。这样的学生。大概没
孔子从教。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死记硬背。此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第七》)。在这一方面。颜回大概也做得不错。用子贡的话说。叫做“回也闻一以知十”。对于孔夫子的学问。他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一以贯之。不仅仅是举一反三了。孔子所谓的学习。其实也不仅是读书。“学而时习之”的“习”。以我之肤浅理解。有实习或践行的意
对于孔夫子的学说。颜回佩服得五体投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说:颜回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对他说的话。没有不感到心悦诚服的。这句话是批评还是褒扬颜回。大概谁都能够体会得出来。由此透露一个信息。对于孔子说的。颜回只会洗耳恭听。点头称是。孔夫子大概也感觉到这未必就是好事。所以曾经偷偷观察。发现他私下与别人讨论时。对孔子的话也很能发挥。于是说“回也不愚”。但也仅此而已。对孔子说的话。颜回绝对不会穷根究底。提出质疑。更不会像子路那样敢于表示不悦。甚至与之辩说。即使孔子说的话自相矛盾。也不会表示疑惑。
综上所述。都是孔夫子喜欢颜回的缘由。有的顺理成章。有的不很健康。
《论语·子罕篇第九》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便是不随意猜测;毋必便是不主观武断;毋固便是不拘泥固执;毋我便是不自以为是。这“四绝”是有
根据《孔子世家》记载。老子赠言孔子。其中有两句是“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不知道这一记载是否可靠。也不知道孔子的“四绝”以及孔子喜欢颜回是否与这两句话有关。但我以为。人可以有缺点。却不可以没有自我。这一点。为人之师者尤当引以为戒。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111453.html
以上是关于「孔子」孔子为何喜欢颜回?赞其长久不违仁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孔子」孔子为何喜欢颜回?赞其长久不违仁德;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