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4 00:4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

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

法照。唐代圣僧。为净土宗四祖。约生于公元747-821年间。法照大师的一生有许多神奇殊特的感应事迹。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迁居衡州(今湖南衡阳)的云峰寺时。一日。于斋堂用餐时。从钵盂中。忽睹五色祥云及寺院、山林、流涧、石门等。距石门约五里处复见一寺名:大圣竹林寺。过些时日。也是在用餐时的钵中。见五色云彩、寺院的亭台楼阁等皆微妙无比。无有此界所见之土石秽恶。纯金色界。众宝交错。万千菩萨杂处其中。种种妙相宛若诸佛严净国土。及至用餐完毕。钵中诸境方才消失。师以所见请问大德。其中有嘉延、昙晖二僧告知曰“圣神变化。不可以凡情测。若论山川之势。乃五台尔”。获知许是五台圣境。师曾萌发朝山之愿。然因有诸障缘。未能了愿。

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的夏天。法照大师于衡州的湖东寺(或作湘东寺)。启建五会念佛道场。六月初二日。也感得祥云弥漫道场。云中有诸楼阁。见数梵僧。身可丈余。执锡行道。阿弥陀佛及二菩萨现金色身。满虚空中。在会众等。咸皆清楚观见此景。无不欢喜踊跃。焚香瞻礼。此情此景。良久方消。在当天晚间。师于道场外遇一老者。那老者质问师言:“汝曾发愿。往金色界。礼觐大圣。今何辄止?”大师答曰:“唯因时艰路难。不易前往”。彼老者复劝告法照说:“若有坚固愿心。何难之有?”言毕。消然不见其踪。法照大师甚感惊异。思索再三。自认志向未坚。遂即入道场于佛像前重发诚愿曰:“愿以此身。奉觐大圣。准夏满前往。任是火聚冰河。终无退堕。”

是年八月十三日。师与数位志同道合者。由南岳发足。行脚北上。一路果无艰险。历时七个多月。终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四月到达五台县境的佛光寺。法照于五台山间蒙大圣普贤菩萨不思议光的摄照。又得善财、难陀二童子的引路。来到了大圣竹林寺。所见景象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大师即具威仪。入于寺中。至

三千年佛教经典故事

讲堂。见文殊、普贤二大菩萨各据东西狮子座上。万众围绕而为说法。师于二菩萨前。作礼问曰:“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隘劣。障垢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何法门。最为其要。惟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菩萨答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

佛教孝敬父母因果故事动画

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师复问曰

古代文集写到佛教故事

:“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开示完毕后。二大菩萨同舒金臂。摩师之顶。为师授记曰:“汝以念佛故。不久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子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师闻此语已。疑网悉除。欢喜踊跃。作礼而退。于顷刻间。所有景象已失所在。大师内心怅然悲感。便于所在之处立石以为标记。。。。。。。

“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佛往生西方净土

“七佛之师”。他不是释迦牟尼的徒弟。是释迦牟尼的老师啊。不光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七佛”他都是老师啊。释迦牟尼佛说:“我之所以成佛。都是因为文殊的教导啊”。这也是表法的。告诉我们佛之所以成佛。都是来于般若。“七佛”不像小学生算术那样。一二三四五六七。伸七个手指头。七字在佛法上很重要。打念佛七。禅七都是七。在过去我们做七。七代表一些数目吧。虽然不一定是七佛。可能是无量的佛。表示为“七佛”。不管是多多少少吧。总之。都表示是佛的师啊。极力说明智慧的重要。都是赞叹的话。

文殊发的是什么愿呢?“愿共众生。同生极乐”。他愿意同众生一起。都生到极乐世界。怎么知道文殊是这样的呢。文殊有发愿偈子啊。都知道普贤菩萨发愿往生了。为什么?都念普贤行愿品。其中有四句。“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无量光。即得往生安乐刹。”普贤菩萨是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这四句多清楚啊。愿我快命终的时候。完全消除一切种种的障碍。我就当面见到了彼佛。极乐世界的佛。无量光就是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一见到阿弥陀佛。我就可以立即往生到安乐刹。极乐国土。这个愿力多清楚啊。这是普贤菩萨的发愿偈。

文殊的大概就不知道了。他的“发愿偈”记载里也有。变成五言了。普贤是七言偈言。他是五言“愿我命终时”。命要终的时候。所以我们应当知道。咱们修净土宗的人往生的时候。你是现生见到阿弥陀佛。还没有命终。命终之后死了。到中阴身的时候。那才是隔日了。投胎就更是隔世了。快要命终的时候。还是属于今生。今生的末了。这一生就见到佛。净土法门是最有把握的法门了。“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障碍都除了。“愿见阿弥陀”。我们愿去见到阿弥陀佛。“往生安乐国”。你看每个地方少两个字。意义一样。这个世界上的释迦牟尼佛左辅右臂。文殊和普贤。都是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像我们刚才一举手。还是净土宗的人多。文殊只有这个愿。他这个愿我们要重视啊。“愿共众生”啊。我要同众生啊。一切的众生啊。六道的众生啊。同生极乐啊。不仅是我生。大家都要生啊。所以极乐世界是一个大乘的法门。是利他的法门。要求生净土。都要发一个利他的心啊。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生到极乐。所以他这个愿非常的殊胜。我们往生极乐的好处。在于你往生后。最快地实现度众生的愿望。人都有度众生的愿望。你只是嘴里说或者寄托于几万年以后。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了。应该是积极争取。我要很快的度众生。怎么才能很快的度众生啊。那你就得往

佛教无我的故事

生极乐。见佛闻法。在各个世界分身尘刹。分身到无量的世界当中去度众生啊。见到弥陀之后。已经闻到弥陀说的法。也开悟了。你所给人讲的都是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啊。会劝导他们都往生到极乐世界啊。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就是把人生。一个大悲剧变成了喜剧。把一个永别离变成了一个大团圆的开始。不然人人到了最后。最苦痛的时候。生离死别嘛。是个悲剧呀。将来变成喜剧啊。真正生到了极乐是永生了。而且有一个人去了极乐。他在那儿修持。加持他的眷属。可以使得他的眷属一个一个都得往生。实现在极乐世界大团圆啊。不然今生一切坠心的眷属。一分手之后。将来谁认得谁啊。不会再认识了。

节选自 <

佛教故事动画片地藏经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文殊菩萨亲自教授法照禅师念佛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114103.html

以上是关于「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指示念佛是诸法之王,“七佛之师”—文殊菩萨劝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32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