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3 00:3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

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

  证严法师

  有时候一句戏言、玩笑话语。也是会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

  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的修行方法不是拜火就是修水行)。这群修水行的外道者。在溪边的树林中看到一群弥猴在水边戏水、在林中跳跃。他们心中想著:“人与畜生究竟造了什么业。而生为人、生为畜生?”心念转动。就互相议论研究。

  这时候。他们远远地看到佛陀。威仪庄严、形态安详地延著山路向他们走近。这些修水行的外道者立即离开溪边。来到佛陀的面前。起了恭敬心。也生出疑惑之念。他们就提出刚才互相议论的问题来请教佛陀。大家指著弥猴群问佛说:“这些猴是因造何业而来?”

  佛陀很安然地回答说:

  “过去无量劫以前。

扭曲了佛教故事的意思

有一位得到无漏智慧与神通的修行者。他在山中修行。在溪边生活。行动非常轻盈。走路离水离地。过河时如行于陆地一样。轻盈灵巧。走路时像风吹云而过月。无比威仪、无比自在。

  “那时有数百个外道者看到这位修行人。起了嫉妒之心。不但不赞叹他的修行。大家还一起开玩笑。说修行者轻盈敏捷、翻山过岭的行动。好

佛教故事交代徒儿

像弥猴登山爬树一样。一群人边说边笑。结果。由于一句戏言。取笑修行者像弥猴。而堕入五百世的畜生弥猴群!”

  这多么可怕啊!我们存心说一句戏言。或是取笑别人。这个因果就累世不得开脱。佛陀为这群外道修行者说这段过去生的小故事时。那群弥猴看到佛来说法。本来在树上跳跃不止。听了佛陀的说法后便停下来。边听边流泪。这足以证明这群弥猴在无量劫中受了

佛教福报故事大全

畜生的身形。是多么地痛苦啊!

  “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

佛教故事禅者

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有时我们说一句话也会影响“无漏智”的修得。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自我警惕。若能得无漏智慧。就能常摄口业。

  开

佛教故事大全全集观看

口动舌无不是业。欲不造业。则必须以无漏智慧来收摄口业。口业为重。有时候一句戏言、玩笑话语。或是取笑别人。也是会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

  一句话轻易地说出。竟然招致五百世堕入弥猴身。实在是非常可怕啊!所以我们平时说话。必定要慎重其事。绝对不可轻视他人。也不可轻易造口业。学佛。必定要以无漏智慧来收摄口业。若能如此。则可“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

  我们所说的话句句实话。所说的事。句句负责任。就称做“正语”;反之则造口业。我们的口有四种恶语。即“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我们要好好地、时时地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不可妄言、不得绮语、不可两舌、更不可恶口。日常生活要记得放弃昨日的杂念。要谨慎于今日的举止行动。行兹在兹。时时刻刻处寂静之境界中。在工作体验中也必须善加用心。若能如此。则可得到正语及智慧。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2/11819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20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