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佛陀开示法门无高下 对症下药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3 00:0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佛陀开示法门无高下 对症下药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陀开示法门无高下 对症下药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开示法门无高下 对症下药

佛陀开示法门无高下 对症下药

佛陀开示的各种修行方法。没有高下。只要与你契机就好。对症、能治愈疾病的药。就是最好的药。

为了弘扬宇宙人生的真谛。佛陀率领着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大地上不停地游化。原野苍茫。道路漫长。烈日炎炎。热风吹拂。这些光头赤脚的出家人艰苦跋涉。默默行进着。他们神态安祥而又坚毅。使得他们的群体愈发显得庄严而且圣洁。

当他们行进到一条小河边时。与一支庞大的商队相遇了。商队众多的大象将原本清澈的小河搅得浑浊不堪。好像那流淌着的不再是河水。而是泥浆。

涉过小河之后。比丘们进入了一片茂密的丛林。天色将晚。佛陀决定就在树林中过夜。侍者阿难第一个反对。理由是这里没有水源。比丘们无法洗涤一天的征尘。更不能解除口干舌燥的焦渴。

佛陀说:“我们不是刚刚经过了一条小河么?”

“可是。那条小河被商队的大象践踏成了泥河。水质被污染了。无法再使用了啊!”

佛陀不再说什么。而是拿出瓦钵。让阿难去

无常佛教故事

舀一钵水回来。阿难刚想表示异议。佛陀摆摆手。催他快去。

阿难捧着钵走了半截。又折了回来。佛陀问他怎么啦?他说:“既然是用钵舀。您一定是口渴了。而那河水已经变得污浊了。饮用之后会生病的。所以。我还是到前面远方的那条大河去给您取佛陀说:“可是。远水不解近渴啊!”

“但那也不能喝不清洁的水呀!”

佛陀不与他争论。问道:“你走到小河边了吗?”

阿难说没有。佛陀说:“你没有走到河边。怎么知道河水污染了呢?”

阿难回答得理直气壮:“那会儿。您也亲眼看到了啊!”

“可是。那会儿不是现在呀。”佛陀像是在咬文嚼字。

阿难无奈。只好再次向河边走去。唉!谁叫人家是佛陀呢?那就去白跑

美国哈佛教授讲鬼故事

一趟吧!等我舀回一钵浊水。看你怎么说!

然而。令阿难惊诧万分的是。刚刚还浑浊不堪的小河。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清澈!河水清泠泠。亮晶晶。甘醇甜美。让人直想痛痛快快地开怀畅饮……

他感到不可思议。佛陀并没有到小河边。更看不到河水。他老人家怎么知道水质变清了?莫非。他是用天眼神通观察到了?

佛陀笑着说:“我就是闭着眼睛。也知道那条小河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清澈与纯净。因为。它的河水是流动的。这就像众生的心性。虽然可能暂时被污染了。但只要我们的心是灵动的。就能得到净化。回到本来面目。”

阿难有所醒悟:“噢。正是因为如此。所有的人。哪怕是十恶不赦的人。都能觉悟。都能得道成佛。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对。这河水的由清变浊、由浊变清。说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处在一刻不停的变化中。连佛法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用灵明不昧心。去感知事物的变异。把握它的迁化。这样。我们才能契入宇宙的真谛。”

傍晚。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中徐徐经行。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忽然听到了一阵争论声。原来。有几个年轻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株大树下。热烈讨论着什么。他们太专心了。没有察觉到佛陀的到来。继续争执着:

“我还是认为。‘白骨观’在佛陀教授的修行方法中最为重要。”

“不对。不对!”一位文质彬彬的比丘说道:“你大概不知道。‘安般之法’。也就是数息观。是佛陀亲口传授给罗侯罗的!罗侯罗是谁?他是佛陀的亲儿子呀!佛陀教授给他的。肯定是最高明、最迅捷、最有效的修行方法!”

(数息观又称作“安般法”。是梵语“安那般那”的简称。它与白骨观。是原始佛教两种最主要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二甘露门”。)

“佛陀是在什么季节、何种情况下。将安般法传授给罗侯罗的呢?”

“……”

佛陀听到比丘们将他的教法当成了理论学说来研究。有些哭笑不得。他故意加重了脚步声。比丘们见到佛陀到来。纷纷站立起来。

佛陀微笑着示意他们依旧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松软的沙滩上。对弟子们说道:“我无意中听见了你们的讨论。你们要明白。我所教给你们的。是体验真理的方法。而不是真理本身。更不是一种学问。你们看到天上的月亮了吗?”

佛陀的手指。指向了遥远的西方天边。

比丘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弯浅浅淡淡的、不易察觉的弦月。

“我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为了让你们更顺利、更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并非明月。你若是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佛陀停顿了片刻。拍拍那个说安般法最妙的比丘的肩头。徐徐说道:“各种修行方法。没有高下。只要与你契机就好。比如。淫欲重的人。应该多多修习白骨观;而容易散乱、妄想的人。就要以数息观为禅修的方法了。这就像是草药。不管贵贱。对症的药。能治愈疾病的药。就是最好的药。”

下面有关于佛教故事的画卷

一位名叫阿利陀的比丘感动得匍匐在地。抱着佛陀的脚说:“世尊。您说的太妙了。我一定牢牢铭记您的教导。将佛法当作我的灵魂。终生执持不舍。”

佛陀大摇其头:“佛法恰似一艘载着你的木筏。我们渡河需要木筏。但它绝对不是彼岸。一个有智慧的人到达对岸之后。是不会扛着木筏到处跑的。所以。我演说的佛法。就像舟筏。是帮助你们超越生死的河流、到达觉悟的彼岸的。你一定不要执著它。不能死死抱着它不放。要懂得及时脱离它、舍弃它。”

智慧链接:

我们见惯了造神与盲目崇拜。我们也见惯了神灵们的垮台。世界上惟有佛陀说过。他的言教。他所传授的佛法。仅仅是觉悟真理的工具。而不是真理本身。所以要理智地对待。不应执著或崇拜。这是真正觉者的无私的胸怀。

来源:《禅》刊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2/118526.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陀开示法门无高下 对症下药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陀开示法门无高下 对症下药;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18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