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疏广的财富观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0 00:5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疏广的财富观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疏广的财富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疏广的财富观

来源:文汇报作者: 席杰坤

提起林则徐。很多人会想到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名言。而若说到林则徐关于子孙与财富有关的名言时。自然会想到“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有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

佛教教育人故事视频

么?愚而有财。则增其过”这掷地有声的话。殊不知。早在西汉时期。已有人说过类似的话。并身体力行之。

这个人就是疏广。

西汉宣帝时。刘奭被立为太子。后来继位为汉元帝。昭君出塞。悔青了肠子的正是这位汉元帝。疏广则是刘奭任太子时的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师。负责教育太子。

一次。太子刘奭的外祖父许广汉认为太子太小。想让自己的弟弟许舜监护太子家。汉宣帝于是征求疏广的意见。疏广说:“太子是未来的君王。其师友应该是天下英豪。不宜独亲外祖父家。而且太子已经有了太傅少傅。官员齐备。再让许舜监护太子。视人以私。不利于宣扬太子的德行。”汉宣帝也

佛教因果爱情小故事

深以为然。此事便不了了之。并由此更加器重疏广。多次予以赏赐。

教育了五年。太子十二岁时。已经通晓了《论语》《孝经》。疏广认为自己已尽到了职责。功成名就。就与同为太子老师的侄子疏受商议急流勇退。主动辞职。希望能告老还乡。汉宣帝看到疏广确实年事已高。便

猴子捞月是佛教故事吗

准许了二人的请求。并与太子赐二人黄金七十斤。

拿到这么多黄

佛教故事因果系列大全

金荣归故里的疏广。既没有分给子孙。也没有置办田产。而是天天宴请族人和故交。尽享晚年之乐。并多次问剩下黄金多少。催促家人将金子兑换以供应每日的酒食。一年多过去了。疏广的子孙看到老人天天如此。不免担心黄金很快用完。又不好意思自己去劝说。便请人劝疏广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多买些土地和房屋。

谁知。疏广听到劝告后却认为。家中已有的

佛教鹿的故事

田地和房屋。只要子孙足够勤劳。不至于挨饿受冻。过上常人的生活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增加了。只能让子孙更加懈怠和懒惰。并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也就是说。贤德而财富多。则容易减损子孙们的意志;愚蠢而财富多。却只能增加他们的过错。何况。过于富贵。只会招来众人的眼红和怨恨呢!于是。天天宴乐如故。

多少人一辈子辛劳。总想给子孙留下些什么。而且愈多愈好。尤其是有形的物质财富。而通达的疏广却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当人们总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物质财富时。考虑的仅仅是一人。或者一个家族的兴衰。而如果能把眼光放大。着眼于整个社会的进步时。也许就更能理解疏广和林则徐的做法了。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疏广的财富观不正给时下那些拼命追求物质财富。并希望多留些给后人的人们一种有益的启迪吗?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3/125906.html

以上是关于疏广的财富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疏广的财富观;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492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