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虚法师」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倓虚法师」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恭录自《影尘回忆录》
我记得说过。前二年说过。近来很少说。一个参禅的、一个念佛的。这两样比较一下。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说:‘自己有好处。给人家讲讲说说也有好处。不会用功的也会用功了。会用功的就更会用了。’所以我也说说。也有听到过的。也有没听到过的。听到过的随意。没听到过的也应该听听。
谛闲老法师收了两个徒弟。有个大弟子。这人简单说。有人介绍跟谛老出家了。出家前他已经结婚。有个内人。还生了个小闺女。他也没向家人商量他要出家。当然他妻子不愿意。以后也许是善缘就难说了;他发心坚决非出家不可。谛老法师就收了这徒弟。他喜欢参禅。参禅。到那里去参禅?咱们中国最有名的禅堂是镇江的金山寺。寺建立在长江里的小岛上。他自己发心出家。当然很诚心。家也不要了。太太也没商量好就先出家了。女儿才几岁。寄托在兄弟家。他太太想不开就投江死了。他也不管。反正要出家修行。吵死弄活的也不管。他去修行。谛老法师于是就送他到除山禅堂修行。
他
护法神走了。鬼魂就得手。一下就扑到他身上。迷著他要他投江。他因贪心、迷惑。不能作主。金山寺四周都是水。晴天。山就像在天上似的。天照江里。他要投江。他被鬼魂附身。身不由主的投到江里。有人看见了。就把他救上来了。说这怎么回事?他不知怎么回事?过了几天他又投江了。又让人救上来了。金山方丈和尚说:‘这不好!首座著魔了。他不懂水性。可别淹死了!赶快给他师父——谛老法师报信。请谛老接他回去。’他师父谛闲老法师这时正在宁波修庙塑佛像。庙倒塌了重修。金山寺给送信说:‘你那徒弟在我们这里投了两次江没死。问他他也不知怎么回事?迷迷糊糊。请你把他带走吧!’谛老法师想想他是他的徒弟。别人去还不行。谛老法师只有亲身去一趟金山寺了。让他来他还不来。叫他走也不走。这都是听谛老法师说的。都是真事。
其实他就是给鬼魂扑到身上了。糊涂了。平常他跟好人一样。说好话。他说到投江时全不知道呢!谛老说:‘走吧!你别搅和了。人家都是修行人。你这左投回江。右投回江。跟我走吧!’那时候轮船是平底的。在江里走。在轮船里有两个睡铺。底下一个。上面一个。谛老法师就睡在下面。他在上面。人好好地。一路平安无事。坐船回到宁波观宗寺。因为他在金山寺十几年。是有身分的人。是首座。当然有一间寮房。就送到寮房去安住。就在那里修行吧!这也就没事了。有一天早晨吃饭时。他没去吃饭。谛老法师惦著他常迷糊。请佣人查房找他。他屋里没人。后面窗户开著。谛老法师说:‘坏了!不好!这房门都是关好的。他从窗户出去。这不好了!这可能去投江、投河了。’这时候叫著寺里大众分头去找吧!寺庙附近有护城河。水也很深。帆船可以进来。先在寺内找没人。大众就顺河边找来找去。河大围著庙。通著城。大约找了半里路。发现他已经在河里淹死了。没办法就捞上来。抬回寺里。给他念经超度埋葬就算了。
就在这时候。他出家时的小女儿也长大成人了。女儿也出嫁了。往年他父亲出家。母亲死了。就在亲戚家住。姥娘家住。今天他女儿来了。谛老正打发人给他女儿送信。都在城里城外的不远。见他女儿哭著来了。告诉谛老说我晚上做了个梦。说她父母今天上任。谛老问上什么任?她说她父亲在土地庙当土地爷。她母亲当土地奶奶。于是谛老忽然大悟。明了其中原因。正好寺外不远最近新建一个土地庙。这时候同修大伙给他念念经。他女儿哭哭啼啼。谛老说:‘你今天当上土地公。我们超度你。你也得显显灵给我们看看吧!’这时来了一阵旋风。大得很。转了半天。谛老说这必是他显灵了。谛老法师说这些是譬喻参禅人一念之差。就落得这个样子。
说起念佛。他又想起一个徒弟。这都是谛老法师亲口说的。
谛老法师说:早先我还有个徒弟。这人是个手艺人。俗语讲‘锅漏匠’。也就是盘、碟、碗、磁器摔坏了可以拿锯子补好再使用。这时候没有了。古时碗摔三片、四片还能锯上。还一样使用。外国人看中国锯上碗、盆不知是什么?这个锯上还能用。早先人们都俭省。那时谛老在金山参禅。早年讲过经。讲了好几年。人们都说他没参过禅。他说法不得力。谛老觉得参禅还算个什么呢?谛老在金山住了好些年。在那儿参回禅。以后讲经才有人信。才有人听。
他在金山住时当知客。有一天。从家乡来了一位老乡。是他小时候的玩伴。谛老法师原是买卖人。跟他舅舅学医。这时候在金山当知客。所以老乡来找他。这锯碗的手艺人。找他说要出家。要认他做师父。谛老法师说:‘你不行啊!你要出家。都这么大岁数了!四十多了!没念过书。学经教自然是学不了。苦行你又受不了。你出家不是找麻烦吗?’劝他多次。他坚持非
以后他念了三、四年的工夫。那也不去。他那时人在初发心的时候勇猛精进。俗话说:‘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过了三年。佛就到灵山离远了。’人在初发心时。就告诉这个法门。他就心诚。一修到底。时间长了就懈怠。不当回事。
他听谛老的话。只要睡醒。就念佛。他从前做手艺挑东西。双腿有劲。就绕著佛念。累了就坐著念。谛老法师也不知他念得怎么样?就这样念了三、四年。有一天。他告诉煮饭的老太太:‘明天你不用给我煮钣了。我不吃午饭了。’老太太以为明天必是有人请他。这三、四年也没看他去那儿?他说在当地有两个亲戚朋友。他出去看看就回来。就对老太太说:‘你明天早晨不用来煮饭了。’老太太以为他出去一趟。明天必是有人请他吃饭。第二天老太太惦记师父。到吃饭的时候。就去小庙看他回来没有?小庙贫穷。不怕偷盗。虽有门也没关;老太太想想就说:‘师父吃饭回来了。’里面没人答应。走进屋。看见他在床铺下边站著。脸朝窗外。手上拿著数珠。老太太一看问他话他也不答。仔细一看师父已经死了。站著死的。念佛站著死的。老太太吓一跳。她就向邻近人说:‘师父站著死了。’这就来了好些人来看。看师父一手拿著数珠。另一手握著灰。扳开手一看。他手里有八、九块现大洋。(注:银圆)。那时南方人吐痰的痰盂不是洋磁的。有点水在里面。它都是灰盒子。是一个四方的托盘。盒子里放有小灰。人吐痰吐在灰里。隔日倒了再换新灰。一看那吐痰的灰盒子。里里外外都是小灰。他手上捏了一把灰。手里握著八、九块现大洋。人们明白了。他一定是做手艺时。做买卖时。存了的几块钱。当时大洋钱是很高贵的。存了也没有柜子放也没有锁。他就埋在痰灰盒里。谁偷东西也不会想到痰灰盒子里去偷。他是恐怕死后别人不知道。他把钱抓在手里站著念佛往生。他是预备拿著这些钱。让人们看看好办理后事。应该是这个道理。这是谛老法师说的。
后来他的几位护法给谛老法师送信说:‘你的徒弟站著死了。’谛老坐船第二天就来了。一看他那样站著都两、三天。就这样直直的站著。谛老师父这才给他办后事。
谛老看了之后。非常赞叹说:‘你没有白出家啦!你的成就。讲经说法的大法师。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啦!’一句阿弥陀佛。就叫专精。不夹杂、不间断。是成功的关键。
我说这谛老法师两个徒弟。一个参禅的。一个念佛的。你们诸位比一比。那个参禅的很有几年苦功夫。做了个土地爷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3/129345.html
以上是关于「倓虚法师」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倓虚法师」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