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息諍論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9 12: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息諍論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息諍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息諍論



過去,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一天,目連尊者的弟子與阿難尊者的弟子二人在討論著:「我們兩人的梵唄唱誦,誰較殊勝?」這時,眾多比丘聽到他們兩人諍論不已,便去稟告佛陀:「世尊,有二位比丘在諍論著誰的梵唄唱誦比較殊勝?」佛陀知道後,即請一位比丘去找這二位比丘前來。
兩位比丘來到佛陀的住處,頂禮佛陀後在一旁

佛教故事与丑女

站立。佛陀問他們二人說:「你們是否在

佛教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比較誰的梵唄唱誦較殊勝?」二位比丘回答:「是的,佛陀。」
佛陀告訴他們:「你們可曾聽我鼓勵爭論的開示嗎?你們這樣與外道梵志有何不同?」比丘們回答:「不曾聽佛陀鼓勵諍論之法。」佛陀又說:「我從來不曾鼓勵比丘們要與誰一爭勝負。我所說法是為教化眾生而說,比丘們聽聞道理時,應當思惟其意是否與經典、論藏或戒律相符合?若符合,就要一心奉持。」
接著,佛陀說了一首偈語:
「多誦無益事,此法非為妙,
猶如算牛頭,非為沙門法;
少誦但有益,於法而行法,
此法極為上,可為沙門法。
雖誦千百章,無義何有益,
不如誦一句,聞即可得道;
雖誦千百言,無義何有益,
不如誦一義,聞即可得道;
雖有千千敵,一夫能勝之,
未若能自勝,能忍者為上。」
並且再次勸誡大眾:「你們以後不要再有諍論勝負之心,應當思惟度化一切人民。若比丘再有諍論勝負之心,即以律法教誡。所以比丘們,當自好好修行。」二位比丘聽完佛陀的教誡,即站起頂禮佛陀,並

佛教小故事割肉补肉

說:「我們以後決不再犯,希望佛陀能接受我們的懺悔。」

佛教寓言故事种熟芝麻的人


佛陀告訴大眾:「知過悔改不再犯,是大乘法中滅罪最快的方法,我接受你們的懺悔。諸比丘亦不可重蹈覆轍,應當依此警惕學習。」比丘們聞佛所說,皆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三》


省思
諍論勝負是口角之諍、人我是非之處,且諍論的當下亦是慢心作祟――欲一決高下、讚己毀他,非平等心、智慧心及慈悲心之展現。日常生活中,本著利益大眾之心待人處事,才能廣結善緣,自利利他。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8003.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息諍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息諍論;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49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上一篇:文化-布施得福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