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布施得福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9 12: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布施得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布施得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布施得福



從前,佛陀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容貌莊嚴、名為悉鞞梨的天人,前來禮拜佛陀。他身上散發出來的耀眼光輝,令入夜後的精舍大放光明。
天子說道:「天人衣食無缺,自在快樂地享受福報,有些世間人也是如此。為什

佛教动画观世音菩萨故事

麼這些天上及世間的人能夠常享福報呢?」佛陀說:「想要在今世、後世所到之處,皆能常享福報,應當捨除慳貪,以歡喜、平等、無所得之心廣行布施,如此便能生生世世安享福報。」
天子對佛陀說:「世尊所言極是!」接著又說:「世尊,我自知過去生中有一世曾為國王,名為悉鞞梨。當時,我於國內四周城門及城內各處要道廣行布施,廣修福報。事後,王后對我說:『大王能夠廣行布施,可是我想修福卻無能為力。』我告訴她:『我在東門所作的布施功德,都

佛教里的故事烧佛

歸屬於你。』王子也對我說:『父王!您布施修福,母后亦如是,我無法像您一樣行大布施,但希望能依您之力修得一些福報。』我說:『那麼,我在南城門所做的功德就讓給你吧!』過了不久,大臣、將士及百姓們,也陸續來對我說同樣的事情,於是我便將其他城西、城北及城內四處所作之功德皆各歸屬於他們,自己不留下任何功德。
之後,替我實行布施的臣子也來求見,對我說:『大王!您在國內各地布施的處所,都已讓給王后、王子、大臣、將士及百姓們,您已沒有可以布施修福的地方了!』我回答說:『既然如此,你就去將邊境各國應該進貢的歲收財物,帶一半回來

佛教故事画头像

歸於國庫,另一半留在當地布施給民眾。』臣子如是照辦。」
天子說:「長久以來,我始終如此布施修福,因此能夠獲得殊勝的福報,享受快樂如意的生活,無有窮盡。這些點點滴滴累積的福德、善果,都匯聚到功德海中,如同將恆河、耶蒲那、薩羅由、伊羅跋提及摩醯五

佛教的故事和文化

大河匯集成一條廣大的河流,這條大河的河水超過百千萬億斗斛,無人能夠測量。我所作的一切功德及所感召的福德果報,也匯集到大功德海中,如同此河一般深廣無邊,不可稱量。」
悉鞞梨天子說完後,歡喜頂禮佛陀而後離去。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三十六》


省思
布施為六波羅蜜之首,能去除慳貪的習氣,廣增福德。若以慈悲心、平等心廣行布施,發心長遠而不執著所修的福報,則此功德方為真正功德,所獲善果將不可限量。世尊累劫以來,亦是如此廣修布施,行六度萬行,並能了達三輪體空的道理,修而無修,因此能成就無上佛果。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800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布施得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布施得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49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