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藏寶缽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8 17: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藏寶缽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藏寶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藏寶缽

佛教-藏寶缽
佛教-藏寶缽

■三寶弟子
善哉,善哉!
布施大功德,我亦隨喜說,
如同這一念,亦是善布施。

■陳傳韡
一念瞋心起,百丈萬門開。眾生都有佛性,但是卻有很多貪瞋癡;若能去除這三毒,即能恢復本來面目。《佛說八大人覺經》說:「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一般人平常的起心動念都是為了自己;但是佛陀的起心動念卻都是為眾生。在精舍裡,天天看到法師們不辭辛勞地為眾生解答困惑,而老和尚所要教導傳韡的,也就在大眾法師身上。感恩老和尚慈悲,在台灣與全世界廣設精舍,讓大眾有機會聽聞三寶,並且在薰修當中長養慈悲心。








從前有一位商人,很善於作生意,幾年下來,已經賺進了大量金銀財寶。然而,財產愈來愈多,也帶給他愈來愈多的煩惱。為了保管財寶的問題,商人每日苦思煩惱不已:假如財產埋在地底下,擔心會被老鼠搬走;選擇藏在水澤草叢中,又擔心被狐狸野獸帶走;如果交由兄弟、妻子保管,又害怕不知不覺中被侵占一空。這

佛教故事蛇与狐狸

人左思右想,都想不出好方法,於是,他只好天天親自攜帶笨重的財寶,日夜保管,片刻不離,深怕一不小心遺失。
經過一段時間,這位商人發現,鄰近信奉佛教的人們,經常前往佛寺燒香供花,而且回來之後都十分歡喜。忍不住好奇心的驅使,他尾隨著其中一名佛弟子來到佛塔。佛塔前面,有一個缽,信眾在合掌繞塔之後,都一一將身上的金

让人泪奔的佛教故事

銀財物恭敬地投入缽中。


商人感到疑惑,便請教一旁的法師:「為什麼大家都將財寶投入這個大缽裏呢?」法師回答:「這是『布施』,別稱叫『牢固藏』,也就是『永不腐朽』!」商人一聽,心想過去自己為了守著大批的財寶而終日憂心忡忡,但人終究無法避免死亡,再多的財富也不能恆久擁有。如果能將這些財寶布施供養三寶,利益大眾,方能令這些財富生生不息。「這就是我尋覓已久的藏寶處啊!」商人歡喜地說著,並且立刻將身上的錢財投入缽中。


法師隨即為商人祝願,並開示說:「布施的

佛教放生感应录故事

功德,洪水巨浪不能淹沒,熊熊大火不能燒毀,盜賊冤家無法侵害,時光歲月也無法腐蝕!施主生生世世,將會獲得勝過現在千萬倍以上的福報,法喜安樂!」商人一聽完法師慈悲開示,所有煩惱疑惑都頓時消除,信受佛法,心開意解,當下證得初果羅漢!


原典出處:《眾經撰雜譬喻》(卷一)

佛教故事人生八苦

省思


《眾經撰雜譬喻》云:「志心作福,功不唐捐,自致得道。」發出敬信心、歡喜心、清淨心,至誠供養三寶,必能增長福德,廣結殊勝法緣,最終獲得出世解脫的果報。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830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藏寶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藏寶缽;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19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下一篇:摩訶盧應供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