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大熊猫-仁慈的熊猫 (图文)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3-25 15: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大熊猫-仁慈的熊猫 (图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大熊猫-仁慈的熊猫 (图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仁慈的熊猫 (图文)

大熊猫-仁慈的熊猫 (图文)
大熊猫-仁慈的熊猫 (图文)

曾经有一世,佛陀

千佛山佛教故事

转生为一只熊猫住在山洞中。一天,一个贫苦的人到山上砍柴,不料遭遇狂风暴雨。这个人无路可走,跑到山洞中避雨,看见熊猫在洞里,非常害怕

佛教故事行善放生

。正准备逃跑,熊猫急忙安慰他,使他平静下来,并用自已身体的体温,温暖他,又为他取来水果和野菜充饥。
暴风雨持续了七天,这个人一直受到熊猫的精心照料。第八天,雨过天晴,贫苦人准备回家了。临行前,他对熊猫说道:“你对我恩重如山,我该怎么报答你呢?”熊猫只是叮咛他说:“请不要告诉别人我住在这里,这就足够了。”此人答应道:“我一定照办。”随后就离开了山洞。
回家后,亲友都十分惊奇,纷纷问他:“很多飞禽走兽都死于这次水灾,你是怎么安全返回的?”他将这段经历告诉了大家。大家听后急切地问:“这只熊猫到底住在哪里?你带我们到山洞看看吧!”他犹豫地说:“我不打算再去山林。”人们却鼓动他说:“如果你能带我们去,我们杀死那只熊猫后,就将三分之二份熊猫肉给你。”贫苦人经不住诱惑,最终向众人说明了熊猫所在的位置。
这群人赶上山来,用烟将熊猫熏死。熊猫虽然万分痛苦,却没有生起丝毫后悔及仇恨,它深知这是自己前世的业力,于是就在平和的心态中安然离世。
众人兑现承诺,将熊猫肉的三分之二分给这个忘恩负义的人。正当他准备收下时,他的双手却突然掉落,见此情景,人们万分恐惧,四散逃跑。
国王得知消息,率众人来到现场。他们将熊猫皮带到寺院里,并将前后经

佛教灵吉菩萨故事

过告诉僧

关于子女的佛教故事

众。有一位圣者感慨地说道:“这哪里是熊猫,分明是一位大菩萨,我们应该对它供养。”
国王等人将熊猫遗体火化,为它建造宝塔,用宝伞等物做各种装饰,长期进行供奉。最后,所有与它结缘的众生都得到了利益。
——改编自《释迦牟尼佛广传·安忍品》

注释:
业力: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僧众:即指僧。又称众僧。即多数之比丘和合为一团体。
圣者:比一般人更为慈善、耐心、自我克制或有德行的人。佛教中,发无漏智而证正理之人曰圣者。三乘之见道以上也。
宝塔:对佛塔的美称,亦指以珍宝严饰之塔。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33886.html

以上是关于大熊猫-仁慈的熊猫 (图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大熊猫-仁慈的熊猫 (图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076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