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因果业报:祖辈有德,福泽子孙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因果」因果业报:祖辈有德,福泽子孙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因果业报:祖辈有德,福泽子孙的故事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人能升官发财。那是他祖上积德了”;“哪家子孙这么出息。真是祖宗有德”。事实的确如此。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的老人。甚至祖祖辈辈的先人。有没有行善积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遭殃。这个道理有很多历史上的实例可以
隋朝名臣杨素年轻时非常有才学。可谓文武双全。论战功。“功臣莫居其右”;论文才。
此外。我们都知道《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这本书里描绘了大量诲淫诲盗的恶人恶事。这样的书一写成。祸害就发生了——因为这部书形容奸盗之事唯妙唯肖。令不明因果的读者。很容易生出非法、非份之想。邪说流毒不知害了多少社会青年!因此恶报现前。他的子孙三代都是哑巴。这真是一个现世报的证据。足见因果不爽。
我们要知道。一家人以老人为根。根坏了。枝叶也不可能繁茂。那么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很简单。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以给自己消灾免难。另一方面可以为子孙培植福德。广利后世。所以说。老人有德。是一家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再比如说。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私人企业。号称为第一财主的。是山东牟氏庄园。这个家族从明朝末年一直延续至今。发达了四百多年。比王朝的历史还长。它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记录。传了十代。这个家族曾经拥有超过十八万亩的土地。富可敌国。这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这个家族自创业以来。就乐善好施。那时候人都穷。很多吃不上饭。他们就布施粮食。一天三顿饭供给穷人。若遇到饥荒年。那布施得更多。所以每年平均布施的粮食近百万斤;前面五代人所布
《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行善的家族。它必定有余福。这个余福能够荫庇子孙;如果造了很多恶事。那这个家族不可能长久。子孙必定遭殃。
明朝有一位俞净意公。他自小极为聪明。书读得很好。可是屡次考取功名都失败了。这位俞公是个读书人。本应懂得行善积福的道理。但是他内心并不信因果。家中厨房鱼虾不断。见到
我们很多老年朋友。总觉得不给后人留点遗产、留点房产。生怕子孙后代会吃苦受罪。其实反过来想想我们自己。当年生活条件不好。父母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我们不是也过得不错么?再说。要靠着祖辈遗产过日子的子孙。也实在太没出息了吧!
司马光家训里面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意思是:别墅财产留给子孙。他们未必能守住;把书给他们。他们也未必能读。不如布施行善。多积阴德。子孙才能长久地受到我们护佑啊。这是真智慧。
愿每大家都能学到“安身立命”、“福泽子孙”的人生宝典。
原文转载自网络。作者不详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4/238011.html
以上是关于「因果」因果业报:祖辈有德,福泽子孙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因果」因果业报:祖辈有德,福泽子孙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