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李娜的出家,人生的感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李娜」李娜的出家,人生的感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李娜的出家,人生的感悟
对内地广大歌迷来说。歌手李娜的出家可算是当年的一条爆炸性新闻了。九六、九七之际。正当李娜歌唱技艺
当时有一篇报道曾这样议论道:“这不是一盏青灯古佛。毁了一生前程么?
面对这种种评论。真让人有一种无话可说的悲哀与无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就将出家人与官场、情场失意。精神有问题。不忠不孝。别有用心。逃避责任与义务等等负面评论联系在一起。照这种观点看来。寺庙似乎是天下落难者的大本营;佛教就仿佛是麻醉人的悲观剂。让你在一种无可言说的绝望中。守着青灯古佛自欺欺人地度过一生。不想再作过多说明。谎言重复一千遍后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真理。偏见的诞生也情同此理。还是让事实本身去发言吧。
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太了解李娜。只是听别人说起过。她曾为一百六十多部影视剧配唱过二百多首歌。十年的歌唱生涯使她和无数的奖项连在一起。中国影视剧中几乎一半叫响的歌都是由她首唱的。每每听到这种介绍。我总在心底说:这些都有什么用呢?是的。凭这些可以赢得无数的鲜花、掌声、钞票。不过。再有穿透力的声音也刺不透无常、死亡的铁幕。许多人唱了一辈子歌都不明白声音的显而无自性。他们将全部的心力都放在1 2 3 4 5 6 7这几个音符上。以为那就是生命全部的秘密与归宿。
所以才为李娜的出家从骨子里叫好!
其实李娜出家之前的某些生活动向。已暗示了她未来的人生走向。有篇文章曾记叙道:出家前。李娜将户口迁到了张家界。并在天门山山顶一块有树有水的"宝葫芦"地造了几间木屋。图纸是她亲自设计的。屋后还拨了一块菜园地。小屋建成后。李娜天天缠着守林员漫山遍岭挖野菜。什么汁儿根、百合、石葱、石蒜等等。她自己说。大自然给人类最真实的馈赠。她要返朴归真。回到人的"本真"状态......
在当今这个甚嚣尘上的浮华世界中。扪心自问一下。有多
还是听听李娜自己的声音:“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一九九五年。我的两个信奉佛教的朋友说我脸色不好。给了一本经书让我念。我当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放了许多天没去管它。几个月后的一天。突然心血来潮。就拿出那本经书读了起来。突然就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于是就喜欢上了佛。与佛结缘使我深深体会到:人的命运真的会在瞬间被改变!”;“从顿悟的那一刻起。浸满身心的就是兴奋痛快的感觉。至今仍是如此。记的刚上五台山时。兴头高的不得了。就像小孩子找到了好玩的东西。舍不得放手。做早课时。看到有人打瞌睡。觉得简直是大逆不道。后来由于高山反应。浑身浮肿。自己却一点也没有觉察。还是别人发现的。只因全部身心都已沉浸在佛经中。”;“原来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圈子里。为名利拼搏。为金钱挣扎。现在则有了一种坐在岸上。看人在海中游泳的感觉。”;“我喜欢清净。没有家庭和孩子。这样好。我喜欢。实际上该尝试的都尝试过了。我拥有过爱情。谈过恋爱。只是没有结婚生子而已。我喜欢新的事物。接触佛教才四年。还是个刚起步的孩子。唱歌还唱了十年呢!”;“修行就是修心。要先度己才能度人。我觉得人要活的真实。活的善良。活的柔和。”;“如果一个物理学家或是其他行业的什么人转而研究佛学。人们就不会感到奇怪。就因为我是歌手。大众人物。就引得人们那么关注。而我并不认为有什么特别。我喜欢做就去做了。就这么简单。说起还俗。我没有还俗的问题。我现在与俗就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我人就在俗中。与别人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不用再引述更多的话语。一个基本已上道的出家人的形象。我想已经跃然纸上了。如果李娜是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之人的话。那她最后所说的几句话则表明她的实证功夫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佛法的确不是什么怪异、神通的大展台。佛法也绝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清玄之谈。佛法就是生活的智慧!在日常流动的生活长河中。处处都泛起佛法的涟漪。只不过有人意识不到。有人又太过搜奇览胜而已。在一番实实在在的话语中。我们已约略体会得出李娜拥有的那颗平常心。无一法不是佛法。能将社会当成修道场;既不同流合污。又不显山露水;既能自我修炼。又能无声润物;一方面随顺众生。一方面又不舍初衷。这并不是一个凡夫所可能做到的。
有一张相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照片中。李娜一身平整、轻便的僧衣。一双布鞋。脸上一脸的平和。还有一丝淡淡的笑意。如果说言为心声的话。尽管不闻其言只睹其形。但这形我想也会与她的心境颇相吻和吧。
尤其让人倍感鼓舞的是。李娜不仅自己走上了解脱之道。还将母亲也度入了佛门。李娜自己说:"后来我就到了美国。然后把妈妈接来与我同住。第一年我们母女有很多磨擦。妈妈没日没夜地劝我还俗。但她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她。我们常常抱在一起哭。再后来。妈妈渐渐地感受到我的变化。渐渐接受了我的选择。现在我们生活得很好。妈妈每天念佛。跟我一起吃斋。最近我给人看庙。妈妈也跟我一起住在庙里。"
世间有句俗话。"人正不怕影子斜"。谎言虽暂时可被伪装成真理。但终究有一天。真理的灼灼慧日一定会驱散尽所有无明的云雾。因它本身就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同样。选择了追求光明之路的人们。尽管有可能一时不被众人。包括父母亲朋理解。但只要自己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同时又权巧方便。随宜施设。这世上恐怕不会再有万难轰破的保垒。我们原本就在干着正大光明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把周围的人们最终也聚拢到自己的身边呢?恰恰在这一点上。有很多修行人都将原先向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又退缩了回来。仅仅因为亲友的眼泪或者愤怒。
那么你到底要什么呢?是自他的终极解脱。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迁就忍让?李娜的行持应该说给了人们颇具意义的启示。
说到这
希望李娜也能如大师那样。将世间才艺之颠峰当作学佛的起点。向更祟高、更究竟的生命极至继续迈进。也希望我的几声喝彩、小小文章能引来公众对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佛法的几许感悟、几束正视的目光。作为佛教徒。我们原本就应该将一切有可能导向善果之人、之事向社会广而告知。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不知道李娜的末来会怎样。但是我相信。矢志不移地走在佛道上。总有一天会迎来满天绚目的佛光。
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都在进行种种的赌注。而人们的赌资则都是自己的生命。但生命属于现世的个体只有一次。故而每个人都应该考虑考虑。我拿生命赌什么呢?对李娜来说。她把此生。也把来生完全交付给了佛法。这种举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一定会赢得越来越多的智者们的赞同。原本智者生存于世的目的就是发现并追寻真理。对赌博人生生起强烈厌离心的李娜。当她发心出家修持。并决心以佛法的终极智慧彻证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时。具智者对之所能做出的唯一反应便只有击节赞赏。
像李娜这样出家的演艺圈艺人尚有八十年代以《霍元甲》而风靡内地及港台的演员黄元申。在成功地扮演了霍元甲后没多久。他就上了九华山出家修道去了。还有“佳视”前节目主持人廖凤明看破红尘。削发为尼;“无线”艺员庄文清、伦志文等人相继削发步入佛门;《水浒》武打设计的导演袁和平的弟弟袁振洋。曾
最容易滋生贪欲、腐朽、堕落的演艺圈。很可能会让一些具善根的智者。反而因此更能看透人性的本质。因为在文艺舞台这个大戏场上。所有人生的悲欢离合、世事的变迁沧桑、古今人性的美丑大战。都可以在舞台上得到最集中、鲜明、浓缩的展示。是沉进去拔不出来。还是游上岸冷眼观望。这就全在个人自己的掌控把握了。
更多的皈依佛门的明星们。他们对佛教的了解并非达到如李娜那样的理解层次。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也同样以种种因缘而开始在复杂、混乱、让人眼花缭乱的娱乐现场意识到了某种内在的精神归家的渴望。
在现实人们心念里,只有生活,情感出现问题之人方才落入空门,这是一种误解,造成这种误觖原因之一,电视媒体对出家行为的误导,君不见好些片子某个男子,某个女女,在生活中,或是情感里不能如愿,不能自拔时,便回选择落入空门,削发为僧为尼,而出家的真实意义,真实目的,并没有人来宣扬。
倘使因为如上原因出家者,能坚持下来者,也算是有慧根之人,信念本不坚固,又因外因出家,当心情平和下来,他们当中又谁能坚持!便又多了几个返俗之人,世人对真正发心出家修道之人便又产生出家目的概念上的偏颇。世人的思维没有佛法的智慧熏染!所接触到也是一些大众宣传的误导!真是佛法难闻啊!
真正发心出家修道之人,(出家,我还是理解为心的出离)不为扰扰红尘所牵挂,是大丈夫,是能舍弃难舍之人,没有佛法的智慧,没有舍我其谁的勇猛,谁可此行!
不是因为有所伤害,不是因为情无可依,我们选择出家修道,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浸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10/180713351179.html
以上是关于「李娜」李娜的出家,人生的感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李娜」李娜的出家,人生的感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