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23 03: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蒋勋。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作家。

  福建长乐人。

 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

  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

  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代表作品:《汉字书法之美》 《蒋勋说红楼梦》 《孤独六讲》 《美的沉思》 《舍得。舍不得》等。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享誉世界的TED演讲台上。他感动了世界。

  2012年的中秋月圆之夜。在享誉世界的TED演讲台上。一位老者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吟诵着一首《许愿》。他一开口。大家便被他醇厚又清朗的声音深深迷住。

  “一个人的一生。有没有可能留出18分钟给一首诗。这个要求会不会太奢侈?”他的发问。宛如一股清流。流淌进都市人荒芜的灵魂深处。

  而听过他演讲或有声书的人。都一致认为:“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他是一开口就能让你安静下来的人。”

  他。就是蒋勋。当代华人世界的文化教父。被林青霞称为“唯一偶像”。他的故事和声音。打动了无数人。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 社会越动荡。越要做功课 |

世间无常。天灾无情。每当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蒋勋看见灾民脸上痛苦的神情。不由得想起《维摩诘经》有云。「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众生要陷入泥浆裏才会渴求佛法。

外在环境总会让我们恐惧、害怕。没

中国佛教教师新闻发布会

有人晓得下一刻会否发生地震、战争、饥荒。可以猜想。二千五百年前。惊、怖、畏已是常态。否则佛陀不会宣讲《金刚经》。

有情众生担忧的是什么呢?生老病死──身体哪一天决定要死亡的话。我们没法控制。蒋勋父亲离世时。他觉得惊慌;母亲往生时。则感到痛苦。

这些情绪反应。让他意会到内在状态很脆弱。修行仍有不足之处。所以他每天坚持读四十五分钟《金刚经》。

有人问他。既然已经烂熟于胸。为何还要如此。他说。会背、会念。跟做不做到。是两码子事。

「佛经说『信受奉行』。你相信、感受、尊奉。最后在生活里实践。修行路很漫长。各有快慢迟早;如果身边偶尔有朋友不进反退。感觉好像他堕落了。也不应该嘲笑。毕竟要怎样的因缘具足才能让人在修行路上走得更稳。我们都无法判断。应该多点鼓励。互相彼此扶持。」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 越动荡的社会。越是做功课的好时机 |

人生太顺利。一生没多大波折磨的人。难得道果。蒋勋非常欣赏刚去世的作家杨绛。从她的《干校六记》、《洗澡》、《将饮茶》等作品。读到诸般关于文革时期的描述。

说实话他连想像也不敢。「一个被污辱到那种程度的女人。换了是我。被剃光头发。每天给拖出去批斗。能不愤怒吗?」近年杨绛的书给他无比力量。即使承受謾骂、遭受折磨 。她仍然保持安定。

他联想到《金刚经》中佛陀忆往昔为忍辱仙人时。歌利王割截其身体──「我于尔时。 无我相、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

最新佛教网络新闻

相。应生瞋恨。」身体一段段被切开。却了无瞋心。坦然承受。在蒋勋看来。是了不起的功课。

「任何打算在修行路上前进的朋友。不能对社会抱有怨恨;而是面对动荡的大环境。仍能扪心自问:我的功课做得够不够好?」

佛陀在菩提树悟道。到鹿野苑初转法轮。蒋勋一直觉得那是个美丽的地方。首次去印度时。他给惊吓到了。无数人在瓦拉纳西(Varanasi。古时鹿野苑所在之处)的恒河河畔进行火葬仪式。他坐在船上。到处是人和猫狗的尸体。

佛陀当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传法。相较之下现在有漂亮的课室。设备充足。「我敢不敢在殡仪馆上课、在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上课?敢不敢到人性最败坏的地方去?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可是看看我们。先不谈发愿。连到医院、监狱修行都不敢。那个距离还很远。佛陀给我最大的鼓励。是我的修行能更靠近他所做的。」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 修行是你一无所得 |

年轻的蒋勋。会到寺庙闭关。他觉得这样和出家人一起。很了不起。今天回望。那只是自以为成功。是虚妄的。「一下山我便动心了。」修行不应和生活割裂。是他反覆强调并坚信的。

他中学时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也喜欢读《圣经》。到现在亲近佛经。慢慢了悟到即使没有神在面前。还是要修行。

「『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佛陀过去生跟从燃灯佛。形容自己是一无所得。仍然得到授记。这很了不起。试想像你在大学努力念书。然后跟教授说。其实甚么也没学到。就这样去拿毕业证书。」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少年蒋勋读不懂。因为那时还未谦虚到能够帮任何一个人的忙。

《金刚经》在他眼中。彻底得近乎不可思议。若以为有所收获。反倒成了自大。他分析「佛」这个字作为Buddha (觉者)的翻译。那代表着人的否定。修行时我们暂时是人身。可一旦到达涅槃。一切都得消失。

蒋勋认为。很多人虽然读《金刚经》。但执着跟放下的微妙界线。很难拿捏得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本身就是矛盾的--不要执着。却又随时身处爱恨当中。

这部经典的伟大处。在于它太了解人生本身流动的状态。要求我们不断修正、思考自己。修行是永远对自己的超越。」

《金刚经》有一段四果离相的对话。朋友常对他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罗汉四种果位很难理解。「那是一段永无止境的路。」他提到存在主义受佛教的影响。强调个人迈向超越。如同菩萨一样。从初果、二果。一直到菩萨。最后成佛。

若以为得到什么东西。达到什么地位。其实那刻你已经死亡了。再也没法往前走。「一旦得意于某种事物。很快便会失去意义。『烦恼即菩提』。智慧是要在烦恼中寻找的。倘若我今天没有爱恨。什么也感觉不到。也自然没有修行的意义。」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 我们不能避而不谈死亡 |

生死之事。讳莫如深。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似乎是显而易见的答案。印度之所以为蒋勋带来震撼。因为死亡是如此赤裸暴露在人前。

起初他碰到街上有狗在啃尸体。很不自在。忍受不了。还问警察能否处理一下状况。警察伸出手。说有三百卢比便可。死亡顿然变得绝顶荒谬。

「儒家有『未知生。焉知死』的典故。小孩子过年前一两个月不许说跟「死」同音的字⋯⋯印度则把死亡视作悟道过程的必经开端。」他在西藏目睹天葬。天葬师把亡者的肉切下来。骨头用锤头砸碎。让老鹰带到天上。那一刻他大概就要掉眼泪。

「我们过份回避谈论死亡。以致当它到临时。往往已是手足无措。甚至表现得虚假。台湾有这样的现象──亲人出殡。大家会哭会唱。哭不了唱不了的。便花钱请人来唱。这已变成表演艺术了。唱得好的跟唱得不好的。价码会有分别。 」

「人打从一出生便开始靠近死亡。可是我们总觉得这事跟自己无关。苦、集、灭、道四圣谛。协助我们从了解死亡开始。那是一生必需的功课。」

父亲逝世。蒋勋首次经历死亡。六兄弟姊妹。惊慌惶恐。不知如何处理;后来母亲往生。因为之前有所历练。心理准备多了。可是依然会伤心痛苦;2001年患上心肌梗塞。生死悬于一线。最后还是活过来。

「双亲给我的功课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一定是跟自己的身体告别这回事。我不晓得和它相处七十年后。将来会尿着裤子。还是很优雅地告别。」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

编者按:

蒋勋说。每天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诵读一遍《金刚经》。在一天繁忙的事开始之前。金刚经的诵念。日复一日。成为了他的早课。

做完这件事。好像心就安了。才开始一天世俗的工作。他把一天最初的美好。最清明安宁的时刻。留给自己。做了心目中最重要的事。

像经文里说的“不惊、不怖、不畏”。文字简单。初读很易懂。不惊吓。不恐惧。不害怕。读了这几个字。懂了。觉得心安。好像就做到了。

但是。离开经文。回到生活。有一点风吹草动。东西遗失。亲人生病。病疫流行。飞机遇到气流。地震灾害──还是有这么多事在该“舍得”的时候“舍不得”。也一样惊慌、害

邢台佛教新闻

怕、伤痛。

因此他知道了。读懂经文很容易。能在生活里切实做到。原来这么困难;原来要一次一次地读。不是要读懂意思。而是要时时提醒自己:在人生本身流动的状态中。要不断地在生活中修正、思考自己。

修行的过程。不只是为了未来。更是为了当下的生命存在质量。每一个当下。构成并相续为未来的身心存在模式。修行是与自己过去生命的对抗。修行是永远对自己的超越。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10/082533351449.html

以上是关于「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蒋勋」美学大师蒋勋 :拥抱生命大美,在世间修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889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