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诚法师:在一诚长老示寂追思法会上的讲话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学诚法师:在一诚长老示寂追思法会上的讲话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诚法师:在一诚长老示寂追思法会上的讲话
追思法会现场(图源:龙泉之声)
学诚法师致辞(图源:龙泉之声)
荼毗法会现场(图源:龙泉之声)
送别长老(图源:龙泉之声)
人天眼灭。法海舟沉;山河失色。草木含悲。本会名誉会长。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名誉主席。北京法源寺、江西靖安宝峰禅寺住持。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退居方丈一诚长老。于2017年12月21日在真如禅寺化缘了毕。安详示寂。世寿91岁。僧腊68年。戒腊61夏。
一诚长老。俗姓周。1927年2月出生于湖南望城。1949年6月剃度出家。法号一诚。字悟圆;1956年11月于广东韶关南华寺受具足戒。长老曾于虚云老和尚前亲炙教诲达四年之久、深得奥义。为中国禅宗沩仰宗第十代、临济宗第四十五代法嗣。历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副主席、第十届与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政协江西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亚洲宗教和平会议联合主席、中国佛学院院长等职。为新中国佛教事业的复兴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作为当代高僧、禅门泰斗。一诚长老道心坚固、修行精进。戒珠朗润、禅心圆明。长老善根深厚。天资聪慧。幼年即随出家族叔饱受佛法熏陶。少年时代因入寺礼佛。心有所动。遂萌发出尘之志。22岁时。于湖南长沙县(今望城县)洗心庵礼明心和尚出家。得偿夙愿。1956年。听闻虚云老和尚驻锡江西云居山、恢复真如禅寺的消息。深感善知识难值难遇。毅然入山参礼。得虚老耳提面命、教导钳锤。追随虚老期间。长老诵经学教、作务参禅、福慧双修、绵密用功。打下了稳固坚实的佛法修学根基。“文革&
作为杰出爱国宗教人士、深受信众爱戴的佛教领袖。长老一生爱国爱教。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努力推动佛教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他说:“没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一诚长老毕生致力于重兴祖庭、丕振宗风。上世纪50年代长老就跟随虚云老和尚恢复云居山真如禅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长老积极把握落实宗教政策的有利因缘。秉承虚云老和尚遗志。在党和政府领导支持下。在十方善信发心护持下。先后率领僧众重兴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靖安县宝峰禅寺。古刹重光。佛日再辉;三宝有寄。四众得安。但凡寺院建设之事。长老无不亲自擘画。亲身参与。着眼高远。重在实用。胼手胝足。夙夜匪懈。务求殿堂布局合理、宝像清净庄严。利于僧众安心办道。能使信众向善生信。长老重视建设寺院硬件设施。更重视发扬优良传统。继承清净道风。农禅并重、禅戒并举。订立规约、严明规矩。注重实修、作育人才。在长老住持下。真如禅寺逐渐成为全国佛教界“道风正、规矩严、农禅好”的样板丛林。为佛教事业恢复振兴起到了示范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诚长老毕生倡行以戒为师。注重道风建设。他说:“今天我们特别拈出‘以戒为师’。并非是权宜之计、治标之举。而是基于戒法是佛法的根本。亦是顺应时代的要求。”长老始终牢记虚云老和尚圆寂前的殷殷付嘱。践行倡导佛陀以戒为师的悲心遗教。躬行示范、严持净戒。长老认为。戒法是僧格的根本。譬如建房。若根基不稳。终不成大厦。他说。“我们修行人一定要持戒。因戒才能生定。有定就能发慧……若不持戒。无有是处。”长老不仅自己精心持戒。而且以大愿力弘传戒律。对于种种仪轨作法娴熟于心。传戒如法如律。
一诚长老一向重视作育僧才。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他以宏誓愿传续法脉。以慈悲心摄受众生。剃度弟子近百人。皈依弟子数十万。长老悉心培养的法子。不少已经成长为佛教团体的骨干力量、弘化一方的法门龙象。为中国佛教的继往开来注入了绵绵不绝的动力。长老十分重视发展佛教教育事业。始终认为:“以教育培养人才。通过院校教育、寺院教育、居士教育培养合格佛教人才。是佛教兴衰存亡的关键所在。”任本会会长期间。他多次强调:“要把大力加强和发展佛教教育、努力提高四众素质。作为全国佛教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长老领导下。本会组织召开了第二届海峡两岸佛教教育座谈会、第七届理事会佛教教育和文化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开展了全国汉语系佛学院现状调查。组织了全国佛教院校教材调研。对佛教人才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佛学院的院长。长老特别关心青年学僧成长。经常深入学僧中间。谈心指导、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长老曾捐赠50万元善款用于佛学院教材编写。卸任会长后。长老依然心系佛教教育事业发展。捐款200万元支持中国佛学院新校区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佛教事业传承发展的百年大计发光发热。
一诚长老慈悲为怀。热心慈善。拔苦与乐。利济人间。长老常说:“要以慈善回报社会。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是佛教徒知恩报恩、慈悲济世、无我利他的积极人生观。”凡利生济世之善举。诸如修路济贫、赈灾救难、兴学助教、安老怀少等。长老皆本菩提心随缘力行。或法财兼施。或主持倡导。或提供助缘。必使善业圆成。众生得济。长老不事张扬。不求名闻。不图回报。一切功德普皆回向。生动诠释了“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悲愿。任本会会长期间。长老指出:“慈善事业是佛教界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佛教徒实践佛陀教导的有效途径。”并强调:“慈济和奉献的精神要在佛教界大力倡导。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获得社会的认同。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他如是说。亦如是行。面对“非典”疫情、西南雪灾、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啸等灾情。长老带领全国佛教界发扬“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菩萨精神。捐款捐物、赈灾救难。并亲自主持法会。祈请三宝加被消灾解厄。救拔众生离苦得乐。汶川震灾发生后。长老不顾高龄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协调港澳台地区佛教界救灾物资顺利送达灾区。受到了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长老主持本会工作期间。全国佛教界各类公益慈善捐款达4.4亿多元。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彰显了佛教界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积极作用。
一诚长老秉持佛教慈悲、和平的教义。致力于海外联谊和对外友好交流事业。长老说:“要开展与全世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弘扬佛教慈悲喜舍的伟大精神。宣传佛教的和平教义。反对暴力。反对战争。维护和平。”2005年。长老与两岸三地佛教界长老大德共同发起举办世界佛教论坛。倡导“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的“新六和”精神。呼吁世界各国佛教徒联合起来。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长老积极带领本会开展对外友好交流。率团赴韩国、日本出席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促成佛指舍利赴韩国瞻礼供奉。巩固了中韩日佛教黄金纽带关系。长老还率团访问尼泊尔、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国家。积极推动佛牙舍利赴缅甸供奉瞻礼。加强了我国佛教界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佛教界的传统法谊。赢得了国际佛教界的尊敬和赞誉。长老积极从事与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佛教界的联谊。多次率团赴台港澳地区参访交流。先后主持护侍佛
我曾于长老领导下工作八年。乘此胜缘。常得亲近长老。耳濡目染、深受教益。工作中。长老立场坚定、顾全大局。恪尽职守、善应因缘。坚毅安忍、民主平等;对上恭敬、对下慈悲。对事认真、对人和气。生活里。长老少欲知足。以法为乐。长老对自己要求严格。常摄身心。毫不放逸;对众生慈悲宽厚。真诚热情。有求必应。有缘亲近长老者。无不如沐春风、欢喜温暖。
一诚长老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知恩报恩的一生。是志求佛道、勇猛精进的一生。是勉力承当、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慈悲济世、忘我利他的一生。是为佛教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不息的一生。长老为我国佛教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贡献了毕生心力。功德巍巍。光照后人;人天常怀。永不磨灭!
“贫僧不会禅。洗脚上床眠。卧食烟霞粕。心明月满天。”
这首言语朴实、意境高远的禅诗展现了一诚长老空灵自在、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如今长老所作已办。示现圆寂;肉身虽灭。法身常住。长老爱国爱教的赤子之心、自在洒脱的禅者风范、无我利他的菩萨精神、慈和安详的长者情怀、光辉广大的愿行功德。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永远激励我们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慈悲济世、广利有情。为新时代中国佛教事业健康发展不忘初心、勇猛精进!对长老最好的缅怀。就是将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体之于心、践之于行、宣之于众。以长老为楷模。爱国爱教、正信正行。为明心见性用功办道。为正法久住深心奉献。为普度众生行愿无尽;对长老最好的缅怀。就是要团结三大语系佛教四众弟子
至诚祈愿三宝慈光加被。一诚长老往生净土。莲品高增;倒驾慈航。乘愿再来。
文: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7/12/06014835189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学诚法师:在一诚长老示寂追思法会上的讲话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学诚法师:在一诚长老示寂追思法会上的讲话;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