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1-13 04:1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维那领唱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宽洋法师主法 2018年1月3日。恭逢阿弥陀佛圣诞。1日-3日。陕西法门寺举办了“三皈、五戒、念佛法会”等佛事活动。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众生离苦得乐、六时吉祥。 上午。由维那德果法师带领大家读诵《阿弥陀佛》;下午。由宽洋法师主法。在法堂举办了念佛法会;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中国佛徒以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所据是何典章呢?《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在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谁人知他冬月十七日生呢?这原是永明禅师的生日。因为他是弥陀佛乘愿再来的。所以就以他的生日作为弥陀诞日。 永明延寿大师生于五代十国。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尊奉他为国师。有一天。吴越王想开个无遮大会——就是打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来应供。皇帝是一律平等供养。虽然说是平等供养。摆设的桌位总有上下座的分别。上座的位子谁都不愿意坐上去。大家都谦虚地推来推去。在

中国佛教新闻联播

谦让不下的情况下。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师是皇帝的老师。当然请永明大师坐上首席位子。但是永明大师也很谦虚。就是不肯坐这个首席位子。 在这么推推拉拉。就来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大耳朵和尚。大家都不认识。看到大家在那里推让。他老人家就不客气。往首席位子上一坐。这一坐下来。当然吴越王也不好意思赶。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国师没有坐首席位子。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但总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说话了。打完千僧斋。大家都散去了。吴越王就问永明大师:“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吴越

宁波佛教协会新闻

王认为如果有圣人来应供。他的福报就大了。 永明大师说:“有啊!” 他说:“什么人啊?” “是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 “哪一个?” “坐在首席的那个大耳朵和尚就是。” 吴越王听了之后心里就很欢喜。赶紧派人去追。派去的人就一路到处去打听:“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耳朵很大的和尚。从那一条路走了?”后来打听到长耳和尚是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找到之后。吴越王派的人就顶礼膜拜。请他到皇宫里面来供养。 长耳和尚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份!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 这些人看到长耳和尚圆寂。就呆在那边:“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却圆寂了。” 想想他刚才讲的“弥陀饶舌”。说长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师啊。那“弥陀饶舌”不就是在说永明大师。原来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赶快回去报告吴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 吴越王听到定光佛圆寂的消息。当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下欢喜得不得了。就赶紧去见永明大师。快步往外走。走到门口。刚好一个报信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进来。几乎跟吴越王撞在一起。 吴越王问他:“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 “永明大师圆寂了!” 这是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后来世人便把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定为阿弥陀佛的圣诞。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名号的功德 净土念佛法门为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出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以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觉。作我众生之因心。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观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即是本来成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来是佛。现又作佛。是故当下即佛。直截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能念所念。皆是实相故。】《弥陀要解》云:「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皆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由上可见。弥陀名号即法界体。故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又名号即众生之本觉理性。起心念佛。是为始觉。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觉。故云持名即是始觉合本。是故念念相应。而念念即佛。是显持名功德不可思议。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自他不二 「又《弥陀疏钞》云:执持名号。一心向往。即事一心」。莲池大师讲得很简单、很容易懂。也就是经上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事一心。「执持名号。还归一心。即理一心」。这是真正肯定。一点怀疑都没有。阿弥陀佛就是我自性。阿弥陀佛就是我的本性。因为他至善。无量觉就是至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无量觉是本善。念念都回归到无量觉。念念回归到真心、回归到本善。这是理一心。他见性了。没有见性的时候。这个持叫事持。所以执持佛号有事有理。事持、理持都能够得事一心、得理一心。功夫浅深不相同。 「一念即一心。此之一念。盖指本觉灵知之自性。谓为一念」。这个一念就是自性觉。自性本觉。也是大乘经里面所说的一心。所以心。我们从体用上来讲。心是体。念是作用。一心一念完全是原味。没有丝毫的添加物在里头。一心一念就是本觉灵知、就是真如自性。这一念里头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二念。不起心、不动念。那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行吗?相应吗?行。能相应。这一句阿弥陀佛里头没有起心动念。这叫一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当然就没有分别执著。所以要晓得。没有执著是阿罗汉。没有分别是菩萨。没有起心动念是佛。佛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没起心动念。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确实没有起心动念。这就是本觉灵知。这是理念。这不是事念。 惠能大师见性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所以称这个为无量寿佛。就这个意思。无量寿佛。无量寿就这么来的。所以无量寿是自己不是别人。无量寿就是自己的本觉灵知。它不生不灭。用梵语来讲就叫阿弥陀佛。我们在这个地方难得。我们认识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谁?就是自己的本觉灵知。世尊笼统的跟我们说了一句话。「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祖师、菩萨更亲切的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就是阿弥陀佛。那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念自己。是自己的自性佛。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千经万论 直指净土 莲池大师:极乐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言佛便周;一切功德。言佛便周。弥陀万德之名:无一愿不包罗。无一行不体备。无一佛不贯彻。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矣。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举其名兮。兼众德而具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余。越三只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蕅益大师: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 省庵大师:一句弥陀。是斩群邪之宝剑。是破地狱之猛将。是照黑暗之明灯。

德格县佛教活动新闻

是渡苦海之慈航。是出轮回之径路。是脱生死之良方。是成佛仙之秘诀。是换骨髓之神丹。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都融妄念归真念。总摄诸根在一根。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 印光法师:唯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变可预入其中。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欲即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 《大智度论》: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陀罗尼集经》:若转轮王。十万岁中满四天下七宝。布施十方诸佛。不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一弹指顷座禅。以平等心怜悯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功德。 《十往生经》: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位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

福建宁德佛教新闻网

也。 《念佛直指》: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摄受。不令漏失。阿弥陀佛阴入界身。遍同法界。普示众生。令彼了悟

五台山佛教协会最新新闻

。不令退转。是故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皆我弥陀愿力所持。犹彼慈母。爱惜婴儿。怀抱乳哺。不令失念。父母爱儿。但止一世。报尽则休;佛念众生。世世不舍。以是义故。能于我佛大愿之中。一称其名。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信有旨矣。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
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8/01/210120351943.html

以上是关于「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圣诞节」法门寺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念佛法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686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