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学诚法师-学诚法师:文明敬香 以善心善行作为最好的赡养-大陆教界内容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17 02: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学诚法师-学诚法师:文明敬香 以善心善行作为最好的赡养-大陆教界内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学诚法师-学诚法师:文明敬香 以善心善行作为最好的赡养-大陆教界内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诚法师:文明敬香 以善心善行作为最好的赡养-大陆教界内容

学诚法师:文明敬香 以善心善行作为最好的赡养

2015年03月06日 09:41:00 中华儿女杂志 点击:0次

佛教在线北京讯2015年3月5日,春节时代,全国各地的佛家寺庙香火旺盛,正月初一信众不远千里到名刹古寺抢烧头柱香,在肃静的殿堂庭院,在秀雅的丛林道观,一簇簇红妆艳裹的高香直指彼苍,一把把炊火四起的劣香令人掩鼻;甚而有烧纸裱、燃蜡烛、强卖或诱骗人烧高价香等行为。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烟熏火燎、人头攒动之中,忠诚与敬畏被急功近利、迷信盲从所取代,呛鼻的炊火不仅污染了道场净地,更污染、伤害了人们的善心。在佛教传统中,敬香具有丰富的崇奉内涵及美善仪轨,在各类法事及修行活动中发挥着肃静身心、净化坛场、肃穆气氛、感应道交、速证道果的重要感化。

学诚法师说,跟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旅游的方法欢度假期。名山大川、宗教圣地,成为许多人饱览畅游、朝拜祈福的重点。不论有无宗教崇奉,在焚香礼拜中,人们心坎若干都邑触发对于祖先故人的怀念、对寰宇神明的敬畏。

学诚法师认为,敬香具有礼赞赡养诸佛、皈依三宝的内涵。佛陀曾为获得一四句偈而舍头子脑髓,并“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弗成说弗成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各种难行苦行,甚至树下成大菩提”(《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因为有佛陀的出现和证道,才有佛法揭示的宇宙人生本相以及众生觉悟的人缘。所以两千多年来,佛学生以各种美好的方法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赡养。个中,香、花、灯、水等是最常见的赡养物品。《华严经》中普贤菩萨说:“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赡养具而为赡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各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

阜阳佛教协会新闻

弥山王。燃各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赡养具,常为赡养。”各种赡养不是为了求财、求名,也不是求健康、求幸福,而是以敬心、深心、真心表达对佛陀最忠诚的礼赞、感恩和皈依。这样的赡养即为“心香”,即使一支短香、一朵野花,其香也一向如缕、经久不息;由其真诚,自然福真心灵、安然无忧。

法师又说,敬香寄意着依法行持的戒德和气业。走进佛教寺院,常可见“戒定真香”四字镌刻在铜制香炉上。在《佛说戒德香经》中,阿难问佛:世间的香都是只能顺风而不能逆风,有没有一种香是无论风向而安闲飘香的呢?佛告阿难:“若于郡国县邑村,有善须眉、善女人,修行十善,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不嫉妒、恚痴,孝顺父母,奉事三尊,仁慈道德,威仪礼节,东方无数沙门梵志歌颂其德。南、西、北方四维高低沙门梵志咸歌其德:‘某郡国土县邑村,有善须眉、善女人,奉行十善,敬事三宝,孝顺仁慈,道德恩义,不失仪节。’是香名曰随风逆风靡不周,

丹阳市佛教寺院新闻

照十方宣德,一切蒙赖。”也就是说,佛学生若能奉行十善业甚至持戒修行,便可成就不受外境影响的内在戒德馨香——“木蜜及栴檀,青莲诸雨香,一切此众香,戒香最无上”。连最名贵的旃檀等香都比不上发自内在戒体和德性的戒香。

佛教中之香还可喻为“五分法身”——戒、定、慧

登封佛教新闻

、解脱及解脱知见。《六祖法宝坛经?懊悔第六》中记载惠能大师教诫学生说:“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聪明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安闲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弗成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素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常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若以戒定慧等法性之香作为对佛陀、三宝的赡养,等于最殊胜的“法赡养”。

菩萨、祖师们不仅以忠诚恳香、戒定真香供佛,而且因闻香而开悟,由制香而悟入无量窍门。如《楞严经》中香严孺子因观察沉香香气的进出无常而开悟:“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光滑油滑,如我所证,香严为上。”《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孺子参访鬻香长者,从长者口中获知在制香过程中蕴含有无量窍门。除此而外,在密宗修持仪轨中,不合的香还可合营迎请本尊、伏魔修法,能使修行者速得加持与成就。

其实,我们一般所言的香只是佛法中“香”的部分含义,其周全含义乃五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也就是各类气味的统称。是以《俱舍论》及《瑜伽师地论》中将“香”分为好、恶、平等香或可意、弗成意、处中香等,意即包括鼻根所对的各种气味。对于佛法的修行者而言,无论美好的照样臭恶的气味,其实质都是遮蔽心性的“尘”,是以都是需要去超越和净化的。只有超越了善恶、美丑、香臭等二元对立,回归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法身本性,才能真正心香常驻。

学诚法师指出,对于通俗信众及尚未建立佛教崇奉的人来说,即使对佛法精义体会不深或全无概念,也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忠诚恭敬之风,培养尊德重道之心,祛除功利心、躁进心、诈伪心,以善心善行作为最好的赡养和祈福。

而对于寺院来说,严净道场、整肃教风,以正见正信引导教导信教群众,用调和自然的情况、道德净化的感召力来办事影响社会,传承中国佛教爱国爱教、肃静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则是当务之急、应有之义。(文:郝涛)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4927.html

以上是关于学诚法师-学诚法师:文明敬香 以善心善行作为最好的赡养-大陆教界内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学诚法师-学诚法师:文明敬香 以善心善行作为最好的赡养-大陆教界内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6520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