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瑞应寺:鼎盛时期被称为藏传佛教东方中心_新闻聚焦_藏传佛教_中国西藏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瑞应寺:鼎盛时期被称为藏传佛教东方中心_新闻聚焦_藏传佛教_中国西藏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瑞应寺:鼎盛时期被称为藏传佛教东方中心_新闻聚焦_藏传佛教_中国西藏网
]
瑞应寺一角
在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最显眼的建筑群就是古刹瑞应寺。
瑞应寺三面环山,卧谷十里,金顶辉煌,松柏掩映。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鼎盛时期寺中有喇嘛3000多人,被称为藏传佛教东方中心,庙门上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书写雕刻的金龙镶边的瑞应寺大匾是康熙皇帝所赐。
一走进瑞应寺,就能听到琅琅的诵经声。景区办公室主任张林告诉我们,诵经师是用藏语诵读经文,这里的喇嘛大多通晓蒙语、汉语、藏语。大殿里,虽没有扩音装置,但在寺院各个角落都能听到诵经声。经声清澈婉转,语调忽高忽低,似有一种独
瑞应寺建筑自南向北,采用突出中央,两侧相辅格局,显得主次分明,协调有致。既仿西藏布达拉宫形式,又有一定变化,充分体现了满、蒙、藏、汉融合在一起的藏传佛教类型寺庙的建筑风格。据张林介绍:1997年,七世活佛洛桑义希·成来坚措坐床后,本着“以寺养寺,自我发展”的原则,在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支持下,多方筹资,使瑞应寺复建工程进度大大加快。瑞应寺自重建至今,先后投资2亿
张林说,瑞应寺在历史上,不
“扎仓”,汉语意为学院、学部。因此,数百年来,瑞应寺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蒙医药学、哲学、天文历法学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人才。其中,名医辈出的曼巴扎仓堪称是蒙医药方面的“最高学府”。在近300年来,瑞应寺培育出4000名医生,名医800名,为内蒙古、东北三省、北京、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培养出了很多医生。至今,瑞应寺曼巴扎仓的医生,一代传一代,口传心授,带徒授业,培养出的医生组建了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
瑞应寺正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张林介绍:解放战争时,瑞应寺为保护寺院安全,建立了喇嘛自卫武装队。1947年,这支喇嘛武装大队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冀热辽军区热辽21军分区蒙汉地区队第2营,喇嘛多尔济(汉名韩廷)任营长。改编后的喇嘛营立即参加了解放北票的黑城子战斗。1948年5月25日配合东北野战军11纵队又转战到河北省隆化。后来,喇嘛第2营参加了辽沈战役。喇嘛武装成建制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军军史上的奇迹,是绝无仅有的。
张林说:“瑞应寺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要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原标题:瑞应寺:藏传佛教东方中心
(责编:翟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653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瑞应寺:鼎盛时期被称为藏传佛教东方中心_新闻聚焦_藏传佛教_中国西藏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瑞应寺:鼎盛时期被称为藏传佛教东方中心_新闻聚焦_藏传佛教_中国西藏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6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