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藏传佛教授教化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到访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间-港澳台教界内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藏传佛教授教化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到访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间-港澳台教界内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藏传佛教授教化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到访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间-港澳台教界内容
藏传佛教授教化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到访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间
佛教在线香港讯 2015年11月16日,藏传佛教授教化衔工作指导委员会赴港交流团一行与香港友好协进会及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间的代表会面
仁青安杰表示,此次是藏传佛教授教化衔工作指导委员会首次来香港,主如果为了介绍新的学衔轨制。他认为,藏传佛教授教化衔轨制于2004年创建,学衔由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或五省区佛教团体举办的藏传佛教院校授予,借鉴了藏传佛教传统的学经轨制,并吸收现代学院式教导的新方法,学衔体系有三级:高级学衔“拓然巴”(相当于博士学位)、中级学衔“智然巴”(相当于硕士学位)、初级学衔“禅然巴”(相当于学士学位),截至2015年,已有121名僧人获得“拓然巴”高级学衔。他强调,有关轨制知足了藏传佛教各教派爱国爱教僧尼坦荡眼界、提升学识水平的需求,亦是藏传佛教健康传承的重要途径。
各派可根据各自内容考核
港大佛研中间世人对学衔轨制表达了浓厚的兴趣,释衍空关心藏传佛教涉及不合教派,教义内容亦各不相同,学衔轨制若何能够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研究中间讲师崔中慧则询问,非佛教学生是否可以参加有关考试。仁青安杰一一回应,表示学衔轨制只是设定了取得学衔的法度模范,各派可根据各自的内容考核;至于非佛教学生则暂时还不能报考,今朝可报考的资格只限于有一定年资及佛学基本的僧尼。
交流团秘书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长鱼进一步介绍,藏传佛教新的学衔轨制建立在传统学经轨制基本上,是一个全新的学衔教导与学位晋升体系,既持续和保存了传统的辩经考试方法和学衔称谓等传统特色,同时又融入进现代教导的教授教化组织、教授教化方法、教授教化治理和学位体系。
培养爱国爱教高本质僧才
王长鱼指出,学衔轨制既尊重各教派的学经轨制、学经内容,又不拘泥于本教派,博採众长、互相进修。佛学院学员要精晓本教派经典内容,同时要懂得其他教派精华,研修佛教常识的同时,进修政策司法、歷史文化及科学技巧与现代治理等常识,还要懂得时事政治与国际常识。学衔轨制的实施,旨在更好地培养新时期藏传佛教爱国爱教高本质僧才。
当日到访的嘉宾还包括藏传佛教授教化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各教派活佛、堪布:直贡穷仓.洛桑强巴(噶举派)、旺加(苯波派)、甲登.洛绒向巴(格鲁派)、洛秋(觉囊派)等。港大佛研中间出席的还有研究中间助理教授G.T. Halkias博士。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768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藏传佛教授教化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到访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间-港澳台教界内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藏传佛教授教化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到访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间-港澳台教界内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6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