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藏传佛典汉译之重要性与未来瞻望学术研讨会在法鼓文理学院举行-港澳台教界内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藏传佛典汉译之重要性与未来瞻望学术研讨会在法鼓文理学院举行-港澳台教界内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藏传佛典汉译之重要性与未来瞻望学术研讨会在法鼓文理学院举行-港澳台教界内容
藏传佛典汉译之重要性与未来瞻望学术研讨会在法鼓文理学院举行
2015年11月25日 16:36:00 法鼓山 点击:0次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与会高朋
淮安佛教道场新闻
合影
佛教在线台湾讯备受宗教界注视的「藏传佛典汉译与人才培养计划」,即
全球佛教新闻
将迈入翻译排程阶段,为慎重其事,法鼓文理学院与钦哲基金会合作,于2015年11月20日上午9点在该校大教室举办「藏传佛典汉译之重要性与未来瞻望学术研讨会」,会中邀请在佛教律学、般若、中观、唯识、阿毗达磨、因明等等各相关领域学者专家分享,藉以汲取宝贵的经验与建言。
法鼓文理学院说明,在初步商量现存各版(不含写本)西藏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经目、函数、项目类别、编排次序等异同内容;同时分析汉文《大正藏》未收录的藏译经论后,发明汉文大藏经或《大正藏》未收录的藏译经论数量宏大,是并非短时间即可完成的科研项目。
因为每一部尚未译成汉文的藏译经论,皆是名贵的数据,对于其文献价值、学术层面也须进行整体性的研究,以供未来安排翻译优先级所参考。是以期望藉由研讨会,由学者以论文揭橥方法,具体商量此项翻译计划的重要性,以及未来若何优先编排翻译经目,奠定翻译计划优越的学术基本。
法光研究所林崇安教授说,以佛教的因明论著为例,在印度大都已经亡失,传译至汉地的保留了早期印度的因明思惟,传译至藏地的则保留晚期印度的因明思惟,若何让这些论著完整,是当今佛学的重要事业。他也建议从藏文页数的短长,分出译经的顺序;至于部分已翻译为汉文的藏译因明论著,也要斟酌从新校订和统一译词,翻译时并先参考尚存的梵文本。
此次受邀的揭橥人,还有来自日本高野山大学、广岛大学,以及大陆中国藏学中间、西北民族大学等等海外专家。法鼓文理学院副教授廖本圣表示,有些人质疑从事翻译藏传经本,是否就是弘扬藏传佛教?事实上在藏传的文本中,保存许多尚未有汉译本的印度经本,期望人人以合营努力弘扬佛教的共识,不分彼此互相弥补不足,才是佛教之福。
鼓励译经者经由过程介入研讨会,进修专家的研究方法、立场及成果。翻译计划主持人苏南望杰说,翻译人才培养也是「计划」的重要推动项目,法鼓文理学院设有梵、巴、藏、古代汉语等佛教文献说话,各大传承佛教历史、思惟专题、汉藏翻译等硕、博士课程,透过公开研讨会的形式,可以培养未来翻译人才,迎接他校或其他领域有兴趣的校外人士参加。
文:张曜钟 图:吴嘉峯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772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藏传佛典汉译之重要性与未来瞻望学术研讨会在法鼓文理学院举行-港澳台教界内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藏传佛典汉译之重要性与未来瞻望学术研讨会在法鼓文理学院举行-港澳台教界内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6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