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回想与瞻望——“话说佛光山”在台湾佛光山举行-港澳台教界内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光山-回想与瞻望——“话说佛光山”在台湾佛光山举行-港澳台教界内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回想与瞻望——“话说佛光山”在台湾佛光山举行-港澳台教界内容
5月14日上午藏经楼法宝堂同步举行“话说佛光山”
5月15日“话说佛光山”在如来殿大会堂举行
星云大师感谢信众出席
觉诚法师
吴钦杉教授
“话说佛光山”现场
“话说佛光山”现场
“话说佛光山”现场
佛教在线台湾讯 佛光山开山50周年纪念,5月14日在藏经楼宗祖殿、法宝堂同步举行“话说佛光山”,新马佛光山总住持觉诚法师、大慈育幼院院长萧碧凉师姑绝妙搭配主持,让三洋维士比董事长陈温柔、荣誉功德主张丽施、立明集团董事长刘招明、上海大觉文化履行长符芝瑛、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副总会长吴钦杉、南华大学学务长尤惠贞等人,至情至性的分享与佛光山的人缘和学佛后的改变,时而欢乐披露、时而激动涕零的温馨画面,令人动容。
5月15日,星云大师90岁的伟岸身躯,渐渐从轮椅站起来,面对群众展开双手,一句亲切的“各位‘头家’,迎接你
一个单身渡海来台、两袖清风的青年僧侣,若何发挥感召力,带领僧信二众在全球创下规模罕有的人世佛教疆土,佛光山开山50周年“话说佛光山”分享会系列,在如来殿大会堂展开第二场,12位与谈人畅谈若何跟随星云大师介入佛光山草创、扶植、成长、
星云大师特别亲自表彰42位佛光山功德主和有功人员,为他们颁赠感谢状、披负伤带,包括水塔捐赠者、经久照顾山上花木的绿手指、默默在厨房烧饭赡养世人的义工等。有的夫妻连袂上台,同享光荣;有的因行动不便,由后辈推着轮椅领奖;更有往生多年的功德主,由子女代为受奖,在在彰显佛光山“有情有义”的核心精神,也光荣人世佛教已透过家庭,一代传一代,遍地扎根。
星云大师细诉各种不为人知的开山艰难:每当大雨倾盆,唯恐水土流失,全山徒众便忙着堆叠衣服、棉被,阻挡奔跑而下的水势;水泥灌浆车无法爬上坡,便动员佛学院学生协助推车;在缺乏经费的困境下,不二门通往朝山会馆的阶梯,也是世人在月光下铺铁皮,靠着人力一畚箕一畚箕把砂石由高处往下倒,才能展开后续的砌阶工程;而信众挂单的麻竹园,竟是盖在山沟上,用了8千辆卡车的砂石填平,才可以打地基。
大师指出,有释迦牟尼佛才有佛教,有惟觉和尚才有中台山,有证严法师才有慈济功德会,然而“是千家寺院、万千功德主有缘人,成就今日的佛光山,山上削发众只是为各位‘老板’办事”,如同会场如来殿的每片陶瓷、每盏灯光、每部空调,都来自功德主的发心,值得感谢。
吴钦杉侃侃而谈,因为要前往美国留学,1982年全家首次踏上佛光山。尔后任教于中山大学,近水楼台之便,妻子开始亲近普贤寺,也让他有机会参加佛光山教师研习营。因为大师尊重宗教、聪明法语的震撼教导,启动他皈依三宝、爱上佛学的甚深法缘。最让他感佩的是
觉诚法师以陪伴93岁母亲的临终关怀为例,说明“愿不虚发”的重要,且总结表示,佛光山轨制引导,唯法所依、非佛不作,透过宗门清规,坚持“人世佛教遍洒三千”的理想,并见证佛光山走过的过程与未来成长偏向。
“佛光山未来50年有何期许与看法?”主持人、与谈人同时表示,回想以前,藉由经验累积、聪明增长,进而收成多、成长大。世人应发愿成为大师的分身,而弘法本土化与传承都是未来成长重点,谨记跟随大师慈心悲愿的脚步向前走,如同觉诚法师所说,佛光山未来的“瘦身计画”,是人人精进修持;并祈愿能生生世世做佛光人,发愿下世削发。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9140.html
以上是关于佛光山-回想与瞻望——“话说佛光山”在台湾佛光山举行-港澳台教界内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光山-回想与瞻望——“话说佛光山”在台湾佛光山举行-港澳台教界内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6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