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诚法师出席“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 弘扬中华汉传佛教-海外内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学诚法师出席“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 弘扬中华汉传佛教-海外内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学诚法师出席“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 弘扬中华汉传佛教-海外内容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左)、以色列总统鲁文·里夫林(中)、印度印度教代表AvdeshanandGiri(右)在“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迎接典礼上主席台就坐
学诚法师在“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总统高端论坛上演讲
“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总统高端论坛现场 图/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宗教代表向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赠予中国水墨图 图/中国佛教协会
以色列总统鲁文·里夫林和与会宗教领袖合影留念 图/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在线海外讯以色列当地时间12日,“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在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应邀出席大会,并在大会上介绍了中华汉传佛教的特色,同时呼吁多元文明的调和共存与和平成长,有赖于各宗教间平等而开放的交流互鉴。
12日上午,以色列总统鲁文·里夫林(ReuvenRivlin)在总统府举行的“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迎接典礼上,亲切会见了参加本次大会的宗教领袖。学诚法师作为两位重要嘉宾之一参加了总统高端论坛。在论
12日下昼,学诚法师作为中国佛教领袖代表在大会“宗教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论坛上作《汉传佛教的历史、特点与启示》专题演讲。演讲由世界宗教领袖理事会秘书长巴瓦金(BawaJain)、美国犹太人委员会跨宗教事务部国际交流主管拉比·戴维罗森(RabbiDavidRosen)主持。
学诚法师在演讲
学诚法师引经据典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汉传佛教在中华大地的成长过程: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佛典翻译、义理研究、窍门修证事业次序递次展开,汉传佛教先后兴起许多宗派,出现各具特色、互相辉映的气象,主要有法性宗、法相宗、晒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八大批派。个中,中国禅宗的隆盛,为汉传佛教所独有。
学诚法师指出,汉传佛教对印度佛教的一大弥补和立异是大藏经的编写。因为汉语系的佛教典籍向西方传译的缺乏和滞后,西方社会对汉传佛教经典及宗派缺乏周全熟悉,是以造成很多误解,比如不少人以为汉传佛教就是禅修。实际上,禅修只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假如深入卷帙浩瀚的汉传佛教典籍,就会发明这些修行窍门背后都有异常深广的思惟理论作为支撑。
“近代伴跟着汉传佛教典籍的整理、寺院规制的恢复和佛教人才的培养,汉传佛教重获振兴。”学诚法师说,并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汉传佛教界致力于发扬“人世佛教”的所为。
大乘佛法独特的思惟和组织治理轨制,积累了丰富而务实的社会化经验与理念,对现代社会亦有诸多启示。学诚法师从汉传佛教的精神与教义、寺院治理、本土化的社会理念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思虑与阐述。
学诚法师认为:汉传佛教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慈悲聪明、平等圆融、普度众生的精神和教义,具有亘古常新的价值。汉传佛教针对中国人对现实人生的积极心态和对现世利乐的重视,在弘法利生中更留意启发人们奉献利他的善心善行,如布施、赡养。汉传佛教对“功德”的重视,既表现了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的内涵,也为佛教的成长、传播供给了深挚的物质基本与社会基本。
纵览人类文明交流的历史,只有经由过程赓续交流才能找出不合宗教和文化的异同点,进而超越各自局限,实现优势互补,而这一过程也将为不合宗教、不合教派、不合文明之间的和平相处、合营成长供给基本。学诚法师最后强调说:“汉传佛教所具有的圆融和平的精神,所表现的灵活务实的立场,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既是汉传佛教拥有源源赓续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也是汉传佛教为当今时代成长的重要启示。”
据悉,为期五天的“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自9月11日至15日,举行两场传统宗教领袖的联合祈祷典礼、总统高端论坛。与会宗教领袖围绕《宗教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宗教与责任:在公正社会视野中的概念》、《保护地球花园:在工业化时代若何保护地球生态平衡》、《抚平这个伤痕累累的世界:传统宗教引导人在维和事业中的角色》等分论坛主题深入研讨交流。会议时代,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也接见了与会代表,他高度评价了此次宗教领袖会议对于促进亚洲甚至世界宗教和平的重要意义。(文:国际在线 图:国际在线、中国佛教协会)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023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学诚法师出席“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 弘扬中华汉传佛教-海外内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学诚法师出席“以色列-亚洲”宗教领袖会议 弘扬中华汉传佛教-海外内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6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