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2016元代北京汉藏佛教研究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圆满落幕-大陆教界内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2016元代北京汉藏佛教研究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圆满落幕-大陆教界内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2016元代北京汉藏佛教研究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圆满落幕-大陆教界内容
2016元代北京汉藏佛教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雍和宫住持胡雪峰大喇嘛谈话
主题评论辩论
主题评论辩论
主题评论辩论
主题评论辩论
研讨会现场
合影留念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16年12月3日,元代北京汉藏佛教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什刹海书院隆重召开。元代佛教,是指元世祖即位至顺帝末年的百余年间(1260—1368)蒙古族在全中国范围内建立元王朝时期的佛教。元朝在文化和宗教上采取多元开放的政策,佛教获得新的成长。朝廷设置“帝师”,主掌“宣政院”,负责全国佛教和西藏军政事务;同时任用汉族高僧治理佛教事务,介入政制和文教扶植。中日、中韩佛教文化交流得以进一步成长。北京是元朝的都城,称大都,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中间,也是东亚佛教文化中间,许多著名汉藏佛教高僧和居士在这里活动。元代佛教界的著名人物,如八思巴、胆巴、万松行秀、海云印简、雪庭福裕、耶律楚材、刘秉忠等,或为朝廷所尊信,或居政府的要职,对于当时汉藏佛教文化的交流和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感化。元大都北京汉藏佛教的传播和交流为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与文化繁荣作出了重大供献。
鉴于当前元代北京汉藏佛教的研究较为软弱,为推动佛教授教化术的立异和成长,深入研讨元代汉藏佛教在北京的传播、交流情况和特色,代表人物及其事迹、撰述、供献等,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北京雍和宮、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佛学研究》年刊社联合举办了
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宗教授教化会、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市宗教局、北京市佛教协会相关引导嘉宾,国内外佛教史、元代史、藏学研究专家学者、大德法师近百人出席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由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履行副所长圣凯法师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雍和宫主持胡雪峰大喇嘛,中国宗教授教化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党委书记曹中建师长教师,北京市宗教局陈延豹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等在开幕式上揭橥了讲话。
700多年的隔空对话本次研讨会分四个主题,每场研讨由专家谈话与评议问答相结合。
在第一场以“元大都汉藏佛教人物”为主题的评论辩论中,中心文史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高华师长教师对《元仁宗与佛教》进行了论述,并建议专家学者要重视元代的法令文书,在史估中搜寻当时佛教的一些重要政策办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杨曾文师长教师就《耶律楚才与佛教》进行了研究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尕藏加就《元代帝师八思巴生平中一二事》做了概述。中心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说话
在第二场以“元大都汉藏佛教综论”为主题的评论辩论中,中心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班班多杰做了《简论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的主题谈话。中心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授教化学院副院长孙悟湖对《元大都汉藏佛教交流略考》提出了自己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嘉木扬·凯朝就《元代北京汉藏蒙佛教的思虑》进行了概述。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西南濒危文化研究中间主任赵丽明就《从四川蒙古族看佛教在川滇的影响》一文分享了她与学生们抢救、查询拜访濒危说话的野外考察成果,引起了在场专家学者的高度兴趣与热情。
在第三场“元大都汉藏佛教仪轨”的评论辩论中,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沈卫荣谈了《从“大喜乐”和“演揲儿”中拯救历史》的关于佛教“语文学”研究重要性的主要概念。中国国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安海燕做出了《清<宫廷瑜伽>、西夏“道果机轮”及元代“演揲儿法”》的考证。相对于前两者侧重宫廷佛教仪轨的研究中,中心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楠教授则做出了《元大都大白伞盖佛事杂考》相关谈话,研究了佛教仪轨在民间中的成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研究员尹邦志则是从《大圆满与禅》角度揭
在第四场主题为“元大都汉藏佛教文献与艺术”论文研讨会中,中国国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说话研究所教授索罗宁揭橥了《西夏文<随缘集>与西夏汉传佛教流传问题》概述。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间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谢继胜则提出了《北京地区所见多体六字真言摩崖石刻源流再考》。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晓就《李承休<宾王录>笔下的燕京荐福寺——兼及木庵性英与讷庵道谦》做出了概述。北京雍和宫治理处副主任刘军就《试论刘元对元大都佛教造像艺术成长繁荣的供献》揭橥了阐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后海万里船。”700多年前,什刹海因为元朝的漕运而隆盛,此后曾出现四度繁荣。700多年后,各位学者百家争鸣,从各个视角对汉藏佛教在元代北京的成长及特点做出了自己的审阅与思虑,在700多年的时空距离中进行着历史的对话……
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前行不辍“时至今日,我们有需要对元代汉、藏佛教在北京的传播、交流和互相影响以及发挥的重要感化进行深入地研究,充分挖掘这份宝贵的历史财富,并将其运用到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和各民族大联结上面。”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雍和宫住持胡雪峰大喇嘛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不仅拓展元代北京佛教授教化术研究的领域,也将对全部汉藏佛教的周全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感化。
“愿望与会的嘉宾能充分展示各自的最新发明,进一步丰富元代佛教的研究成果,并能以此为契机,经由过程汉、藏佛教的交流互动,促进双方的互相借鉴和进修,为汉、藏佛教义理和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开立异的局面,使中国佛教成长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胡雪峰会长表示。
北京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广化寺住持怡学法师表示,“北京作为元朝时期的都城,既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间,也是佛教中间,很多汉藏蒙高僧活泼于当时的元大都,他们的活动不仅对佛教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感化,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与文化繁荣等都做出了重大供献。时至今日,对于元代北京汉藏佛教的研究仍然显得十分重要,经由过程历史的梳理和研究,可以为我们往后的成长供给一定的反思和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秉承‘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宗旨,在熟悉或陌生的风景中把握未来。”诚如怡学法师所言,历史研究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任务。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懂得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聪明。而此次研讨会无疑在挖掘元代北京汉藏佛教历史宝藏的途径上迈出了前瞻且坚实的一步!(文:周南 图:北京佛研所摄影义工团队)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078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2016元代北京汉藏佛教研究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圆满落幕-大陆教界内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2016元代北京汉藏佛教研究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圆满落幕-大陆教界内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59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