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慧开法师前往澳门大学解密生命的奥祕-港澳台教界内容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30 04: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慧开法师前往澳门大学解密生命的奥祕-港澳台教界内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慧开法师前往澳门大学解密生命的奥祕-港澳台教界内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慧开法师前往澳门大学解密生命的奥祕-港澳台教界内容

慧开法师前往澳门大学解密生命的奥祕

2018年04月25日 12:39:00 佛教在线 点击:0次 佛教在线澳门讯 2018年4月23日下昼1点,佛光山寺副住持、南华大学专任教授慧开法师,应邀前往澳门大学演讲,为约70名澳门大学师生及人员解密现代死活学。
慧开法师表示,生命的最终奥祕就蕴藏在我们对灭亡的参究与体悟傍边,灭亡的玄机在于祂深化了我们对于生命的探索与体悟。法师首先带人人进入对死活的省思,一般人对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的解读是孔子避谈灭亡,慧开法师引用《论语》中谈及死活的次数作比较,以及孔子对自己死后封坟方法的交卸,引证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只是应答之语,不足以代表孔子心中的死活观,相反地,孔子并不避讳谈论灭亡及其相关议题,而且实在谈得不少。
处于不合的生命阶段和情境之中,人们的人生观或

有关于佛教的新闻吗

世界观都不一样,法师指出,一般只有在生病或临终前,精神、灵性及死活大事才是重要的义务;然而法师强调死活大事是人生的卒业考,亟需及早为它作充分的准备。
要为死活大事作准备,则要对生命的奥祕有准确的认知,慧开法师提出了一个惹人反思的现象,生命从何而来?牙牙学语的幼儿也懂得要寻找生命的起源,这是哲学上关“存有论”思虑的问题,然则跟着人世炊火的赓续感染,人们不是逐渐淡忘这个千古谜题,就是根本丧失了商量它的兴趣,然而这个生命的公案是不容回避的,总有一天我们照样会返回问题的泉源与它相会。
商量死活的“前因后果”与“究竟面貎”,则是透过小我内在的生命经验与主体性自觉,深入地作哲理性的思虑与禅观式的内省,直接与生命本身展开对话,就有可能对生命与灭亡有更上一层楼的融会与体会。进一步而言,借用禅宗的说法及术语,我们必须要赓续地、深入地“参究”死活大事,才能醖酿“悟道”的契机,换言之,“生”与“死”的探索,是集合一小我的生命经验、社会经验、生活体验与灵性觉悟的学问,而非只是常识的追寻而已。慧开法师娓娓论述死活学的缘起与成长,20世纪初,灭亡学 (Thanatology)一词开始出现,但却因其名称显得颇为宗教性而不敷科学性,是以不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一向到了二次大战末期,战斗所激发的各类与灭亡相关的社会问题,以及欧陆哲学中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

佛教香火钱新闻

ism)思潮带来的冲击与影响,二战后社会中灭亡及自杀的议题备受关注,促使欧美各国学术界开始重视灭亡学的商量。跟着人们对灭亡现象的重视,社会开始重视灭亡教导,灭亡学亦正式被纳入为一门学课。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死活学之父傅伟勋教授著作《灭亡的庄严与生命的庄严》问世,首先提出从科际整合的立场建立“现代死活学”的研究课题,他以现代人的灭亡问题作开端,引介美国的灭亡学(Thanatology)与灭亡教导(Death Education)课程成长,并促成“灭亡的庄严”与“灭亡质量”的评论辩论,这本着作掀起台湾各界商量死活学的热潮。
接着,法师以南华大学死活学研究所的课程计划与成长为例,略述了现代死活学的成长面向,展示了有关死活问题的商量偏向与进路是多元的,可从宗教、哲学、社会学、科学、医学、心理学、灵学、文学、甚至艺术等不合角度切入;现代死活学所研究的课题,亦涉及到生命哲理探索、本土死活礼俗文化、死活关怀、死活教导、生命教导等方面的商量。社会及学术界对死活的重视,令人们对灭亡的认知有所提升,人类开始意识到灭亡不是终局,而是一种过程,是以开始寻找灭亡的意义何在。
生、老、病、死有如春、夏、秋、冬四时的轮回交替,本来就是大地有情众生的自然常态与转变机制。从佛教的概念而言,有情生命的流转,乃是死活交替轮回,无有终始,所以生命的断灭,即绝对意义的灭亡不能成立,相反地,相对意义的灭亡,则成为分段死活的转折点。换言之,灭亡只是无限生命在跨越死活之际所经历的时空转换状态,从当世的角度来看,是一期生命的终结,而从下世的角度来看,则是过渡到下一期生命的开始。用数学的归谬法来引证,假如人类都不会灭亡的话,那么世界上的资本就会耗尽;而且假如生命只会赓续老化而不会灭亡,那才是最恐怖的,是以灭亡对生命而言,是需要而有意义的,因为有灭亡刻日的小心,生命才活得更为积极而充分。
慧开法师进一步说明灭亡其实是让疲惫而困顿的生命得以暂时歇息之后再从新出发的健康机制,可是人类对灭亡的看法却是不健康的,面对疾病及灭亡,人们一般会抱怨、焦炙、抗拒、恐惧。准确地熟悉灭亡,能令人们以正面且健康的立场面对灭亡,接收灭亡;若能从灭亡以及死后生命的角度反思及观照生命-包括老化、疾病与灭亡,就会对生命有更上一层楼的体会与融会,这样不只能彰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更能圆满生命与灭亡的质量与庄严。内在的心性生命本来就是永续的,然而吊诡的,人们往往只关注肉体的有限生命,而对于内在心性无限生命的经营却没有永续。因为人们的缺点认知和观念,把本来慎密相连的“生”与“死”割裂了,只要再转一个念头,就可以从新接起来。慧开法师以佛教的概念来阐释死活的超克与境界,凡夫因为贪生怕死而自寻烦恼,因而流转死活;就佛教之实践窍门而言,依众生愿力的大小,可以分为小乘声闻道(阿罗汉)与大乘菩萨道,前者以“了生脱死,不受后有”为宗旨,后者则无畏死活,以

邯郸佛教新闻

“南征北战,死活一如”为大悲行愿。
慧开法师近2小时的演说,令人人对死活大事有了准确的认知,法师鼓励人人透过对生命的探索与体悟而令生命有所提升,更期勉人人建立准确的死活观,为人生的这场卒业考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潇洒走一回。(文、图:何凤仪)

腾讯新闻佛教孺家道教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208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慧开法师前往澳门大学解密生命的奥祕-港澳台教界内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慧开法师前往澳门大学解密生命的奥祕-港澳台教界内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5851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