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这样拜佛,你拜一佛,胜过拜百切切佛!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9-28 03: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这样拜佛,你拜一佛,胜过拜百切切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这样拜佛,你拜一佛,胜过拜百切切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这样拜佛,你拜一佛,胜过拜百切切佛!

拜佛的真正意义和准确方法:
第一就是礼敬诸佛。礼就是有礼貌,有礼法。礼是彼此恭敬的一种表现,你对人有礼貌,别人对你也会有礼貌。
礼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人之所以和禽兽不合,就因为有一种礼,人假如没有礼貌,和禽兽就没有什么分别了。
为什么要有礼貌?就因为我们对旁人有一种恭敬的心,所以就行一个礼。我们恭敬一小我必须要有一种礼,对佛更需要有礼貌而恭敬。
以前中国人也不愿意向佛叩头,和现在的美国人是一样的。我刚到美国的时刻,有很多人告诉我说,美国人最不愿意的就是叩头、拜佛。
我说:“那最好!他不愿意叩头,我一定要他叩头。他假如不叩头,我就不教他佛法,这没有什么虚心的!”你叩头,我就教你佛法;不叩头,你想和我学佛法,我也不教你。
为什么?你对佛都没有礼貌,我又何必教你呢!以前中国人也是这样,信佛是信佛,就是不愿意叩头、拜佛,和那个猴子一样。猴子不懂得拜佛,你教它,它也不愿意。
还有马、牛也不会拜佛,它心里虽然恭敬佛,但它也不拜佛。以前的中国佛教徒就是这样子,对佛敬而不礼,心里虽然信佛,然则不拜佛。
北魏时,西域勒那摩提尊者看见中国人这种情形,信佛而不拜佛,这是没有什么用的,于是乎他就到中国立了七种的礼法,来教化中国人拜佛。佛教传播到各地的这种情形,到处都差不多的。
佛教最初传到中国,中国人不愿意拜佛;现在传到美国,美国人也不愿意拜佛。为什么不愿意拜佛?就因为从来也没有拜过,是以就有一种我相、我慢,认为这个我比须弥山都大,怎么可以拜佛呢?
于是乎有的人看人家拜佛,他就往那儿一站,像个木头似的;有的看人家拜佛,他就往那儿一坐,像一块石头似的,有各种不合的样子。
我们信佛的人必须要拜佛,连佛都不拜,怎么谈得上信呢?所以我们必须要礼拜佛像。有人说:“这个佛像是木雕的,我们拜他有什么用啊?”并不是这个佛像就是佛,你不要认错了。佛是遍满一切处的,没有任何地方不是佛的法身所在地。
这个木像不过是一种表法,用来代表佛而已。似乎每一个国家都有国旗,一般老庶民都要向国旗施礼致敬,这国旗是一块布或者是胶做成的,那你向它敬礼有什么用呢?
这也是一种代表,国旗就代表国家的一种生命,所以国民向国旗敬礼,也就是对国家恭敬。佛像也是这样子,不过是代表佛的一个象征而已,并不是说这个佛像就是佛了。
那我们为什么对着佛像来礼拜呢?佛是遍满一切处,我们应该向四面八方去顶礼叩头哪?这也不是。礼敬必须要有所皈依,要有所皈依就要有一个目标来代表。
就像一个国家有很多省份,你若要向它的每一个省、每一个县去敬礼,那怎么来得及啊?所以只向这一面国旗来敬礼也就够了。我们向佛敬礼,也是同样的意思。
向佛敬礼,有七种礼法:
01
我慢礼
什么叫我慢礼呢?就是看见人家拜我也拜,然则我相还不除,拜佛老是不自然,总认为我拜佛做什么?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得很不欢乐、很勉强。
或者看见他人拜佛,我若不拜佛,这似乎好特别似的,认为不好意思,所以也就拜佛。虽然拜佛,然则这个我相没有空,还有我慢存在,看着人家叩头,他也叩头,心里却想:“这真是迷信,叩头有什么用呢!太迷信了!”
02
求名礼
什么叫求名礼呢?听到很多人赞叹说某某人拜佛拜得很多,他又拜佛、又拜经、又拜忏,真用功修行啦!听人家这么赞叹,他也想要得修行的名,于是他也就拜佛,也就拜忏来随喜。
他虽然也随喜,但他不是真的为拜佛,是为求这个修行的名字而拜,这叫求名礼。
他也不是信,也不是为不信而拜,他是看见人家拜佛

佛教法会的新闻

就有人赡养、恭敬、赞叹,说这是真正修道的,他也要获得赡养、恭敬、赞叹,所以就拜佛了。
03
身心唱和礼
怎么叫身心唱和礼呢?就是看见人家拜,我也拜;人家叩头,我也叩头,身

浙江省海宁市佛教新闻

和心就跟着人家转——人家怎么样,我就怎么样,不管拜佛有好处没有好处。
也不管拜佛是正信或是迷信,也没有求名的心,就是跟着人家去做。这种礼没有什么功,也没有什么过,是平平经常的。
04
智净礼
什么叫智净礼?智是聪明,净是清净;以真正的聪明,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来拜佛。这是有聪明的人拜佛的方法。你这儿一拜佛,就不会再去杀生、偷盗、邪淫,这是身业清净。
你这儿拜佛的时刻,没有贪心,也没有痴心、瞋心,只有恭恭敬跪拜佛的这么一个心,所以意业也清净了。
你拜佛就念佛或持诵经咒,这样子口业也不犯了,口里没有绮语、妄言、恶口、两舌了,这是口业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以真正的聪明来拜佛,这叫智净礼。
05
遍入法界礼
怎么叫遍入法界礼呢?拜佛的时刻,要观想我这个身体虽然没有成佛,然而我的心性是充遍法界的。现在我在一位佛前来拜佛,同时就能遍礼法界一切诸佛。
不是单单拜这一位佛,而是在每一尊佛的前面,都有我的化身在那儿向佛顶礼叩头,同时赡养诸佛菩萨。
所谓“一切唯心造”,你的心是周遍法界,这种礼也是周遍法界的,你这种修行也就是周遍法界。
有人说:“什么叫法界呢?我听经听了几天了,不知道什么叫法界。”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法界

莆田佛教论坛大会新闻联播

之内包着的,在这法界的里边,没有到法界的外边。
所以你的心尽虚空、遍法界,你这恭敬礼也尽虚空、遍法界,你所得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这叫遍入法界礼。
06
正观修行至诚礼
正观就是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我们拜一位佛就是拜法界佛,拜法界佛也就是拜一位佛。因为十方三世佛,是同共一法身,所谓“佛佛道同”,我们要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不打妄想。
不是人虽然在这儿拜佛,可是这个心却跑到片子院去了,或者跑到跑马场、跳舞厅、酒吧或者饭店里去了。
总而言之,不用买票的这种旅行都遍地去跑,溘然而天,溘然而地,有的时刻就跑到纽约去了,也不知怎么样又跑回到三藩市,他自己以为这真是有了神通了,其实连鬼通都没有,不要说神通,这就是妄想,就叫邪观,没有正观。
正观修行,就不打这些个妄想了,拜佛就是一心拜佛,心不二用,不会在这儿拜着佛还打其他的妄想。这种正观修行的一拜,你拜一佛胜过你拜百切切佛,也就胜过其他那些

宁海佛教新闻

打妄想的人拜百切切拜那么多。
所以修行是要得其门而入,你要知道窍门。你若不知道窍门,虽然是一样的拜佛,人家那儿拜佛就是拜佛,你这儿拜佛就打妄想:“等一下拜完佛,就去喝杯咖啡,或者饮点酒。”
你这样就不是正观修行至诚礼,这是邪观。拜佛的时刻不好好拜,尽打妄想,这太没有功德了。
07
实相平等礼
实相礼是礼而不礼,不礼而礼。有人说:“哦,礼而不礼,不礼而礼,那我不拜佛就是拜佛了嘛!”不是这样解法。
是你虽然拜佛而不着拜佛之相,不是你不拜佛就认为自己拜佛了,那就变成一种狂妄了。
似乎有人来到这儿对我说,他已经到虚空里头去了,这真是愚痴到极点了!这一类的人的确的是弗成救药,没有方法救了。为什么?因为他这种执着性太愚痴了。
实相平等礼,就是不着相地平等礼拜三宝,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没有分别地这么拜。一念也不生,一念也不灭,这就是不生不灭的一种实相平等法。所谓“一念不生全表现”,你真能拜佛,拜到一念不生,那时刻十方世界就现全身。
你这个身体虽然在这儿,但就和法界一样大,也就是实相,实相无相。你拜得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和法界合成一体,你这个身体也就是法界,法界也就是你这个身体,你看这妙不妙!以前你的身只有须弥山那么一点点,须弥山在法界里就似乎一粒微尘那么大而已,你不要以为须弥山有多大。
现在须弥山在你的法身里边,你把须弥山包住了,你看这妙不妙!所有宇宙的一切万物,没有不在你这个法性里头包着,也没有你不明白的。这种实相平等礼,是一种弗成思议的境界。你若能以拜佛拜到这种境界上,你说这个妙处还能说得完吗?是说不完的。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1251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这样拜佛,你拜一佛,胜过拜百切切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这样拜佛,你拜一佛,胜过拜百切切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5777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