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寺」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五祖寺」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

「五祖寺」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
出坡菩萨在线湖北讯人间四月。春和景明。防疫不放松。农时不等人。耕作正当时。天下祖庭五祖寺农禅并重。大力生产。五祖寺的农禅并重。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唐代。五祖弘忍的农禅并重

「五祖寺」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
努力劳作 自食其力从达摩到僧璨。一直沿袭印度僧侣乞食为生的清规。都是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专门坐禅。严戒掘土杀生。不参农活。不聚徒定居于一处。到道信后期。始变禅风。提出“努力劳作。自食其力”。为聚徒定居。发展门徒创造了先决条件。唐武德七年(624)。道信大师入黄梅双峰山。聚众讲学。弘忍大师也在其中。而且在双峰山师事道信。一住30年(包括信去世后供奉3年)。当时的弘忍大师。律己甚严。白天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永徽五年(654)。因四方僧侣云臻。学者日益增多。弘忍大师便到双峰山之东的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从其学道者数以万计。常住门徒多至千人。他们定居一处。过着集体生活。弘忍大师倡导以农为主。实行“农禅双修”。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紧紧地结合到僧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来。不靠檀越的大量布施和乞食为生。禅宗能在唐初兴起发展成为一大宗派。这与弘忍大力改革入道修行方法是分不开的。弘忍大师在此接引群品。教化大盛。时称他的禅法为“东山法门”。中国禅宗的畅行。始于弘忍所开创的东山法门。而农禅并重。则是弘忍为创建中国化禅宗而进行的又一重大改革。也是东山法门得以弘扬九州的一大特色。这一变革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协调。从而争取到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禅学思想中国化。首先是它从生产和生活方式上中国化。这是弘忍为创建中国化禅宗思想上的一个大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弘忍在东山提倡“著破衣飨粗食”。积极实行生产自给。“把运水搬柴等一切劳动都当禅的修行”。后来。成为六祖惠能大师提出“运水搬柴。无非妙道”的理论根据。弘忍大师在四祖门下时白天生产劳动。夜间习禅。到东山后。身为一代创业祖师。仍不避艰辛。常上山栽松、种芍药、筑池种白莲、
佛教负面新闻
砍柴担柴等等。其门徒对农禅并重的修行方
为何佛教的负面新闻多
式都很拥护。均不畏艰难。积极从事劳动。神秀大师“博综多闻”。“不远迩阻。翻飞谒诣”。师事弘忍。誓心苦节。不舍昼夜。服勤6年。日以樵汲自役。夜以静坐习禅而求其道。惠能大师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参拜五祖。甘作劳役。坠石助力。踏碓舂米。以求其道。五祖修筑的白莲池、六祖舂米的石碓都保留至今。如果今后您到了五祖寺一定不能错过瞻仰这些胜迹。弘忍大师还认为学道应该山居。远避闹市、村庄。他说:“栖神幽谷。远离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他一生只住双峰、冯茂两山。“时四方请益。九众师横。虚往实归。月逾千计”。弘忍大师的农禅并重和学道应该山居的思想观点。为惠能大师反对只坐禅。马祖、百丈大师等于深山
佛教新闻频道播放视频
幽谷建丛林。制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提供了理论依据。疫情下的农禅并重

「五祖寺」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
五祖寺种植的农作物2020年。一场时疫席卷全球。湖北五祖寺一直都在积极应对。早期募集、分发抗疫物资。至今仍然能够维持寺院日常生活所需等诸多事务其实都离不开农禅的功劳。五祖寺方丈正慈大和尚表示农禅并重是东山法门的一个特色。并且身体力行带领僧众开辟了五祖寺的菜园、茶园等。甚至连方丈室的小院都有一个“农禅精舍”的别名。疫情期间。五祖寺的萝卜、白菜、茼蒿、莴笋、豌豆角等10多种菜品共收获了13000多斤。寺院的菜地占地面积为5.6亩。基本不需要外出采购。正是这些收获为五祖寺度过时坚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暮春时节。黄梅东山之上五祖寺遵从正慈大和尚嘱托。组织常住大众出坡劳作。春耕生产。践行农禅。恰逢时疫。
台州市路桥佛教新闻
常住大众戴口罩出坡。正慈大和尚为此开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五祖寺」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
农禅并重春风又绿江南岸。山寺里的春天到了。老传统下的丛林。遵照执行。客堂照旧通知大众出坡劳作。寺里一切都会是
最近佛教新闻网
这样。不一样的是。今年碰到了疫情。虽然是与外界隔绝已久。但是出坡劳作。大家在一起不远。因此从事生产劳动的时候。也要把口罩戴好才好。以防万一。在春日里劳作。播洒下去的是希望的种子。来日收获的是满满的美味佳肴。春华秋实。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曾经以为的付出。又何尝不是一种得到呢?五祖寺在闭寺至今。持续几十天的日子里。蔬菜始终不缺。亦知今日城里的白菜、萝卜在市面上很是值上几个钱的。山里人有山里头的活法。隔离出来的是与大山的相处。多的是增添了不少的色彩愈处愈亲的地方。对于赖以生存的空间、土地、大自然。让我们更深体会到的是它们对于人类的馈赠毫不吝啬。添石坠腰舂白米。携锄带雨种青松。担泥拽石何妨道。运水搬柴好用功。出坡劳作。农禅并重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物资的自给自足。于长养道心也大有裨益。在佛教看来这也是一种修行、一门功课。从中可以了解服务的伟大。过去许多高僧都是从出坡劳作中悟出佛理。譬如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寺碓房中历练他的真如佛性。最终接法传钵;法演禅师曾在寺院磨坊中劳作管理。还被人诬陷。成为了五祖寺宋代中兴祖师。

「五祖寺」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
农禅并重

「五祖寺」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
农禅并重学佛人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今在五祖寺过堂吃到的素菜、包子等诸多美味。很多原材料都是常住大众种出来的。而且是法师们一边种菜一边参“种菜是谁”、“锄地是谁”、“浇水的又是谁”的话头禅哦。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疫情当前。天下祖庭五祖寺将一如既往的响应省佛协号召。坚定信心、慎终如始、秉承农禅并重传统、增强抗风险能力共克时艰。当然。要想知道这带着“种菜是谁”、“浇水是谁”话头味道的禅意美食是什么味道。恐怕只有自己来尝尝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20/04/082622356669.html
以上是关于「五祖寺」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五祖寺」农禅并重,在五祖寺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