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永寿大和尚为北大汇丰商学院学员开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永寿大和尚为北大汇丰商学院学员开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永寿大和尚为北大汇丰商学院学员开示
峨眉山佛教网消息:2014年4月25日,北大汇丰商学院学员来峨眉山大佛禅院参禅礼佛,永寿大和尚应请为学员作了题为《悲智愿行与圆满人生》的开示。
大和尚首先介绍了普贤菩萨,他说:“在大乘佛教里,普贤菩萨重实践,各位行走人世间,一切成就都离不开践行,佛教里普贤菩萨圣号尊为大行普贤愿王菩萨。”
大和尚强调了反对迷信、认识因果的重要性:“我们要知因明果,因为因果是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要有信仰。佛教反对迷信,我们人来到这世间,对万物要提升自已的正确认知,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没弄清楚就信,这是迷信,产生迷惑、迷茫;对科学不弄清楚,一味相信,也是迷信。佛经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认识真理首先是从怀疑开始的。”
对于悲智愿行作为修行乃至做人、做事的次第,大和尚说:“佛教提倡正信,做到这一点,首先是修善,百善孝为先,中国讲孝
关于身心健康,大和尚认为:“人是身心二元体,佛教讲舍得、布施,人生烦恼原因是考虑自己太多,为大众太少,是根本烦恼,很难消解,相反,多考虑大众,烦恼就少了。生老病死这四个生理上的烦恼,无人能免,要以平常心对之、处之、认之,自在随缘,随缘自在,改变一个心态,对身体健康有利。平常心即本性,佛心,理性思惟就是平常心,在兴奋状态下所作的决策,不是平常心,在悲伤状态时所作的决策,也不是平常心。常言说,知足常乐,很多苦是与他人比较出来的,以自已为中心,与他人相比较,产生怨恨妒忌而痛苦不堪。无知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失衡是最大的灾难。人的需求是二元的,第一是物质养料,第二是精神养料,在温饱未解决时,物质养料为第一,精神养料为第二;现在通过改革开放,物质丰富了,精神养料成为了第一需求,物质养料多了反而有危害,如营养过剩产生三高,所以物质养料不是越多越好。今天人们虽然物质养料极大丰富,但还是迷茫困惑,这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佛教的正知正见正信正行,比如马祖道一禅师在未开悟时修行很是精进,但不得法,师父怀让就取一砖在庵前石上磨,禅师很奇怪,问干什么?曰:磨砖作镜,禅师说磨砖何以作镜?师父曰,磨砖不能作镜,坐禅如何成佛?禅师乃悟。马祖道一禅师有两句话,一是平常心是佛,二是平常心是道,保持自己的平常心、本心,修行就能成佛,做事就能成功。俗话说,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财富只是感觉,多了便是没有用。一味的享乐便是浪费。很多烦恼都是自己折腾出来的,所以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很重要的。”
大和尚最后总结说:“佛法甚深奥妙,要在生活中、修学中去体会领悟,最终指导我们做人做事最伟大的导师就是四大菩萨,法门的次弟就是悲智愿行,照此修行,就能觉行圆满,最后祝愿大家共成佛道!”
开示结束,众学员作礼感恩大和尚的慈悲开示,合影留念后欢喜而去。
原文出处:http://www.emsfj.com/news/a/9664813f19b5b7015ecf37dc269759f9a37f.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永寿大和尚为北大汇丰商学院学员开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永寿大和尚为北大汇丰商学院学员开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4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