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永寿大和尚一行赴泸州、眉山等地考察调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永寿大和尚一行赴泸州、眉山等地考察调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永寿大和尚一行赴泸州、眉山等地考察调研
峨眉山佛教网消息:2015年3月19—22日,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峨眉山方丈永寿大和尚、省人大
19日下午,永寿大和尚一行在泸州市委副书记曹建国、纳溪区委副书记代志伟等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位于泸州市纳溪区天仙硐的天全寺考察,天全寺住持洪法法师热情接待。在仔细察看了各殿堂及佛像后,大和尚对陪同的洪法法师说,殿堂并不是多多益善,要根据地势合理布置,佛像塑造要庄严、慈悲,要让信众生欢喜心。现场考察结束后,永寿大和尚在客堂为大众作慈悲开示,他说,佛教是最具人性化的宗教,佛教的根本是教育,佛教包括生命关怀和终极关怀,生命关怀就是让我们正确认知生老病死,让人找回平常心,终极关怀就是让佛弟子死亡后有所归依,寺院建塔林就是一种方式。关于天全寺的建设,大和尚说,寺院殿堂不宜过多,要多建适用房和观景平台,搞好绿化
随后,大和尚一行来到位于泸州江阳区的方山云峰寺,云峰寺僧众在山门迎请大和尚。在客堂上,永寿大和尚一行与云峰寺
20日,大和尚一行在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鞠丽等当地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前往合江县法王寺考察,法王寺监院德祥法师及寺院僧众热情接待。大和尚一行先后考察了法王寺半幅銮驾、长江佛石、法王寺佛学院遗址、新建禅堂、文物馆及各大殿。考察过程中,大和尚对陪同的德祥法师说,法王寺远离闹市、环境优美,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历史积淀,特别是太虚法师弟子、佛学大师印顺法师曾在法王寺佛学院任导师并在此著成《印度佛教史》,更使法王寺声名远播,寺院也成了广大佛弟子心中的圣地。他嘱咐德禅法师,要充分利用法王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结合时代特点,争取在养老、禅修上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法王寺佛教文化。
法王寺位于川黔交界的泸州市合江县凤凰山,为川南黔北名刹,四川八大丛林之一。始建于唐代中期的法王寺,系清同治年敕赐十方丛林,慈禧钦赐“法王禅寺”匾额。现存寺院古建筑均为清代所建。抗日战争时期,住持东方和尚与夏亮工协议创办法王寺佛学院,礼聘太虚大师为名誉院长,印顺法师为导师,演培法师为教务主任,惟贤法师等为教师,于1941年开学,直至1949年解放,其间培养了众多僧俗人才,当中很多学员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佛学大师。
21日,大和尚在仁寿县政协主席汪建章,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王碧仙等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到仁寿华严寺考察,华严寺住持洪法法师率全寺僧众热情接待。大和尚在参观寺院后,与领导及法师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中,大和尚对华严寺的下一步建设方案提出了建议,他说,寺院建设在精不在大,殿堂要雅致、佛像要庄严,仁寿是我省第一人口大县,佛教信众很多,希望华严寺的扩建工程尽早开工,把这里建成广大信教群众表达宗教情感的人间净土、心灵家园。
22日,大和尚应眉山有关部门之邀请参访眉山三苏祠,以表对这三位眉山籍大文豪的崇敬之情。在三苏祠内,大和尚仔细观看了祠内的建筑、塑像、碑文、雕刻,他建议三苏祠管理部门加强对园林景观、水系的整治,建设有层次、立体的园林景观,把活水引入水系之中,使三苏祠更清雅、秀丽。离开时,大和尚为三苏祠题字“茶禅一味”以作留念。
在四天的考察调研中
原文出处:http://www.emsfj.com/news/a/0619f078ad63dad85c5b77c4af1efc8ccf2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永寿大和尚一行赴泸州、眉山等地考察调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永寿大和尚一行赴泸州、眉山等地考察调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4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