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举行首届“行愿慈善行”活动圆满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峨眉山-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举行首届“行愿慈善行”活动圆满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举行首届“行愿慈善行”活动圆满
峨眉山佛教网消息:清晨6时许,一轮明日在灵觉寺前冉冉升起,今天是“同行同愿 交流互鉴——行愿慈善行”峨眉山朝圣的圆满之日,朝圣团新的一天开始了。
普贤菩萨第八大愿:常随佛学(灵觉寺)
佛光普照佛子心、云雾环绕峨眉巅。12日,早上8时,灵觉寺监院昌远法师带领“行愿慈善行”朝圣团在灵觉寺大雄宝殿发愿普贤菩萨第八大愿:常随佛学。随后,昌远法师向大家介绍洗象池、灵觉寺的历史。
朝圣团在灵觉寺合影
灵觉寺监院昌远法师带领朝圣团共
虔诚发愿
虔诚发愿
昌远法师向大家介绍洗象池、灵觉寺的历史
向着下一朝圣地前进
“常随佛学”愿主要强调要向佛学习
普贤菩萨第九大愿:恒顺众生(接引殿)
朝圣团离开灵觉寺,向下一个目的地“接引殿”出发。一路上,大家互相帮助、相互支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9时,朝圣团到达接引殿。满霖法师给大家讲解普贤菩萨第九大愿恒顺众生的意义。之后,大家在接引殿大雄宝殿发普贤菩萨第九大愿,朝圣团员虔诚礼拜诸佛、发愿、诵经。
朝圣团在接引殿合影
朝圣团共发“恒顺众生”愿
虔诚礼拜诸佛、发愿、诵经
满霖法师给大家讲解普贤菩萨第九大愿恒顺众生的意义
佛教的重点不是佛菩萨,而是众生。如果一个真正行菩萨道的人,他要想成佛的话,那么众生对于他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为,成佛要建立在度众生的基础上,离开了众生,就不能成佛。
[NextPage]
普贤菩萨第十大愿:普皆回向(金顶华藏寺)
一路艰辛、一路虔诚终于来到此次朝圣目的地金顶
蒙普贤菩萨加被朝圣团一行顺利来到普贤菩萨座前,顿时法喜充满。
满霖法师带领大家发十大行愿中的最后一愿、普贤菩萨第十大愿:普皆回向。
以至诚之心恭诵普贤十大愿之重颂
感恩诸佛菩萨、护法龙天的慈悲加持,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众生
离开接引殿,朝圣团来到了金顶华藏寺,满霖法师带领大家发十大行愿中的最后一愿、普贤菩萨第十大愿:普皆回向。随后大众以至诚之心恭诵普贤十大愿之重颂: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诵经声声吸引着众多游客,一起发愿,一起祈福!
满霖法师给大家开示:普皆回向是教导我们应当如何回向才能使我们获得圆满成就的。“普”,就是普遍,以自己的善法功德,普遍回向于众生。“向”,就是归向众生,一切善法功德不据为私有,如此就可以除掉狭隘的障碍,得诸佛加持,就能成就广大殊胜的果报。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朝圣团员虽四肢酸楚,但无不法喜充满,身心自在。至此,“同行同愿 交流互鉴——行愿慈善行”活动圆满。共同感恩诸佛菩萨、护法龙天的慈悲加持,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众生。祈愿正法久住,佛运昌隆。风调雨顺,人民安乐。祈愿更多的人参与到“行愿慈善行”活动中来,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作出贡献。
“同行同愿•交流互鉴——行愿慈善行”活动缘起:“行愿慈善行”活动由峨眉山行愿慈善事
活动对象:
1.认同“同行同愿,交流互鉴”理念,自愿报名参加。
2.身体健康,没有乙肝等传染性疾病,没有心脏病、哮喘病、肺结核等较严重的疾病,能全程参加该活动者。
3.年龄18—50周岁
联系电话:0833-5591966
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是由峨眉山佛教协会出资筹建,于2013年发起成立的公益慈善组织,同时也是四川省首家由宗教界发起成立的慈善基金会。行愿基金会按照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开展赈灾、助学、济困、悯孤、养老、助残等慈善活动。基金会秉承爱国
原文出处:http://www.emsfj.com/news/a/26e9827ad384cc1edcd38044640edac2082a.html
以上是关于峨眉山-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举行首届“行愿慈善行”活动圆满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峨眉山-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举行首届“行愿慈善行”活动圆满;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4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