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金庸」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与天龙八部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8-03 04: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金庸」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与天龙八部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金庸」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与天龙八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与天龙八部

就像“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一样。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确实很远。正如严家炎教授所评价:“金庸作品既是作者以近代精英文化改造武侠小说的结果。同时又是作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熏陶的产物。”金庸的武侠小说。题材涉及大理的有两部。一部是《神雕侠侣》。一部是《天龙八部》。而写大理份量最多、内容突出的是《天龙八部》。金庸的小说中《天龙八部》是一部奇书。一部杰作。一部“绝作”。在写法上很有独到之处。它写的是“云南大理国的故事”。作者以“中华民族各族一视同仁”的历史观为基调。着力描写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历史故事。视角新。手法新。篇幅大。气势恢宏。引人入胜。

金庸写《天龙八部》前并未到大理。1998年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期间。金庸应邀访问大理。受到款待。被大理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州门“金钥匙”和大理市荣誉市民。在大理时他曾说。如果能早来大理。《天龙八部》可能会写得更好一些。但金庸对大理情有独钟却是不争的事实。金庸说:“我没

萍乡佛教新闻

来过大理时写大理。大概前世是大理人。”

「金庸」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与天龙八部
「金庸」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与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天龙八部》不只纯属虚构的江湖情仇的传奇故事。而是有着特定历史和宗教真实背景的小说。金庸在小说的前面写了一篇《释名》。他说:“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hel

福建省佛教新闻网

lip;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祜、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他又说:“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教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大理国境内佛教盛行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的白族画师张胜温所绘著名画卷《大理国梵画卷》的重要题材即是天龙八部众神。北宋哲宗元佑、绍圣年间。曾经显赫一时的佛教国家大理。已从盛而衰。危机四伏;这又是国王禅位为僧最为集中的时期。金庸先生以此时期作为其传奇小说的背景。不能不说是他的机智和敏锐。由于他对大理古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深刻感悟。从而使《天龙八部》显示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泽。

金庸较为准确而简炼地为《天龙八部》营造出一个故事的环境。这是他对大理地域特色的一种把握。比如对天龙寺(崇圣寺)、大理古城、无量山、澜沧江、剑湖。以及歌舞、茶花等景物风情的描绘。虽仅寥寥几笔。却烘托出一个鲜活的文化氛围。

《天龙八部》中还出现了几个大理国的历史人物。首先就是贯通全书始终的段誉。以及段誉的父亲“镇南王”段正淳。着墨不多的还有段誉的伯父、大理国王段正明和权臣高智升之子高升泰。小说着力写这几个从物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以大理国那段历史为背景。不能不涉及这几个关键人物。以增强武侠小说的历史感。

金庸曾多次说。写小说。尤其是武侠小说比研究历史自由得多。指的是小说可以凭作者的想像进行虚构。《天龙八部》里刻画了大理国时代的几个历史人物。但大多都是为小说的情节需要进行了虚构。有其名不一定全有其事。

在小说里。段誉原来专心佛学。不事武功。却又要行走江湖到处强出头硬与人“说理”。是一介痴得可爱的书生。毫无王子风度;以后偶然间获得神功。成了武功盖世的好人。但据史书记载。段誉并非如此。他又名段和誉或段正严。宋徽宋大观二年(公元1107年)。段誉接替其父段正淳为大理国(实际上是高氏篡权之后的后理国)第16代国王。直至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禅位为僧。在位长达39年。是后理国诸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死后谥号宣仁皇帝。段誉是个“勤于政事”有所作为的君主。他很清楚。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是大理国立国之本。尽管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由于宋太祖的&ldquo

播一首佛教的新闻图片

;不暇远略”方针而有所疏离。然而大理国仍然一直向宋朝称臣进贡。段誉向宋朝人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细毡等土特产。还派幻戏乐人(魔术师)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宗的礼遇。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同时。他还与周边民族“私相贸易”。处好关系。

「金庸」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与天龙八部
「金庸」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与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段正淳是段誉的父亲。《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是一个秉性风流。又用情不专。到处拈花惹草。不务正业的“镇南王”(非大理国王)。其下场是殉情而死。然而历史上的段正淳却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大理国权臣高氏篡国不久。迫于形势还位段氏。从此进入后理国时期。段正淳受命于危难。力图通过改革振兴王室。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6年)即位后。他在国内“赦差役”。减轻国民负担;外交上。“使高太连入宋。求经书69家。药书62本”。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缅人、昆仑、波斯三夷同进白象、香物”。可惜。在这个时候。大理国已经气数将尽(即史书所记载的迷信征兆“彗星出西”)。国内“大疫”流行。段正淳回天乏术。最终走上了“禅位为僧”的道路。让位给儿子段誉。结果段誉与他一般别无二致。

段正明是段正淳的胞兄。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继位。是大理国第14代国王。此人为君不振。在位仅13年。就轻易地被权臣高升泰所篡位。去崇圣寺出家当了落浪和尚。大理国在他的手上划了一个不光彩的分号。在暮鼓晨钟里流过了他的残生。谥号保定皇帝。显然。《天龙八部》里所描写的。所谓此时大理国“四境宁静。国泰民安”的盛世和段正明是武功盖世、清政廉洁的明君。纯属虚构。

对于高升泰。小说里有一段接近历史真实的交待:“上德五年。大理国上德帝段廉义在位。朝中忽生大变。上德帝为奸臣杨义贞所弑。其后上德帝的侄子段寿辉

佛教道教开会新闻

接帝位后。称为上明帝。……高升泰是大功臣高智升之子。当年锄奸除道。全靠高智升出的大力。”由于高智升的首功。高氏权力不断膨胀。正如史书所载:高氏世为相国执政柄。赏罚政令皆出其门。国人称为“高国主”。段氏拥虚而已。有功之臣高智升被段寿辉委以清平官(相当于宰相)重任。他的儿子高升泰为鄯阐(昆明)侯。父子权倾一时。为高升泰篡权建立短命王朝大中国埋下了伏笔。高升泰在位也仅是二年。迫于国民压力还位于段氏。《天龙八部》回避了高氏篡位的史实。

金庸在小说中写这四个人物是很有道理的。以北宋哲宗元佑、绍圣年间的大理国背景。就不得不涉及到这个时期的这几位关键人物。以增

凤凰新闻网佛教

强天马行空的武侠小说的历史感。这是金庸小说的显著历史文化特征。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4/120448110460.html

以上是关于「金庸」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与天龙八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金庸」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与天龙八部;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524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