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僧侣下险山 徒手建立起独特而有效的救援体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僧侣」僧侣下险山 徒手建立起独特而有效的救援体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僧侣下险山 徒手建立起独特而有效的救援体系
4月16日。玉树结古镇僧侣们合力推倒一家酒店的墙。救助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
僧侣们为地震中遇难的藏民举行火葬。并诵经超度。
事后广为所知。青海玉树地震真正来袭是在2010年4月14日7点49分。尘埃未定。来自全国的4万僧侣。几天内先后如蚂蚁般倾巢而出。以徒手之力。第一时间在玉树建立起独特而有效的救援体系。
地震消息渐次传来。身为然觉寺住持。尕玛曲桑坐不住了。带着70多名僧侣直奔玉树。这一天。玉树州府所在结古镇周边的囊谦县、治多县百座寺庙的僧人。如蚂蚁般倾巢下山。以徒手之力在第一时间开始了救援。远在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的寺院也几乎同时行动。四川色达县喇荣寺的多旦接到了友寺求援电话。当天。一个载有300多名僧侣的面包车队。便从当地出发。而两天之后。面包车换成了大卡车。人数也迅速增补至1500人。尘埃未定。一股绛红色的救援力量便纷涌下山。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玉树。
在大量外来救援部队到达之前。来自全国的4万多僧侣开始了最原始的手刨肩扛的救援。离街道最近的结古寺。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震后一小时。丹巴仁波切组织了550名僧众。包括那些刚刚从土里被挖出来的轻伤员。作三队下山。分赴赛马场、体育场和西杭路。这三个地方。后来成了救灾的三大中心区域。
灾难对僧人而言。同样是一种冲击。在平常。僧人们与老百姓直接的关联。不过是上门规劝百姓不要酗酒、赌博。而这次。他们直面的是人生八大苦中最大的恐惧:死亡。一个来自德格佐钦寺的僧人。向记者描述赛马场的场景。“那天风极大。有的
堪布次成巴丁。这个晒得黝黑的僧人有着墩实的身材和憨厚的笑。他不会汉语。在当地却有着极高的声望。很快。在次成巴丁的指引下。玉树州府所在的结古镇。被喇嘛救援队划分为五大区域:第一片区北至扎曲河南岸。东至兴隆商店所在桥头。西至赛马场;第二片区由胜利路以西。
救援进入第二日。僧侣的组织已经
救援第三日。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的佐钦寺进入灾区时。僧侣们已经有统一的服装标识。该寺280名僧人都身着黄色马甲。背后用藏汉两种语言标注着修行之处。另一个僧团联络指挥中心是结古寺。这里俨然是一个临时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每天晚上。僧人们在帐篷中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本地和外地的大德高僧。
实际上的领导小组。三位堪布分别是堪布昂嘎、堪布贡嘎松宝、堪布普阳。他们也有大致的分工。昂嘎主要与狮子会协调物资调配问题。贡嘎松宝联系救援机构。普阳则负责与外地来的佛学院、寺院等联系。正是像结古寺僧团这样的几个联合领导机构。保证了前期救灾乱中有序地稳步推进。
在民宗局长来西看来。僧人从一开始就展现
当卡寺筹集了20多万资金。发放给结古镇胜利村、民主村、前进村等村。资金直接交到村长、书记手中。并告知村民。当卡寺的现金发放模式相对简单。基本上依靠的还是政府系统。寺院管委会的解释是因为当卡寺离结古镇相对较远。灾民的情况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更清楚。
而次成巴丁等堪布们。则采取了更加细致入微的救援方式。在物资发放上。堪布们也想出一套办法。他们派僧人挨家挨户巡逻统
在结古寺。一套类似的物资配送体系也在运作。堪布昂嘎介绍。玉树县有八个大队。每个大队均有结古寺道场。物资由结古寺先配送到子道场。白天。僧人和志愿者们在外入户调查。将情况反馈回寺院;夜里。寺院的几位堪布商定第二天物资发放方案。次日子道场的物资发放便得以执行。
广东狮子会主席简健生向记者总结。他们与寺院的合作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层面。第一是信息搜集。第二个是物资投放。此次救灾过程中。与寺院合作最深入、结合最紧密的慈善组织正是狮子会。这个机构目前有30多人住在结古寺。寺院方由堪布昂嘎专门负责与狮子会的交流。震中结古寺俨然是一个物资调配中心。在这里。僧人、志愿者、NGO组织、政府力量和谐地交织为一体。
在物质救援之外。僧人们以极大的信念给予藏民抚慰。“生命无常。人必面对死亡。家人死了是因果。你一个人活着也是因果。要好好念经。”丹巴活佛只有28岁。在寺院讲经坛前临时搭起的帐篷里。他柔声安慰前来寻求解脱的灾民。“心理医生在我们这儿是多余的。”结古寺僧人索南说。
震后最大的一场法会是4月17日在扎吉大通的火化。平日里。家中有人死去。藏民会请来两三名僧人念经。而这次则由上千名高僧大德集体为亡者诵经超度。火化现场。肃穆大于悲怆。
民宗局长来西总结这次救灾。他认为那些有活佛、有寺院、有政府管理的寺院表现得最好。在整个救灾过程中。本地民宗局与周边川藏等地各州县宗教部门都有密切沟通联系。
堪布次成巴丁和堪布吉美次成都谈到了今后的计划。灾区的孤儿和老人都将得到照顾。有实力的寺院以后将会兴办孤儿院、养老院。并出资供中学生、大学生读书。
4月22日。大部分僧人撤出玉树。堪布吉美次成依旧坚守当地。组织少数留下的僧人每日入户了解需求。并将信息发送给各大寺院。“这次救灾是密切僧俗关系的好机会。经文念得再好。话说得再漂亮。都没有用。做事才能看出诚意。”4月24日入夜。次成巴丁在帐篷里点燃三根蜡烛。聊起未来的重建。他目光如炬。
(图:大食)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5/072551111558.html
以上是关于「僧侣」僧侣下险山 徒手建立起独特而有效的救援体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僧侣」僧侣下险山 徒手建立起独特而有效的救援体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