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台湾净耀法师一行参访北京龙泉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龙泉寺」台湾净耀法师一行参访北京龙泉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台湾净耀法师一行参访北京龙泉寺
2010年6月5日上午。台湾普贤讲堂住持净耀法师一行4人来访北京龙泉寺。受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率僧俗二众热迎。
在见行堂。龙泉寺为净耀法师举行接驾仪式。随后。净耀法师做了简单开示;“大众慈悲。各位法师慈悲。各位护法居士。大家吉祥如意。
佛堂接驾
缘。有缘才能相聚。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因缘的变化。我们有缘能相聚。应该要懂得好好珍惜。当缘尽的时候。我们应以祝福的心情。去祝福缘尽而灭。缘尽而离。人与人之间。也难免会因为我们本身的业不同。每一个人本身的业种不一样。所以每一人的思想、每一个人的性格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如果能懂得佛法的道理。我们就会懂得对不同业种所形成的业果。也有不同的种种。但是站在学佛的立场上来说。唯有你能懂得。每一个人因为业因、业种的不同。所以他的业果不一样。懂得去尊重。你才能活在当下。也才能真正活得自在。否则我们一天到晚去要求说:‘我要找个很好的环境来修行’。你要找好的环境。如果你的福德因缘不具足。好的环境你也承受不了。所以人站在修行路上来说。应该说我们怎么样去适应环境。我怎么样能够顺应这个人群。要如何在人群当中活出自在。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共同拈香
在短暂的人生过程中。我们要如何能荷担如来的家业?首先我们自己应该知道所谓过去因现在果。我们目前现在生存在这个世间。其实就是一个消业的过程。善缘会带来善果。恶缘会带来我们障碍的境界。如果我们本身能懂得这个道理。那就心能够安住。也就是过去愚痴欢喜受。今生今世了解就要甘愿做。你能够有这样的心情去面对你一生当中所碰到的种种。进而能善用你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那就很重要。这个也就是所谓未来果。就是靠你现在目前所造作的因。所以《华严经》也告诉我们说:“心如工画师。
净耀法师开示
那么。请问你自觉的目的是什么?自觉的目的还是为了要利他。所以我们这是站在佛法的角度来说。我们一个学佛的人要有学佛的真实。本身在修学的角度来说。他有两个层次。一个叫解脱道的思想;一个叫菩萨道的思想。解脱道的思想是独善其身。是希望赶快了脱生死。但是菩萨道的思想。他就是觉得说。生死何时之了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当下我如何能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如何能兼善天下?这是一个菩萨的胸襟。我在多年前。有这样一个福德因缘而认识了我们的大和尚。大和尚在我们中国佛教界来说是最年轻的方丈。最有学养的方丈。是我们本身所崇仰的目标。
所以我们从佛法的角度讲修行的次第。依照《阿含经》讲到的。所谓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要亲近善士。就是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听闻正法。如果你懂得道理。我们亲近善知识就叫‘听闻正法’。听闻正法之后要怎么做呢?要如理思惟。要把我们听到的道理。在我们内心当中能够时时去思惟。用这个道理去观照。去观察世间一切。唯有真正把佛法消化。称为你本身思想的指南之后。才能真正把佛法跟你的生活结合。这个叫做“法随法行”。
亲切交谈
所以我对我们在座的所有法师
合影留念
净耀法师的精彩开示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不管是在大陆。还是台湾。大家对这位经常去监狱里弘法的法师印象会很深刻。法师一九八二年出家。曾在印顺长老座下习修三年。在台湾佛教界担任多项职务。有广泛的影响。其中。作为净化社会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以佛法感化、教化犯罪者的成就倍受社会关注。创建的新生活教育中心。对帮助走入生活误区的众生戒除毒瘾、酒瘾、药瘾做了很多探索实践。成效相当显著。今天亲身领受到法师的如演讲般的富有感染力的开示。才明白即便是监狱也可以活出自在。这是监狱第一弘法人的净耀法师的菩萨胸襟。
随后。在见行堂前宾主合影后。净耀法师一行参观了寺院。净耀法师对龙泉寺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表示了高度的肯定与赞叹。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6/105201113010.html
以上是关于「龙泉寺」台湾净耀法师一行参访北京龙泉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龙泉寺」台湾净耀法师一行参访北京龙泉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34795.html。